石瑩 曾東洲
作者簡介:
石瑩(1986- ),女,漢族,甘肅蘭州人,本科,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研究方向:火災調查。
摘要:
本文結合基層火災調查員參與火災延伸調查的體會,明確火災延伸調查的適用范圍、目的、調查時限、實施主體、調查內容和報告組成,主要明確使用管理、工程建設、中介服務、消防產品質量、消防救援機構及政府部門監管責任的具體調查內容,進而規范火災延伸調查相關工作流程。
關鍵詞:消防;工作指引;火災延伸調查;火災調查
引言
根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印發的《關于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強化追責整改的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推進火災“一案三查”(查原因、查教訓、查責任),研究分析火災事故暴露出的深層次問題,切實達到查處一起、震懾一批、警醒一片的效果,進一步推動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要以消防救援機構為實施主體,在查明火災原因的基礎上開展火災延伸調查[1]。筆者結合實際工作體會,從火災延伸調查概述、啟動要素、調查內容、注意要點進行研究分析,為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工作指引方向。
一、火災延伸調查概述
火災延伸調查是通過對火災事故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超越簡單的原因和責任追究,以全面了解火災成因、演變過程和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2]?;馂难由煺{查是消防救援機構改進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旨在深入挖掘火災事故的根本原因,為火災預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和指導[3]。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點:通過深入調查剖析火災事故暴露出的深層次問題,排查評估發生火災事故的風險源和致災隱患;堅持問題導向,查找單位消防安全管理、滅火救援行動、消防監督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及薄弱環節;吸取事故教訓,提出改進消防工作的針對性意見和治理措施,通過完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改進防火滅火措施、深化宣傳教育培訓,推動消防責任歸位;強化責任追究,為火災事故處理和責任追究提供事實和證據依據[4]。
二、火災延伸調查啟動要素
(一)適用范圍
較大以上火災事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傷的火災事故;受災10戶以上的火災事故;有消防救援人員傷亡或人員重傷的火災事故;
過火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火災事故;產生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事故;相關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認為有必要延伸調查的其他火災事故。
(二)火災延伸調查的時限要求
火災發生后5日內,啟動延伸調查。消防救援機構應在火災發生之日起60日內完成延伸調查,形成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報告。情況復雜疑難的案件,經本級消防救援機構負責人批準可延長60日。
三、調查內容
(一)依法調查使用管理責任情況
圍繞引發火災的引火源、可燃物、蔓延途徑和人員傷亡等要素,全面調查社會單位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調查內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調查起火場所在消防安全承諾制落實、員工消防安全培訓教育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收集消防安全責任書、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單位對員工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教育的記錄、員工是否具有消防安全常識及逃生自救能力等。
2.調查管理單位的消防安全制度制定落實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調查單位消防管理規章制度、消防設施配置方案,消防安全承諾書簽署情況以及有無確定消防安全負責人[5]。
3.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設施維護運行記錄,查看管理單位是否定期進行檢查,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報警主機的報警、反饋、操作記錄和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干粉滅火系統、雨淋、水幕及水噴霧滅火系統、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消防供配電系統、滅火器等消防設施的運行記錄和維護保養記錄。
4.調查管理單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持證上崗及臨機處置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控制室的人員配置情況、工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人員和證書對應情況、火災應急處置情況、是否落實24h專人值班、每班次是否不少于2人。測試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需能熟練操作消防報警主機、根據主機反饋信息說出對應編碼地址[6]。
5.調查起火場所的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消防電梯能否正常啟動、消防車道、消防登高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防火門、防火窗和防火卷簾能否正常啟閉。
6.調查管理單位用火用油用電用氣安全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查看電氣線路安裝敷設是否符合規范,涉及用火用電用氣的情況是否提前進行備案、操作人員是否具有特種作業操作證、作業時是否做好安全保護措施[7]。
7.調查消防安全檢查巡查、火災應急疏散演練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調查單位消防安全檢查巡查的頻率、方式和結果,收集相關的消防安全檢查和火災應急疏散演練的文件、記錄和報告。向單位巡崗或相關人員詢問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情況和火災應急疏散演練的參與情況。
8.調查單位微型消防站火災處置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消防隊伍接警處置情況、出動情況、救援經過、火災的響應速度、工作配合和處置能力。
(二)依法調查工程建設責任情況
1.調查起火建筑物或者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圖紙審查、施工、驗收和監理等環節,包括但不限于收集與起火場所相關的消防設計文件、圖紙審查記錄、施工合同、驗收報告、監理記錄、工程變更和相關技術規范等資料,查看在規劃、土地、建設、消防等行政許可、備案方面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2.調查起火建設工程及室內外裝飾裝修工程是否存在未嚴格按消防技術標準進行設計、審查和驗收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評估設計文件是否符合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審查起火場所的圖紙審查記錄,核實審查過程中是否針對消防技術標準進行了詳細檢查,查看驗收報告中是否提到了未滿足技術標準要求的問題。
3.調查起火建設工程施工是否存在建設工程施工使用不符合市場準入、不合格或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收集與起火建設工程施工相關的消防產品采購記錄、質量檢測報告、廠家生產許可證等資料。檢查起火建設工程施工的消防產品采購記錄,核實采購過程中是否嚴格按照準入標準和質量標準進行了采購,檢查是否存在未符合準入要求、不合格或已淘汰的產品,核對消防產品的質量檢測報告,關注檢測結果是否符合準入標準和質量標準;核實消防產品的廠家生產許可證,確保產品由合法、具備生產資質的廠家生產,按照許可證上的信息進行核實。
4.調查起火是否存在不按照消防技術標準進行施工、監理把關不嚴、擅自降低消防技術標準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比對標準與實際施工情況,確定是否存在不符合標準的情況;檢查監理單位的記錄,核實監理單位是否進行了必要的檢查和驗收,并記錄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情況;審核起火建設工程的施工方案,查看是否存在未經批準的變更或降低消防技術標準的情況。
(三)依法調查中介服務責任情況
1.查清中介服務在執業過程中是否存在從業人員不具備執業資格、未執行中介服務技術標準等違法、違規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名稱、注冊登記信息等資料,檢查該機構是否合法注冊,并核實其執業資質和資格,核對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資質證書,包括消防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資質證書,可通過向相關部門或機構咨詢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的資質證書,確保其資質證書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獲取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的名單,并核實其個人執業資質和資格證書,確認單位是否具備從事相關消防技術服務工作的必要資質和資格。
2.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是否存在出具虛假或者失實執業文件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收集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出具的消防維保報告或消防檢測報告,仔細分析文件的內容、格式、簽發日期、批準單位、印章是否真實等。
3.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的注冊消防工程師是否存在變造、倒賣、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職業資格證書、注冊證執業印章等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調查注冊消防工程師證書上的個人信息、資質編號等是否符合規定。
(四)依法調查消防產品質量責任情況
圍繞與火災發生、蔓延擴大和人員傷亡有關消防產品的作用發揮情況開展調查[8],調查內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等情況,包括但不限于收集消防產品的合格證、檢測報告、出廠檢驗記錄、銷售記錄、使用記錄、維保記錄、檢修記錄,調查消防產品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調查消防產品的制造商注冊登記信息、資質證書,了解其消防產品的銷售渠道和銷售行為,確認是否存在不合法銷售、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等行為;核實消防產品的維修情況,確認是否存在違規維修、私自更換配件等行為。
2.調查起火單位的消防產品在發生火災時是否正常使用以及在火災中是否有效發揮作用,查清未發揮作用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檢查消防報警主機的聯動控制反饋情況、消防設備的工作狀態、運行記錄、故障情況、視頻監控畫面采集。
(五)依法調查消防救援機構及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
1.調查消防救援機構是否依法開展消防監督檢查、是否依法履行對轄區、街道日常消防監督檢查的業務指導職責、是否落實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是否推動行業部門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2.調查消防監督執法是否存在不規范、不到位、亂作為等問題,包括但不限于收集與消防監督執法有關的文件、案件記錄、投訴舉報材料、監督執法人員的培訓和任職資質等方面的信息,調查參與監督執法的人員,包括其任職資格、培訓記錄,核實執法人員是否具備合格的法律知識和業務能力。
3.調查消防救援機構接警和力量調度情況、火情偵察、力量部署、內攻搜救、火場清理等火災撲救經過,車輛裝備器材配備、使用、保障情況。
4.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規劃、市政消火栓建設維護、消防站建設、消防通信和多種形式隊伍建設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情況。
5.調查起火場所的消防網格化管理、群防群治、消防宣傳教育、鄉鎮政府、村(居)委會消防工作開展情況。
6.調查起火單位是否辦理相關行業系統的行政許可、備案,包括但不限于了解起火單位所從事的行業性質,并查閱相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標準進行比對;通過查詢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公開信息、現場檢查等方式確認起火單位是否具有相關行業系統的行政許可或備案,如工商登記信息、安全生產許可證、特種設備許可證、食品藥品經營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刑偵檢察鑒定機構備案等。
7.調查行業消防工作開展情況,是否開展消防安全檢查治理,是否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
8.查實有關行業、部門及基層組織等對火災單位的安全監管職責落實情況。了解相關行業、部門和基層組織在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分工情況,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監管機制,是否制定了具體的監管措施和執行標準,以及監管人員是否按規定進行檢查、執法等監管活動。
四、火災延伸調查報告組成
火災延伸調查完成后應形成工作報告,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內容。前言:調查目的、組織情況、簡要過程及調查組人員組成等情況?;馂幕厩闆r:
報警時間、起火場所概況、火災發生經過、火災撲救情況、人員傷亡情況、火災損失統計情況、現場勘驗情況、起火原因認定等情況。火災成因分析火災蔓延擴大、失控的原因和教訓、火災暴露出的消防安全管理、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消防安全投入、消防宣傳教育、法規標準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延伸調查情況:使用管理、工程建設、消防中介服務等單位消防責任落實情況及消防產品質量情況、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消防職責落實情況、其他需要調查的情況。責任認定和處理建議:根據火災事件的具體情況,認定相關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并提出相應的處理建議。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議:針對火災暴露出來的問題,報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消防救援機構同意,通過新聞媒體予以公布。
結語
火災調查是消防部門全鏈條工作的關鍵環節,火災延伸調查更是火災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相關部門能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持,建立規范的延伸調查程序,明確調查步驟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和明確火災延伸調查內容,拓展基層相關單位和調查人員的思路,為基層火災延伸調查工作開展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關于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強化追責整改的指導意見[Z].2019.
[2]劉生軍.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工作的現存問題及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1,7(23):45-46.
[3]葉威.如何強化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2):41-43.
[4]羅邦榮,葉海林.關于適當擴大火災延伸調查范圍和內容的探討[J].今日消防,2023,8(02):100-102.
[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Z].2019.
[6]王棟武.淺談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工作的改進[C].新華出版社,2023.
[7]吳鋼.論基層火災延伸調查現狀及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2,41(09):1300-1303.
[8]李晗.火災延伸調查中消防產品質量責任追究的探討[C].中國石化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