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從“真”出發,進行文藝批評,用“真”來判斷一部作品是否有境界。通過品評各個歷史時期的不同作者的詞作,說明了詞“境界”之“真”的各種具體含義。王國維先生對李煜詞的創作成就給予了極高的學術評價與充分肯定。《人間詞話》展現出了一位“純情之詩人”的李煜形象。本文采取文獻研究法,以王國維先生對南唐后主李煜及其詞作的綜合評價研究為切入點,從“何為純情之詩人、純情之表現和純情之原因”三個部分進行具體論述,分析《人間詞話》中的李煜“純情之詩人”形象。
【關鍵詞】 純情詩人;李煜;人間詞話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8-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02
一、何為純情之詩人
葉嘉瑩提出了理性之詩人和純情之詩人,認為“理性之詩人的情感就像一塊平湖;純情之詩人的情感像滔滔江水奔騰傾瀉,用單純任縱的思想感情來表現遇到的事物,李煜就是最好的代表。” ①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及其詞作的評價有四則,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說李煜詞的意境廣泛深刻;二是說李煜的實踐經歷淺顯。乍一看,這些評論是互相矛盾的,一個人閱世不深怎么可能做到眼界大,擁有赤子之心也很難做到感慨深。但就李煜及其作品來看,這兩方面卻是真實可信的,后主李煜為人處世和作品創作最大的特征也是他最大的優勢就在于純真無偽飾。
(一)閱世淺性情真
李煜出生、成長于深宮之中,這樣相對隔絕于外部世界的生活環境,使李煜不諳人情世故,心性就像一個孩子?!昂笾魇羌兦樵娙说淖詈么恚麩o論在內容與外表上,都以其純真與任縱的本性。” ②正是擁有這個特質,才使他能在遭遇巨大變故時以真性情來抒寫自己的感受。始終保持著真性情,其詞作也因其真性情的抒發,被王國維認為是“神秀”。
李煜沒有通過親身投入社會實踐來認識人世社會,而是用純真的心靈感受世間百態,并且總能直接看透人世間的本質。因此雖然他閱世不深、擁有赤子之心,在面對一切遭遇時,他都始終保持著任縱與純真,所以李煜的詞作中,有一種遍及全體人類的趨勢。“后主以閱世淺的純真性情領受了人生最大的悲哀?!?③后主李煜在相對封閉的深宮中成長,接觸的人和事都比較單一,與外界廣闊的天地接觸較少,不諳人情世故,且他又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這是其“純情”的主要原因。
(二)眼界大感慨深
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④“后主儼有釋伽、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⑤李后主的詞所表現的悲既是他個人的,同時又是普遍的,超越了階級、時代和民族,表達出了人類共有的悲哀。即便我們沒有經歷過李煜的人生,但在他的作品中仍然能感受到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對國破家亡的悲痛,讀他的作品,特別能引起情感共鳴,這種情感的相通超越了時代和階級。
由于南唐的滅亡,李煜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生活經歷逐漸豐富,李煜在后期的作品中大力抒發自己的親身感受,把亡國之痛融入詞中,與前期作品相比,詞風變得沉郁蒼涼,作品境界更加開闊,但是依舊保持著清新自然的語言。自身經歷的巨變,使得創作內容更加豐富,李煜詞也使詞的體裁范圍擴大。尤其是李煜晚期的作品,他在字詞的選擇方面,也往往使用一些氣象極為闊達的意象。例如“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等,都有包含著人世整體的趨勢。所以王國維說李煜詞眼界大、感慨深,李煜詞所表現的情感就像是血淚凝鑄而成,十分真摯動人,表達的是人類共有的悲歡,意境包容大,這也可以看出李煜是“純情之詩人”的最好代表。
二、純情之表現
李煜的純真與任縱可以從他的為人處世和詞作內容中得到證明。
(一)為人處世的“純情”
李煜生于深宮之中,從小錦衣玉食、笙簫鼓樂,前半生順風順水,無憂無慮,閱世甚淺,赤子之心被保護得很好。因此不管是愛情中還是生活中的李煜都表現出一種純情與純真。
1.愛情中的真情至性
李煜的《玉樓春》中描繪了《霓裳羽衣曲》歌舞場面的盛大輝煌。⑥《霓裳羽衣曲》是后主與大周后一起改編的,兩人感情十分深厚。對于愛情,李煜大膽真誠。從古至今,帝王們想博得勤政為民的美名,都不會在詩詞中對宮廷奢靡日常生活不加掩飾地描述,而李煜從不擔心自己是否會流芳百世,他直率簡單地面對自己的感情,不被世俗虛名所束縛,毫無避諱地描述奢侈浮華、奢華闊綽的皇室日常生活,這足以表明李煜的真情至性。也正是如此,我們才能從李煜的作品中看到一幅幅真實的皇室日常生活畫卷。
大周后身患重病后,李煜一邊親自照顧大周后,一邊不顧世俗禮教的束縛,偷偷與妻子的親妹妹小周后私會,不僅不怕外人的閑言碎語,甚至還大膽地寫了一首詞《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詞中用飽滿的感情、細膩的語言展現了兩人偷偷約會的場景,可見其對待愛情之“真”。在大周后的葬禮上,面對心愛之人的離去,李煜悲慟不已,他把悲痛不舍之情抒發在誄文《衣昭惠周后誄》上,還將其刻在大周后懿陵前的石碑上。無疑李煜在愛情中是多情的,但無論是對大周后,還是小周后,每一段愛情中都是真心相待于對方。這也都源于他的赤子之心,他的“純情”。
2.生活中的任縱純真
李煜身上有一種重情任性、真率純正的詩人化的氣質。除了對待愛情的他真情至性,生活中的李煜也體現出他的任縱純真?!八膬鹤又傩舱郏麑懺姲У?;八弟李從益出鎮宣州,他親率臣民餞別并賦詩為送;七弟李從善出使宋朝被宋太祖拘留,他除上表給宋太祖懇求放還外,還罷掉四時的宴會來表示懷念。” ⑦這些都表現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
他作為一國之主,在政治上他也沒有任何振興國政的舉措,而是委曲求全,茍且偷安。在城破國亡之時,不敢自殺的他只好舉旗投降,成為階下囚。這些又都反映了他纖細柔弱的一面。他敢于用最真摯的情感面對一起,被囚禁時,在寄給金陵舊宮人的信中他不禁沉痛自述;在見到舊臣徐鉉時,他也因為曾經殘殺大臣而感到的悔恨;被囚禁時,敢直接抒發亡國之痛。李煜純情任縱的一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不論是愛情中的李煜還是作為一國之主、作為亡國之囚的李煜,都可謂是真率自然、無所偽飾的,他的情感就像滾滾江水一瀉而下。
(二)詞作內容的“純情”
亡國對于李煜影響很大,他的詞作在亡國前后也呈現出不同的風格,亡國前主要描寫奢侈宮廷生活的享樂之趣,亡國后的詞作主要表達國破家亡的哀傷之情,雖然前后期的詞作內容發生了變化,但李煜整個創作過程中的詞風一直保持著任縱和純真。他遵從自己的本心,用最通俗的話語講述自己的真實生活,抒發自己切身的感受,在創作過程中,不受世俗倫理的影響,不顧其他,任憑情感噴涌而出。
1.純情的白描手法
李煜詞在語言上,也是全以任縱與純真為主的,使用白描手法。他用樸素的文筆對事物進行勾勒,沒有絲毫的雕刻痕跡,但卻富有強烈的表現力,自然天成。無論是其亡國之前的作品,還是亡國之后的作品,都同樣體現了后主的任縱與純真。他使用白描手法描寫景物、敘述事件,自然地表達自己的真誠性情,從而作品抒發的情感更加真切、深沉和動人。
例如李煜的《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⑧這一首詞中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質樸簡單,全篇沒有一個“秋”字,沒有一個“怨”字,卻可以在每一句中讀到“秋”、讀出“怨”,仿佛置身于廣闊荒蕪的群山之中。李煜用單純明凈、自然明朗的語言,使得這一幅意境廣闊的山水景觀多了幾分立體感。再比如“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薄白允侨松L恨水長東”等,這些沒有經過任何修飾的極其簡單樸素的語言,卻把自己的心理感知和心頭百感交集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即是純情詩人的魔力。
2.純真的情感抒發
李煜的詞作中所抒發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實感。王國維說李煜的詞作是用“血書”,這兩個字高度概括了李煜詞的真摯感情,所抒發的情感是作者真正發自肺腑的血淚之詞。因此李煜的詞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有境界。
李煜在詞中經常描寫自己的真實生活,抒發真情實感。由于南唐滅亡,他從一國之主變成亡國俘虜,生活狀況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李煜的詞分為亡國前后兩個時期:李煜前期的詞作真實地展現了自己對于宮廷生活的享樂,后期詞作更多地在表達自己失去國家的悲痛之情。雖然在內容題材和抒發的思想感情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但他真率自然的詞風卻一直保持不變。他直接抒發心中的感慨,追懷往事的深切悲痛,懷念故國的愁苦憤懣,體會人生的大喜大悲,這些從肺腑之中流淌而出得真摯情感,使讀者感到那樣的自然真率而又真摯感人。
李煜前期的詞作《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⑨可以看到李煜歌舞升平的后宮生活。李煜描寫自己的現實生活是大膽、純情、真摯的,他毫無掩飾、毫不扭捏地表現自己的真情實感。亡國前的李煜是真的在縱情享受,亡國后也是真的感到悲痛不已。正如《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⑩作者獨自一人登上高樓,只有明月相對無言,心中的愁緒萬千。
與前期詞作所不同的是,他后期的詞在用筆上往往是從大處著墨,在結構上常常是大開大闔,也常常選擇更加宏大的意象,所以他這一時期的詞作顯得境界更廣闊,感慨更深沉,氣象更大。例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一首詞,李煜在開頭就提出疑問: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結束這淪為階下囚的日子呢?在詞中,李煜把內心的悲傷、愁苦、悔恨直截了當地向世人宣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他那失去家國的悲慨之情就仿佛是沖出峽谷、直奔大海的滔滔江水,一發而不可收。后主李煜那無所顧忌的性格、純真深摯的感情在這首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一個隨時隨地都可能被結束生命的亡國之君,竟然敢如此大膽直接地抒發亡國之恨,足以看出李煜的“純情”。
不論是亡國以前沉溺于奢華享樂生活的李煜,還是在亡國以后,雖然知道自己隨時都可能被殺害,然而在創作中仍然敢于真實地抒發“故國不堪回首”之痛的李煜,都是那么的任縱與純真。
三、純情之原因
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及其詞作的評價,可歸納總結出李煜純情的內、外兩個原因。內在原因是成長環境的影響和家庭的熏陶,外在原因是后主對“赤子之心”的堅持。
(一)外因:生于深宮之中
成長環境對個人影響很大,性格的形成與家庭教育、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李煜生于帝王之家,他的父親李璟儒雅謙虛、寬厚仁慈,也偏愛詞,他的作品注重真情實感的抒發?!锻h行》《浣溪沙》,這些都可堪稱杰作。也都反映了真實南唐衰落的趨勢,情深而意沉,境界開闊。父親李璟的創作風格對李煜的創作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影響作用。
李煜從小生活在后宮之中,生活無憂無慮,沒有柴米油鹽、家常瑣事的負擔,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自然形成了率性純真的性格。在相對隔絕的深宮之中成長,讓李煜閱世不深;與相對感性的婦人一起生活,使李煜處世多情。生長環境的封閉,相對狹窄的接觸空間,孕育了李煜純真率性氣質的形成。
(二)內因:堅守赤子之心
孟子認為“赤子之心”是指“天性中的善心?!笔侨讼忍炀哂械谋举|,是每個人生命之初的狀態。照此說來,李煜生來就有一顆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每個人出生時就擁有,在后天的成長經歷中赤子之心怎樣不被影響和改變才是更加艱難的,這需要非常人一般的堅定信念。
李煜出生在深宮之中,他的父輩之間因權力之爭鬧得矛盾重重,但李煜在宮廷鉤心斗角的黑暗環境中,他的心理和性格并沒有受其熏染。相反,他堅持自我,堅守赤子之心,不被外界熏染,始終以純真的眼光看待外界。李煜具有一種重情任性、真率純正的詩人化的氣質。
李煜用最真誠的筆法來書寫人生的辛酸苦樂,從他的詞作中就仿佛跟著他經歷了一遍他的人生,同他一起經歷了他的快樂、安逸、愁悶、悲傷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亡國前后,處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他這顆真摯單純的內心難以承受。在亡國后,即使淪為俘虜,他也仍然在詞作中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也更能體現出他那顆“赤子之心”。
四、結語
在《人間詞話》中,王國維給予了李煜特別的關注和認可,因李煜為人和作詞中都堅持任縱與純真。純真的情感抒發,純情的表達,符合王國維論詞“真”的標準。成長環境的封閉狹窄、對赤子之心的堅守,使得李煜養成了純情的氣質。他用赤子之心進行創作,毫不做作,抒發純真自然之情感,使讀者極易產生共鳴,令人感同身受,把個人的情感上升泛化到人類共通的情感層次,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的評價中,我們看到了“純情之詩人”李煜的魅力。
注釋:
①②③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頁,第279頁,第277頁。
④⑤⑧⑨⑩王國維:《人間詞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第24頁,第28頁,第25頁,第22頁,第24頁。
⑥蘇纓:《人間詞話講評》,哈爾濱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頁。
⑦劉尊明:《純情率真的帝王詞人——李煜》,《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2期,第75頁。
參考文獻:
[1]王國維.人間詞話[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
[2]蘇纓.人間詞話講評[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2009.
[3]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4]鄧崔紅.試析《人間詞話》中的李后主形象[J].今古文創,2022,(06):7-9.
[5]杜聰.淺析李煜詞的以“真”為美[J].散文百家(理論),2021,(01):115-116.
[6]郭錦.論李煜詞的“真”[J].名作欣賞,2020,(12): 45-48.
[7]王姝睿.赤子之心真詞帝——論李煜詞之“真”[J].內蒙古電大學刊,2020,(06):32-35.
[8]劉晨慧.人間詞話中的李煜形象[J].雞西大學學報,2015,15(06):150-153.
[9]陳立.赤子心,純情夢[D].中南民族大學,2008.
[10]范育新.“純情”之濃愁與“理性”之薄愁——李煜、晏殊詞比較鑒賞[J].語文學刊,2006,(12):128-130.
[11]楊芳.赤子之心書血淚——論李煜詞的“真”[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02):27-31.
[12]劉尊明.純情率真的帝王詞人——李煜[J].古典文學知識,2004,(02):73-79.
作者簡介:
伍芳,女,漢族,四川達州人,重慶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