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近日,公眾號“半月談”發文提到,2022年以來,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通報的少數官員違紀案件涉及“逃逸式辭職(離職)”。這一系列反常行為的背后,往往隱藏著嚴重的腐敗問題。
中國監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反腐敗廉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暉表示,官員提前離職的原因多種多樣,比如有的是自身能力問題,有的是性格原因,有的是身體疾病原因,有的是為了更好地發展等。“提前離職或退休是為了后面謀劃腐敗做鋪墊者只是其中一類,不能以偏概全。但這種隱形變異腐敗行為的危害性值得重視。”
屢現“逃逸式辭職”
所謂“逃逸式辭職”是指一些黨員干部以為離任后可以萬事大吉、既往不咎,抱著“猛撈一把就辭職”“見好就收”的僥幸心理,妄圖通過提前退休(辭職)的方式,逃避黨紀國法的查處。
川觀新聞曾援引一位從事多年紀檢監察工作的干部的話稱,“逃逸式辭職”一般分為兩種情節:一種是在職期間有違紀違法行為,妄圖通過提前辭職退休的方式,逃避黨紀國法的懲處;另一種是指離職或退(離)休后,到原業務管轄范圍內企業任職、兼職,利用政商“旋轉門”撈好處。
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搜索發現,2022年以來,在被查官員的通報中屢屢提及“逃逸式辭職”。
2022年6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原巡視工作辦公室主任賈楞被查。通報顯示,賈楞在行吃行、靠企吃企,臨近退休“逃逸式辭職”,妄圖逃避紀法懲處,繼續恣意斂財;工作中不正確履行職責,對信貸資金最終造成重大損失和不良影響負有主要領導責任。
2022年2月,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貸管理部原總經理江傳寶被查。2019年,時年58歲的江傳寶主動辭職。江西省紀委監委通報稱,江傳寶違規發放貸款,安排多人為其代持巨額股金,費盡心機逃避組織調查,臨近退休“逃逸式”離職;不信馬列信鬼神,不信組織信“大師”;沉迷推杯換盞,與老板商人結成“吃喝圈”“玩樂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已經退休的公職人員退休前或者退休后有違法行為的,不再給予政務處分,但是可以對其立案調查;已經離職或者死亡的公職人員在履職期間有違法行為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可見,卸任不代表“安全著陸”。
為何主動放棄退休待遇?
一些官員申請提前退休后,甚至主動提出放棄退休待遇。杭州臺《廉政經緯》欄目披露的杭州市公安局副巡視員邱平案就是典型案例。
2004年9月,杭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支隊正式更名為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分局,邱平擔任該分局局長。邱平與多家企業的負責人交往密切,其中就包括杭州某信息技術公司負責人邱某某,兩人還以兄妹相稱。
“我這人江湖義氣很重,朋友、兄弟要我幫忙,我都要幫。邱某某的企業是我們網安分局重點監管的企業,服務器上的內容我們是要重點監管的。一旦發現她的服務器存在有害信息,我就打電話通知她,讓她刪除,這樣她就不會受到查處?!鼻衿椒Q。
為了表示感謝,邱某某多次提出要送給邱平好處費,邱平都回答“等退休后再說”。2005年,邱某某讓邱平去她公司“工作”,并開出了100萬年薪。2012年,邱平辦理了提前退休手續,第二個月就到邱某某公司擔任“法務顧問”。2018年,他主動向組織要求放棄退休待遇。
邱平稱:“我也不用去干活,也沒有辦公室。每個月她發給我錢,我也就理所當然地收了?!闭{查發現,退休以來,邱平先后接受杭州某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浙報某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邀請,出任安全法務顧問,收受“顧問費”320余萬元。
2021年5月,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邱平被查。2022年5月,邱平因受賄罪,獲刑五年,并處罰金40萬元,贓款沒收上繳國庫。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以來,在中央和地方層面,針對離職或退休公職人員的相關問題,出臺過相關文件。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干部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在嚴明紀律規矩方面,明確提出離退休干部黨員特別是擔任過領導職務的干部黨員要嚴守有關紀律規矩,不得利用原職權或職務影響為自己和他人謀取利益。
北京市紀委監委出臺《關于開展離職公職人員違法亂紀問題專項整治的工作方案》,提出全面開展離職公職人員違法亂紀問題專項整治。
如何解決“離職腐敗”?
早在2013年,中組部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黨政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任職)問題的意見》,其中規定:現職和不擔任現職但未辦理退(離)休手續的黨政領導干部不得在企業兼職(任職);辭去公職或者退(離)休后三年內,不得到本人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范圍內的企業兼職(任職),也不得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相關的營利性活動。
《意見》明確,有領導干部退休后三年內,想去本人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范圍外的企業任職,必須由干部本人事先向原所在單位黨委(黨組)報告,由該企業出具任職理由說明材料,所在單位黨委(黨組)按規定審核并按干部管理權限征得相應的組織(人事)部門同意后,方可任職。
毛昭暉認為,《意見》對領導干部辭職或退(離)休后的多種情形做了相關規定,但在現實中,很多地方沒有嚴格執行該規定。這類人員離任后,去跟原單位打交道時,現在也沒有規定他們需要向原單位提前報備。
毛昭暉表示,要治理好“離職腐敗”問題,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要管住出口。對這類人員要做好審計工作?,F在相關規定明確,正在接受審查調查人員不能辭職,但是對一些涉及問題舉報線索人員,能否辭職也要做明確規定。在組織人事等部門對這類人員做好審計工作的同時,紀檢監察機關也要再監督、再審查。如果在審查過程中,發現他們跟某些單位關系密切,就要立即進行調查和查實。
其次,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部門應對這類人員建立大數據監控體系。對他們在職時的工作職務、獎懲記錄等進行全面登記,這種大數據篩查分析系統建立起后,便于對他們的后續行為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問題。
再次,要做好延伸監督。這類人員離任后,紀檢監察機關要做好后續工作,要對他們進行階段性回訪排查,發現問題要早提醒、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