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踏實地,潛心教學
2008年大學畢業(yè)后,我來到了常州市清潭中學。剛踏上工作崗位時,我并沒有什么宏大的目標,就想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但是在工作中,我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難題,比如學生行為習慣不好,學生層次多樣化,教學資源匱乏,等等。面對困難,光抱怨是沒有意義的,我深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面對學生行為習慣的問題,我經(jīng)常會細心觀察,樹立榜樣,讓其他同學向榜樣靠攏。對于學生層次多樣的問題,我往往會進行分層教學,力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進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我會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努力讓課堂更有效。一年年的堅持讓我看到,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越來越大,對于學生來說,如果熱愛上一門學科,學好這個學科就是一項使命,一種幸福。
積極參賽,挑戰(zhàn)自我
2013年我獲得了一次開設市級公開課的機會,那時的我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第一次登上這么大的舞臺讓我有點膽怯,興奮的是我終于有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課題是自選的,我選擇了自己拿手的課型——實驗課,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喜歡鉆研實驗教學。磨課的專家在聽過我試上后,給我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這也讓我對生物學教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正式上課的那一天,我走進了早已坐滿聽課教師的報告廳,絲毫不覺得緊張,因為我已經(jīng)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整堂課在與學生的對話與討論中完成,讓我真正體驗了什么叫“把課堂還給學生”。
2019年常州市教育局組織初中生物學實驗說課比賽,我主動參賽。比賽的課題自選,我選擇了草履蟲的應激性觀察實驗,因為在平時的實驗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因為草履蟲太小而看不清或者草履蟲對選擇的刺激物趨向性不明顯等問題。所以,我嘗試從改進觀察工具和刺激物這兩方面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在教研員的指導下,我又進一步改進實驗裝置,最終走進了省賽。
有了前面比賽的經(jīng)驗后,我對自己也更有信心。我又積極報名參加初中生物學優(yōu)質(zhì)課評比,先是市級比賽,在拿到課題后,我第一步就是對照課標找到這節(jié)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第二步是調(diào)查學情,提前了解學生對于這節(jié)課的知識儲備有多少;第三步是結(jié)合前期的調(diào)查,我再來設計這節(jié)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圍繞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要求,我嘗試設計教學流程,完成初步的教學設計。之后我們學校的生物學組教師都幫助我一遍一遍地磨課,大到打磨教學思路和教學板塊,小到打磨每一句要講的話。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們都是過來人,有著非常豐富的比賽經(jīng)驗和教學經(jīng)驗,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在我們生物學組教師的幫助下,我順利闖到了省賽。在這期間,我收獲很多,不光看了大量的專業(yè)書籍,增長了理論知識,而且也積累了很多比賽經(jīng)驗。所以我覺得教師快速成長的方式之一就是參加各類比賽,敢于挑戰(zhàn)自我。
主動學習,眼望星空
2020年8月,我參加了邰玉韋老師的省名師工作室。我們工作室共有10位成員,她們都是教學研究的好手,對生物學教學充滿熱情與智慧。我經(jīng)歷著,學習著,感受著。在邰老師的指導下,在同仁們的感召下,讀書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面向未來的教育》《跨學科實踐推進與教師能力發(fā)展》《中學生物學STEAM教育及案例》《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yǎng):給生物教師的101條新建議》等,都是我認真研讀過的。讀書時看到書中的案例、好的創(chuàng)新點,我會做做摘抄,倒也樂在其中。書,更新了我的教學觀念,增加了我的底蘊,也指導了我的課堂。在不知不覺中,我的教育教學方式也慢慢發(fā)生了改變,我也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工作室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老師們睿智的課堂、獨到的見解無不深深震撼到我。每一次活動都給我新的啟發(fā),讓我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讓我看到自己與名師的差距,激勵了我不斷前進的斗志。邰老師讓我們勤練筆,勤反思,多寫心得體會,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我撰寫的論文也陸續(xù)發(fā)表或獲獎。
十多年的教學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做教師的責任,也體會到專業(yè)發(fā)展的痛苦與喜悅。正如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也激勵我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嘗試創(chuàng)新,不斷挑戰(zhàn)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個人簡介
季潔,江蘇省常州市清潭中學生物教師;獲得過江蘇省初中生物學優(yōu)質(zhì)課評比二等獎,江蘇省初中生物學實驗說課比賽二等獎,江蘇省“五四杯”教育教學論文競賽二等獎;在2021年江蘇省“基礎(chǔ)教育精品課”遴選中,其作品被選入省級精品課;參與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多篇文章在省級期刊上發(f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