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雯
在小學美術繪畫創作中,教師正確的引導十分重要,要從學生出發,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狀態,創新教學途徑,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美術繪畫學習的樂趣。教師與學生是一個整體,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創新教學的方式,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占據主動地位。在繪畫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也是教師教學的方向之一。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發散自身的思維,在實踐操作中,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增強對美的認識。
一、導入情境,啟發學生自由想象
想象力是學生根據感性,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藝術創作與想象密切相關,想象力是藝術創作中最重要的藝術能力,想象力是所有藝術的基礎,是藝術的生命。幻想是小學生的天性,小學美術教師應遵循科學的教學方法,利用小學生身心發展的心理原則和客觀規律,為小學生創造更多的想象空間。在嚴肅的課堂氣氛中,小學生的創造性常被壓抑,很多學生的思維受到了限制,導致在美術繪畫中沒有將自己的想象力真正釋放出來。教師要在現有的教學基礎上,創造相關條件,不斷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目前,情境導入和想象力的啟發已成為創作相同兒童繪畫的重要渠道和環節。
例如,很多畫家在創作時會需要洗澡、紅酒等,形成屬于自己的特殊環境。小學生也不例外。學習《動物的花衣裳》的時候,教師在小學生進行藝術創作之前,要讓他們想象自己置身于無邊無際的草原,在草原上有很多的斑馬,對斑馬身上的圖案進行想象。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思想,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融入形象,幫助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空間的認識,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斑馬身上的紋路也可以有各種花樣。這時,學生不是故意教模仿繪畫,而是創作繪畫。教師要鼓勵學生不畫別人畫過的畫,而是傾向于自己的想象。在此基礎上,對動物的“花衣裳”進行繪制。教師讓學生繪制斑馬的“花衣裳”,有的學生選擇將斑點圖案作為斑馬的“花衣裳”,有的學生將紅領巾圖案作為斑馬的“花衣裳”。使小學生能夠學習和產生自己的理解,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通過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現象力,讓學生可以在美術學習中發表自己的想法,促進學生想象力的豐富。
二、設置框架與條件,激活學生創作思維
小學是學生啟蒙階段,要大力推進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在全面發展的現階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在美術繪畫中表現自己的個性,拓展思維,促進學生現象力量的快速發展,提高實踐能力很重要。教師不妨要求小學生在繪畫前增加繪畫難度,指定現有的圖形或東西,而不限制具體的條件和格式。小學生的想象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由于缺乏生活經驗,他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主觀想象和判斷來尋找和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但是,如何合理安排自由藝術表現和命題內容表現的比例也是他們面臨的巨大挑戰。命題可以調整學生的繪制思路,提高對學生的挑戰,讓學生可以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例如,在《走進春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空白紙上進行繪畫,繪制的內容需要與主題《走進春天》有關。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先讓學生思考春天有什么東西?什么東西可以表現春天?學生可以自由舉手回答。有的學生說:“春天里有柳樹和燕子”;有的學生說:“春天里有花朵和綠地”;有的學生說:“春天里有各種小動物”。然后,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春天”進行繪制。教師在學生繪制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鍛煉學生的空間結構和藝術表現形式,促進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理解和進步。在規定的框架里讓學生進行繪畫,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聯想與創新,促進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創作屬于自己的畫作。同時,規定框架提高了繪畫的難度,讓學生在創作中的積極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三、豐富繪畫題材,提高學生對文化的認識
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時候,除了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創作,還需要讓學生學會欣賞繪畫作品,使用動畫主題或故事,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學生自主組織策劃、設計和著色,開設結合文字和繪畫的藝術形式。這種做法符合小學生的創作,也符合他們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選擇一些內容,讓學生能夠自己想象和設計。
例如,在學習《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及秦兵馬俑》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途徑,為學生展示秦兵馬俑的樣子,為學生介紹這些兵馬俑的來歷。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在視頻中看到的兵馬俑,嘗試通過繪畫的方式,將兵馬俑重新呈現出來。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道具,用不同的顏色對兵馬俑進行創作,在豐富且有趣的繪畫題材中,激發學生的繪畫積極性。通過有趣的繪畫題材,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以繪畫為出發點,將自己心中的“兵馬俑”呈現出來,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四、貼近生活開展繪畫,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繪制熟悉的事物,用各種形式的實踐解決創作困難。其實繪畫的內容并不重要,小學生參與這個過程很重要,只要他們喜歡畫畫,不要輕易否定,就能夠有所收獲。這時,教師可以安排作業,讓他們能夠觀察、發現和了解周圍的物品。參加運動會、班級間文化活動、社區活動等。
例如,學習《設計文化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主題,在襯衫上進行繪畫。在植樹節,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文化衫上繪制推廣植樹和環保的內容。而在母親節,教師則可以讓學生繪制一些自己和母親在一起的畫面,從而傳遞親情。一方面可以加深小學生們對節日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以及對生活的感恩。培養小學生樂于觀察的良好習慣。面對豐富多彩的生活,每個學生的想法和經歷都不一樣,這導致了每個小學生的繪畫都不同,有的傾向于視覺體驗,強調視覺美,有的更像隨意涂鴉,有的則更加抽象。雖然教師無法理解小學生想表達的意思和內涵,但只要學生彼此之間能夠欣賞到這種獨特的美,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會得到啟發。藝術來源于生活,兒童繪畫也充滿了他們獨特的世界觀。我們不能否認這一點,但教師仍然需要支持和鼓勵。教師要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出發,進行生活的創作,提高對美術的理解和對世界的認識。
五、增強學生繪畫自信,提升學生繪畫興趣
小學生自己的創作能力和技巧不足以很好地表達他們的想法,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在繪畫中的自信心不足。因此,教師可以在繪畫中引導學生結合多種繪畫方法和技巧,在實踐中找到自己喜歡和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式,提高學生的繪畫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千姿百態的帽子》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不同的工具:黑色水筆、蠟筆、彩筆等,并通過各種繪畫方法的組合進行嘗試。在示范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視覺效果更好的材質,利用顏色碰撞產生的強烈影響,獲得良好的視覺效果,增強小學生的信心。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和支持,讓小學生對自己的繪畫和技巧充滿信心。在不同繪畫方法的結合中,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并且通過生動色彩的碰撞,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保持身心愉悅。
六、利用游戲教學法,促進課堂質量的提升
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有效體現變得越來越重要。美術課也是如此。為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情緒,教師在繪畫教學中要注意氣氛的營造,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游戲教學方法。在教師引導下的游戲教學方法中,引導學生掌握游戲完成過程中的相關繪畫技巧,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繪畫興趣。
例如,在學習《動物的花衣裳》時,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上臺展示的機會,在黑板上畫一只巨大的老虎,將老虎身上分成六個部分,然后要求每個學生上臺只畫一部分,六名學生一起完成一幅畫,要求最后將老虎的“花衣裳”繪制完整。最后一個學生畫完畫后,讓每個學生解釋他們的畫。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其他的學生可以提出適當的建議,并上臺進行補充。教師也可以及時解釋相關的繪畫技巧,幫助學生適當表達感情,促進游戲教學順利結束。采用游戲教學方法等新教學方法的師生,也要注意游戲設計過程離不開課程教學目標。在游戲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熱情。
七、開展合作繪畫法,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目前,合作教學方法非常普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合作教學法的關鍵是鼓勵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藝術意識,實現思想交流,最終豐富學生的繪畫思想,努力創作更夢幻的繪畫作品,優化教學環境。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然后給他們一個藝術繪畫標題“未來的建筑”。學生對于未來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師提出這個話題,希望學生能在小組內熱烈討論,形成話題,積極尋找相關材料和內容,通過小組積累更多的資源和內容,使以后的繪畫更有可能創作。在創作作品時,教師鼓勵團隊成員合作完成繪畫,然后派代表到全班進行展示。有的小組成員非常喜歡樹木,因此他們在“未來的建筑”里創作了很多樹木做成的房子;而有的小組成員非常喜歡魔術,在“未來的建筑”上增加了很多魔術帽和魔法棒,認為這將是個魔法的世界。在小組討論中,激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學生共同創建出了從未出現過的場景,以繪畫的形式呈現給其他的學生觀看,并以自己的語言進行解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評價哪一組學生有最新的繪畫思想,哪一組學生有最好的繪畫,哪一組學生表達了最感人的語言表達,通過全面評估,選擇最佳創作組和獎項來完成教學過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繪畫,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聯想能力,激發思維風暴,從而讓學生的繪畫更加完整和有趣,促進學生彼此之間的共同提升。
在美術繪畫教學中,對于藝術的創作源于每個學生,這是一個值得教師挖掘和探尋的寶藏。小學美術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并且發揮自身的使命,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在美術繪畫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進行思考和創作,讓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展開個性化的美術學習。教師要合理地導入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展開聯想。同時,教師也可以設置框架與條件,讓學生自由發揮,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通過多媒體在原有的基礎上,豐富繪畫題材與背景,以生活為媒介,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美術繪畫中,在興趣的驅使下,實現有效的美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