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順
2022年新課標實施后,使得很多初中地理教師都開始研究更加出色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引下探尋出高效率的教學方法,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給學生帶來與眾不同的地理學習體驗。新課標背景下,地理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地位,并且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本篇文章將圍繞此話題展開分析,希望可以增強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優化地理教學工作。
新課標的提出,一方面是調整地理教師的教學方向,優化地理教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也是給地理教師整合優質教學策略,提供一點思考和借鑒的方向。筆者在實踐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就發現,按照新課標的理念進行教學學生可總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本篇文章將圍繞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展開研究,分享一些筆者總結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給更多的教師們提供幫助。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發展方向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進,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地理教師務必要明確教學現狀。比如,地理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的教學活動能否很好地引發學生的地理思考,教師設計的活動應該切實可行,而且能夠取得一定教學效果,而不是浮于表面。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理念,貼合新課標的需要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能夠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地理課堂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取得更加出色的學習表現,掌握更多地理知識。同時,學生也可自主規劃學習時間,有更多的自主學習與探究知識的機會。
比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預習,盡管很多有難度的問題,學生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完全學會弄懂,但是教師可以通過設計簡單的地理預習設計,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地理知識之間的邏輯,促進學生地位思維的發展。再比如創新課堂互動的方法也成為了教師們普遍關心的話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不同形式的互動,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掌握地理知識。抓住這些方向,就可以將地理課堂打造得更加完善。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一)設計預習任務,提倡自主學習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很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情況下,適當為學生設計一些課前預習作業,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與感悟地理知識內容。
例如:教學“地球和地球儀”這部分知識之前,教師就會設計一份預習學案,讓學生圍繞著地球、地圖進行分析,由于這是整個初中階段學生學習地理知識面臨的第一部分內容,在如何弄懂地理知識方面,學生還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教師會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給學生提供地球儀的模型,或者讓學生通過判讀普通地圖展開探索,能夠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地理問題,從而延伸學生的地理思考。比如教師可以在預習學案上準備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模型,讓學生直觀比較不同星球之間的大小,然后給學生提供地球的剖面模型,讓學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地形地貌。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很多知識,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加快講解的速度,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教學地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抓住預習教學的探究,對于那些剛剛開始接觸地理學科的學生來說,幫助他們形成地理思維,盡快培養優質的地理學習習慣,可以決定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基礎,也能夠為后續的地理教學奠定教學道路。
(二)創設課堂情境,鼓勵學生參與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進,給學生創建新穎的課堂學習體驗,集中學生注意力,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也成為了很多教師都在研究的話題。作為一名地理學科的教師,筆者在進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如果能夠將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融合在地理課堂上,可以很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激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課堂互動。這對于初中階段的地理課堂而言,可謂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策略,值得教師們認真探究。
例如:教學“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圖片資源,創建教學情境。比如,地理教師可以嘗試著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不同自然資源的圖片,讓學生判斷這些自然資源分別是什么?學生看到自己相對熟悉的圖片,會展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的同時,自然愿意配合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當然,除了圖片引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不同的國土風貌,讓學生看到自然資源在地球上的分布特征,用視頻化的內容進行引導,更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心思不由自主地就會集中在地理課堂之上,也能夠為接下來的高質量地理教學工作做好準備。新課標背景下,在課堂上引入教學情境,是很多地理教師都在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是契合現代教學、符合初中學生學習特點的有效教學手段,需要地理教師善于創設教學情境,并通過變換設計情境的方式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保證地理教學效率。
(三)抓住課堂互動,保證教學效果
課堂互動也是地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問題,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在課堂互動的過程中將碎片化的地理知識分享給學生,并且讓學生利用課堂互動的時間,記住更多的地理知識,實現地理有效教學的同時,提升地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例如:按照傳統的教學理念,地理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師生之間的常規互動,比如教學“地形圖的判讀”這部分內容,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正確判讀地形圖,必然要引領學生處理一些簡單的地理問題,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抓住這種互動的機會,增強整體互動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準備一張地形圖,學生判讀正確的時候,教師就在多媒體上插上一個小星星,告訴學生,這個地方我們已經處理過了。當學生判讀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會在多媒體上插上一個小旗子,告訴學生這個地方可能還存在疑問,我們先稍作保留,后面聽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的看法。盡管是常規的師生互動,但是在這樣高質量的引導之下,學生還是能夠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
當然,地理教師也可以引入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課堂上多多組織討論活動,讓學生圍繞著地形圖的判讀展開研究,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地理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在合作討論的過程中感受更加濃厚的地理學習氛圍,進一步研究地理問題,提升地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注重課堂復盤,提升復習效率
初中階段,地理學科有一個特別鮮明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地理知識點都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現在教材上的,雖然我們的教材將所有的知識點都整合成了框架性的內容,但是真正在教學的時候,教師還是要把所有的知識點拆分開來傳授給學生,這就導致學生課后需要背誦掌握的知識太多,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學習壓力。為此,地理教師必須抓住地理學科的特點,并且利用好各種各樣的復習工具,引導學生復盤課堂內容。及時的復盤可以抓住學生對知識的熟悉度,趁熱打鐵,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也可以讓學生在之后的總復習中取得更加亮眼的表現。
例如:教學“區域地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在短短幾節課之內,就要為學生講解很多地區的地理知識,比如教師為學生講解我國的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等等。雖然名字相似,但是它們的發展模式以及發展特點完全不同。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把不同地區的知識點都拆分開來,讓學生自主掌握,而整體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一張思維導圖,引發學生更為深入地思考。比如,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上呈現幾個分支,讓學生分別判斷長三角地區的工業發展特點、農業發展特點,不斷補充填寫。當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也能自制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按照長三角地區發展和農業等特點,繪制一個思維導圖展現出這些知識內容。這樣借助課堂知識之間的特點,使用思維導圖開展實踐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整理知識點,幫助學生構建地理知識體系的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同時,這樣的教學形式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在課后環節或是復習這部分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回想或是找出自己課堂時繪制的思維導圖,快速復習地理知識。這樣的復盤環節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凸顯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適應新課標的需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五)適當設計作業,優化課后教學
在長期的初中地理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保證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也為了響應初中地理新課標的教學改革號召,地理教師必須要研究如何給學生布置作業,才能不給學生帶來特別沉重的學習壓力,同時又可以取得十分不錯的教學效果。適當設計地理課后作業,能夠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也可以延伸學生的地理思考,優化課后教學。
例如:地理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解決地理題目,在做題的過程中達到熟練掌握地理知識的學習程度。當然,除了這種常規的作業設計思路,地理教師還可以用游戲化的方式、項目化的方式設計作業。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簡單的地理小游戲,讓學生練習經緯網的判讀,在一張地圖上,讓學生隨意標記點,其他學生回答該點在地圖上的坐標,根據回答正確的次數進行篩選,最終選出一位特別擅長判讀經緯網的小冠軍;或是將這種游戲設計成搶答競爭式的作業形式,如利用學習小組,讓組長隨意在地圖上畫出坐標,然后組員舉手進行搶答,誰舉手快,也先搶答,答對了得一分,答錯了則失去這一次的搶答資格,最后按照得分進行小組排名,選出組內搶答能手。這種作業形式有趣而且輕松,非常符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很容易就會沉浸在這樣游戲化的作業氛圍中。有利于提升課后教學的整體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以設計項目化的作業,比如教師教學地形知識的時候,會給學生設計地形研究的項目化作業,讓學生圍繞著某個地區的地形展開探究,這樣的作業更加整體,也更有難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探討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總而言之,新課標背景下有了更多的作業設計形式,教師應該轉換思路,巧妙設計作業,進一步優化課后教學。
地理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是集趣味性、挑戰性、實用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地理學科對于初中生的發展來講,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近幾年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利用何種方式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加以提高,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新課標提出以后,教師可以以此為據研究更加優質的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效率,培育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