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飛

甲狀腺結節在核醫學科醫生的眼中是有溫度的,分別為“熱、溫、涼、冷”。這些溫度分別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同的溫度呢?
核醫學ECT辨別甲狀腺結節的“四季冷暖”
超聲提示甲狀腺有結節,結節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那就要靠核醫學ECT來捕捉出惡性結節的蛛絲馬跡了。
ECT也稱為核素顯像。它利用甲狀腺可以聚集碘的特性,將含有放射性碘(或同族的核素)的藥水通過口服或靜脈注入患者體內,核素隨著血液循環匯集到甲狀腺中;核素衰變時會不斷地釋放出伽馬射線,在體外用顯像設備對甲狀腺進行成像,就會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圖像。
結節的溫度提示結節性質
不同的顏色代表結節碘攝取能力的強弱。如果圖像上顯示甲狀腺結節變成了黃色或是濃烈的紅色,就說明它喜歡攝取碘,我們就命名它為“溫結節”或“熱結節”。如果甲狀腺結節變成暗淡的紫色或藍色,說明它攝碘能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我們就命名它為“涼結節”或“冷結節”。這并非甲狀腺結節的真實溫度,而是對甲狀腺進行核素顯像后形成的一種視覺溫度。
一般單個的“冷結節”為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較大。據醫學研究報道,“冷結節”中腫瘤的發現率在9.6%~54.5%。因此,冷結節也不一定都是癌,其他良性疾患也可出現此圖像,應結合病史、體檢和其他有關檢查,綜合分析才能作出臨床診斷。
“熱結節”是高度功能性的結節,常見于功能性的甲狀腺良性腺瘤,一般不會是癌性病變。當然,并不是通過結節的溫度就可以確定結節的良惡性了,想要明確結節的性質,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比如做細針穿刺來辨別結節的良惡性,明確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碘攝人量多少在甲狀腺結節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缺碘或攝碘過量都可以使甲狀腺的結構或功能發生改變。但結節是否是吃出來的,并不能簡單用“是”或“不是”來回答。
一般來說,碘缺乏可以導致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減少,刺激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TSH)增多,刺激甲狀腺濾泡細胞增生,最終形成結節。但碘攝人過量也可導致甲狀腺結節發生,其原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碘抑制過氧化物酶活性,抑制碘的有機化有關。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發病因素。
遺傳因素有甲狀腺結節家族史者患甲狀腺結節的概率顯著高于一般人。目前已經知道有多種基因參與了甲狀腺結節的發病,如TSH受體、GSP等。結節的發生與這些基因突變、激活、抑制、缺失等有關。
自身免疫自身免疫在甲狀腺結節的發生及進展中起到一定作用。橋本甲狀腺炎,即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在臨床中很常見。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甲狀腺局部炎癥細胞浸潤,甲狀腺細胞進行性破壞,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TSH長期升高,促進甲狀腺細胞增生,形成結節。
接觸放射線電離輻射是形成甲狀腺結節,甚至腫瘤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性別年齡女性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多于年輕人。
吸煙吸煙對甲狀腺結節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煙草中的硫氰酸能夠抑制碘的攝取,使體內碘的濃度下降,導致甲狀腺結節;另外也可能會刺激甲狀腺激素轉化,抑制外周脫碘酶活性,直接刺激垂體,升高TSH水平,導致甲狀腺結節。
飲酒酒精能抑制甲狀腺激素的代謝,使甲狀腺細胞對TSH敏感性提高,還可能抑制甲狀腺細胞增殖,對甲狀腺產生直接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