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黎英
自信展現風采
26歲,身高1.92米,出生于廣東省梅州市,現役中國女籃運動員,她就是黃思靜。作為世界一流的女籃前鋒,黃思靜說:“中國女籃在澳大利亞斬獲2022年女籃世界杯亞軍后,我們對接下來要征戰的比賽有了更大的信心。”
2020年加盟內蒙古農信女籃的黃思靜,與隊友一道連續奪得2020—2021賽季WCBA聯賽、2021—2022賽季WCBA聯賽總冠軍。2021年1月,內蒙古農信女籃在總決賽中以總比分2∶0戰勝新疆女籃,奪得WCBA聯賽冠軍,黃思靜作為前鋒成績亮眼,并榮膺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但這遠不是黃思靜最輝煌的時刻,2021年7月她參加了東京奧運會;2022年10月,她跟隨中國女籃在澳大利亞斬獲2022年女籃世界杯亞軍。談起她的“高光時刻”,黃思靜坦言:“這離不開我們在WCBA聯賽當中的積累,每場勝利都會給予我們更多信心,正因為有信心,我們不懼怕失利,我們積極總結經驗,調整狀態和戰術,用飽滿的熱情迎接每一場比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黃思靜認為,在自己的運動員生涯中,中國女籃主帥鄭薇、現任內蒙古農信籃球主教練木拉提·阿地里江都給予了她極大的幫助和信任,“他們一直在給我鼓勵,我也相信自己不會辜負他們的期望,接下來我依舊會力爭做到最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素材解讀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黃思靜在比賽中的一次次亮眼表現離不開她累積起來的信心,也離不開教練們對她的信任。實力和自信可以撐起抵御風雨的巨傘,讓人擁有更多乘風破浪的勇氣。
自信推動復興
下面兩件事都與畢業以及漢服有關。
一件是2022年6月20日,四川南充一高校的畢業儀式上,一名男同學身穿明制襕衫,頭戴進士帽,上臺為老師獻花、行禮,老師同學們看到他的著裝覺得非常驚喜。另一件是在加拿大多倫多留學的中國學生嘉諾身穿漢服亮相畢業典禮的視頻走紅,許多網友點贊稱“太驚艷了”。
畢業季,很多國內外的高校畢業生都選擇穿漢服出席自己的畢業典禮。這種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值得鼓勵,因為這是當代中國青年文化自信的表現。
漢服文化通過連綿不斷的繼承完善著自己,是一種非常成熟并自成體系的傳統文化。在當代,漢服文化正在通過“漢服運動”這一民間文化運動形式逐漸復興。
●素材解讀
在畢業典禮這樣重要的儀式中,有些年輕人選擇穿中國傳統服飾出席,這不僅源于漢服本身的古風古韻,背后還是年輕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更是國人文化自信的回歸。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
自信傳播“光明”
葉嘉瑩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便與詩詞結緣。她傳承國學,幾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瀕臨消亡的詩詞吟誦;她打破局限,讓中國的詩詞漂洋過海,綻放在哈佛大學的講堂;她不要報酬回國教書,只為給國家傳統文化培養后繼之人;如今,她依舊堅持為兒童精選適讀詩詞,讓孩子們可以感受到詩詞的魅力。
葉嘉瑩的堅持中,不僅有深沉的熱愛,更蘊含著中華詩詞的力量。正如葉先生所說:“我雖然平生經歷了離亂和苦難,但個人的遭遇是微不足道的,而古代偉大的詩人,他們表現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意志,是黑暗塵世中的一點光明。我希望能把這一點光明傳下去。”正是因為抓住了這“一點光明”,即使經歷顛沛流離,葉先生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即使歷經萬水千山,她依然全力推動中國詩詞走出國門,彰顯“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即使沒有金錢回報,她仍然用畢生所學培養后來人,“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百年人生,轉蓬萬里,文化如燈塔,照亮前行之路。
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與世界深度融合、互相激蕩的時代,正是展現中國文化的最好歷史機遇。我們不僅有優美的詩詞,還將革新與智慧融進了文字里,將歷史與時間藏進了文物里,將品格與修養匯進了語言里。商周青銅、秦磚漢瓦、唐詩宋詞……從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每一顆文化之果,都講述著獨有特色的輝煌,氤氳著自信與底蘊,等待著我們不懈學習、深入探索,讓傳統文化突破時間,走進當代,擁抱世界。
●素材解讀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長廊中的瑰寶,葉嘉瑩先生一生致力于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帶給世人,為傳播古詩詞做出了卓越貢獻。“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坐擁如此浩瀚的文明,我們也將更有力量、更加自信地闊步前行。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華夏思想,像詩詞之美一樣驚艷世人、綻放于世界吧。
自信戰勝死亡
一個自信心很強的人,必定是一個敢干的人,敢于行動的人。他絕不會對生活持等待、觀望的消極態度,而喪失各種機遇。他會在行動中、實踐中展示自己的才華。當然,這里說的敢想、敢干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主觀主義的空想、蠻干。
以上觀點是德國精神學專家林德曼用親身實驗證明的。
1920年7月,林德曼獨自駕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實驗。林德曼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肌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關注著這一獨身橫渡大西洋的冒險行動,因為在此之前已經有一百多名勇士相繼失敗,無人生還。
林德曼推斷,這些勇士不是從肉體上敗下來的,而是死于精神崩潰、恐慌與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的反對,親自進行了實驗。在航行中,林德曼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身體也處于麻痹狀態,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是只要這個念頭一出現,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要有信心,我一定能成功!”終于,他成功橫渡了大西洋。
林德曼的實驗證明: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充滿信心,精神就不會崩潰,就有戰勝絕境的可能。
●素材解讀
人當自信,定見明,自信篤,可以處大事。林德曼的實驗告訴我們,通往成功的路上除了需要勇氣,信心也非常重要。人應當確立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秘訣。
自信創造奇跡
喬·吉拉德——世界汽車銷售冠軍,他是一名偉大的銷售員,曾連續12年榮登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
他所保持的汽車銷售紀錄:連續12年,平均每天銷售6輛車,至今無人能破。他曾經連續15年成為世界上售出新汽車最多的人,其中6年平均每年售出汽車1300輛。
喬·吉拉德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演講大師之一,曾為世界500強企業精英傳授他的寶貴經驗,來自世界各地數以百萬的人們被他的演講所感動,被他的事跡所激勵。
三十五歲以前,喬·吉拉德是個“失敗者”,他患有相當嚴重的口吃,換過四十多個工作,但仍一事無成。然而,誰能想象得到,像這樣一個誰都不看好,而且背了一身債務幾乎走投無路的人,竟然能夠在短短三年內獲得“世界最偉大的推銷員”的稱號。
銷售是需要智慧和策略的事業,但在喬·吉拉德看來,信心和執著更重要。他說:“我出身不好,還口吃嚴重,但我從不畏懼與人交流,我也有很好的觀點想要分享給大家,我也希望獲得認可!因為我的母親告訴我,有自信才能有一切。如果你的先天條件比我好,那就沒有理由不成功,除非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除非你真的沒有努力過、奮斗過!”
●素材解讀
成功需要自信。自信不僅僅造就英雄,也可以鑄就平凡人的精彩人生。喬·吉拉德因為自信而沖破了口吃的桎梏,我們的人生中或許也會遇到各種不如意,但只要自信,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