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鳳
生活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引入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案例、場景,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其更能使學生產生親切感。而英語是小學的重要學科,利用生活化教學優化英語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因此,本文從生活化情景、生活化內容、生活化活動、生活化作業四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生活化教學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一、通過生活化情景的創設,實現生活化教學
1. 利用生活實物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
利用實物創設生活化情景是一種常見的方式,其作用為:降低教學難度,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記憶。由于小學生喜歡形象生動的事物,而利用生活實物可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所以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得到滿足,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需要將其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Look at me時,教師便可根據這部分知識與身體部位有關的特點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在實現生活內容與教材知識的有機結合的同時,為學生快速理解及掌握提供保障。首先,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了解,并以此為依據設計一些游戲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介紹這樣的一個游戲活動:小朋友們需要像視頻中的小猴子一樣,在老師指到身體部位的時候,快速說出它的中文名字??纯凑l說得最多。由于學生對游戲向來感興趣,所以可以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游戲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在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后,教師可以接著說:“看著大家越來越快地回答出答案,我覺得這個游戲是不是有點太簡單了?那我們試一試用英語玩游戲吧!”在聽到教師的這些話語后,學生忽然犯了難,因為自己并沒有掌握這些知識,所以,在游戲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遲遲無法答出的現象。而此時,教師通過手指身體部位,然后說出相關單詞,便可使學生快速進行模仿、學習,這樣一來,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由此可見,將生活實物利用起來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可刺激學生的視覺及聽覺,使其在教學活動中獲得不同程度的滿足感,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 利用生活視頻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
隨著時代的發展,先進的教學手段走進了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方法選擇。比如在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時,教師可以將生活視頻利用起來。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is it? 時,教師便可以學生在超市、商場購買東西的生活經驗為依據進行生活視頻的制作,以此完成生活化情景的創設。就這部分知識而言,教師可以進行如下的視頻的創設:Xiaohong took the 100 yuan money given by his mother. She came to the mall, picked up a watermelon, and then asked the people next to her. The person next to her happens to be a salesman. So according to the sign above, she explained: This watermelon is fifty cents a catty. 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你覺得小紅在做什么?小紅和售貨員的對話內容可能是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視頻中獲得的內容進行闡述,從而潛移默化地走進生活化情景中。之后,教師再對相關內容進行教授,學生便可快速進行理解及掌握,相關知識的教學便可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由此可見,生活視頻在生活化情景的創設方面有著積極作用,但是在進行視頻創設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才可將視頻的效用真正發揮出來。
二、通過生活化內容的選擇進行生活化教學
1. 對生活素材進行挖掘,實現生活化教學
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教師能夠將其引入課堂,便可使學生快速內化知識,并形成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因此,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需要對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深入挖掘。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is it? 時,教師就需明確這部分知識的重難點,為使學生掌握購物時的對話的句型,并為其靈活運用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營造相關場景。即:提前準備一些瓜果蔬菜,然后擺在不同的地方,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由于學生提前進行了預習,對相關知識進行了簡單了解,所以可以進行簡單對話,而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會遇到自己無法順利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的情況,比如,學生沒有掌握“西瓜”的讀音,所以在交流過程中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阻礙。此時,教師自然而然地引入相關知識,便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快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由此可見,對生活素材進行深入挖掘,可為生活化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可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2. 對生活內容進行選擇,實現生活化教學
生活內容的選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得到增強,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生活內容。
例如在教學My family時,教師便可以對生活內容進行選擇,以此實現生活化教學。比如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利用起來,呈現一張自己的家庭照,然后進行如下介紹:The person with gray hair and long hair is my grandmother. The man wearing Tang clothes on grandmas left is my grandfather. The young people standing behind them are my parents. The child is me.由于其可刺激學生的感官,所以學生可以瞬間明確,這是在介紹自己的家庭,由于部分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所以有利于加強學生的參與興趣,為相關內容的有效教授提供保障。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的利用照片介紹自己的家庭中來。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可以切實感知英語知識與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系,可以快速對相關知識進行內化,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
三、通過生活化活動的設計進行生活化教學
1. 教學方法生活化
目前的教學方法較多,而生活化教學方法是學生感知英語工具性的特點的有效路徑,是學生對相關知識產生較大興趣的基礎,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到教學方法生活化。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is it? 時,教師便可對句型及單詞進行教授,在學生了解了相應內容后,教師可以按照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將其劃分為若干個小組,使其以小組的形式將文章內容編寫為對話,以情景劇的方式演示出來。由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可以使學生感知到英語的工具性,所以,學生會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嘗試運用英語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的難度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學生也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見,教學方法生活化可實現相關知識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學難度,可為學生學以致用提供保障。
2. 學習策略生活化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顧著對相關知識進行教授,還需要采用適合手段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為生活化教學的落實提供保障。
例如在教學How much is it?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在課前對在超市購買物品的對話進行觀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闡述。在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外國人進行購物的對話,引導學生說一說二者之間的差異。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說一說這兩種方式,哪種更好一些。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感知生活與知識的魅力,也可以樹立正確意識,做到相關知識的有效應用。同時,學生可以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由此可見,學習策略生活化可以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以使學生從根本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四、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實現生活化教學
作業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是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的有效路徑,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生活化作業的設置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完How much is it? 后,教師便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Try to use what you have learned to go to the shopping mall and communicate with the salesgirl.這樣的作業具有實踐性較強且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特點,所以可以將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調動起來。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對相關內容進行了解,也可以樹立正確意識及觀念,為其今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保障。由此可見,通過生活化作業的布置,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度地理解知識,可以對學生的相關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而且,可以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是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根本途徑,是學生學以致用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比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一定興趣;教師需要對生活化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確保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提升;教師需要設計生活化活動,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教師需要設置生活化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如此一來,才可借助生活化教學將教學活動的效率及質量有效提高,才可確保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