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懿


美妝包材不僅卷顏值,還開始卷環保。
美妝行業的不斷擴容,不僅造就了一批上市品牌,還讓越來越多產業鏈上的公司快速規模化,從幕后走向臺前。
12月14日,“北交所美妝包材第一股”深圳市柏星龍上市,據其官網顯示,柏星龍客戶主要集中在酒類、化妝品、茶葉、食品等消費品領域,與茅臺、五糧液、汾酒、歐萊雅、寶格麗、卡婷、璦爾博士等多個知名品牌均有合作。
柏星龍招股書顯示,2021年度,該公司營業收入達4.22億元,其中,化妝品、精品創意包裝產品是公司創意包裝產品中第二大業務,占其營業收入的24.30%,營收金額達1億元。
此外,2022年5月,全球投資集團凱雷收購化妝品包裝供應商HCP集團100%的股權。位于中國臺灣的HCP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妝品包裝材料供應商之一,在中國、美國、墨西哥和歐洲等地擁有多個一流水平的生產制造基地。
除了高檔茶酒等剛需產品包裝做主力支撐外,作為非剛需消費品的化妝品包裝占比不低,化妝品包裝已然成為包材行業一條重要的高增長賽道。
國妝包材“卷”顏值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化妝品包裝市場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436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4.03%。
中國作為世界上的包裝大國,包裝工業年產值超過2.5萬億元。市場上包材用量較大,種類繁多,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全球大部分的化妝品容器,多數產自中國。未來,中國或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妝品包裝市場。
隨著近年國妝崛起,同步發展的不僅有內容物方面的研究,國內包材市場也從各個方面開始“內卷”。
首先是外觀設計,花西子、花知曉等近幾年強勢崛起的新銳國貨美妝品牌,其成功一大部分要歸功于有辨識度、高顏值的包裝。
一方面是將微雕、陶瓷等國風元素融入包裝的“東方美學”,另一方面是將萌寵、復古等流行元素貫徹到包裝的“極致少女心”,國潮彩妝與國外品牌差異化的包裝風格,精準狙擊“Z世代”的年輕消費者。
其次是成本,大多數低價國妝包材絕大多數使用的PP、PE等非環保塑料,單價在0.6~1元之間;中高端品牌使用的亞克力、PETG等塑料包材,價格在3~10元左右。
且上述報價為零售價,若大批量采購價格更低,符合國妝高性價比的壓縮成本訴求。
雖然包裝顏值廣受好評,成本低廉,但國貨美妝包材在綠色環保性上存在不少問題。
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翁云宣教授曾對筆者表示,雖然中國包材屬于世界領先水平,但距離一些發達國家仍有距離。
相比之下,中國的包材在種類和體量上,雖比較全面和龐大,但是在一些高附加值和高端的產品上,仍有不少進步的空間。
“舉個例子,化妝品瓶子包裝的材料有金屬、玻璃、塑料等材料。比較大眾化的瓶子,我們的產能已經足夠了,但對于一些高端的塑料瓶,它的原料以及裝備,比如BOPP(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設備),仍需要進口。”翁云宣指出癥結所在。
目前,將環保包材作為重點研發、應用的企業并不多見。國貨美妝目前還處于低價競爭的階段,對包材的需求點更多聚焦在顏值質感等方面,難以兼顧環保。
不過近幾年,中國包材行業已經開始研究綠色新材料的科研成果轉化及應用,比如天然高分子紙漿模塑,即立體造紙技術,它以廢紙為原料,在模塑機上由特殊的模具塑造出一定形狀的紙制品。
此外,不少包材商也在加快綠色可降解材料的研發和使用進程,以減少不可回收的塑料材質的應用,如生物基原材料和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代替不能降解的化石資源的來源材料等。
品牌也開始重視包材的環保性。如一葉子面膜采用可回收環保包材,優時顏優能系列產品均采用可循環的甘蔗紙包裝,且許多產品都采用了可以減少環境污染的大豆油墨印制。
太和集團的PMU無機·生物降解材料是該公司研發的一種無須堆肥及燃燒即可自然降解的新型環保材料。
海外包材“卷”環保
環保低碳,已經成為國內外化妝品巨頭們,在包裝迭代上的主要趨勢之一。
2022年4月,LVMHBeauty宣布與OriginMaterials(一家世界領先的碳負極材料上市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香水和化妝品行業開發低碳包裝。
2022年12月,麒麟控股與FANCL合作,利用啤酒生產的副產品開發化妝品包裝。在這個項目中,雙方將使用植物原料代替石油原料,以降低碳排放并減緩全球變暖。
科顏氏與全球領先的廢品處理創新型企業泰瑞環保打造了空瓶回收計劃,并且科顏氏的產品向來都是盡可能采用可降解原料和簡易且環保的包裝,甚至不少產品都沒有紙質外盒,以降低對資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
除大牌在可持續包裝上努力外,新銳品牌更是著重在包裝上發力,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如韓國品牌WakeMake推出了一款環保型生物基氣墊粉餅,由生物基可降解塑料PHA和PLA制成,減少傳統塑料對環境的危害。
此外,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已強制立法,要求包裝需要具備可持續特性。一些歐美國家制定了使用20%~30%環保材料可減稅的政策,以鼓勵企業踐行環保,法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家已實行了“禁塑令”,所有含塑料微粒的化妝品在相關國家被下架或替換。
國外已有不少機構、品牌方和代工廠正在研發更符合環保價值的新科技包材。
例如美國的包裝公司APCPackaging,設計出的容器和滴管采用了一項最新的清晰度技術,比傳統玻璃的透明度更高,同時這家公司還提升了該容器的耐化學腐蝕度,采用經過NXUltraClear增強的聚丙烯(PP)設計,克服了當今市場上常見的多材料和不可回收等環保難題。
這款獲得專利的單材料滴管和容器,也是在考慮到消費者需求的情況下誕生的,“為了確保消費者能體驗到對環境產生了積極影響,我們將單一材料進一步簡化處理,使得滴管和瓶子可以作為一個整體回收。”APCPackaging工程與創新總監RobertBulla解釋說。
另一個案例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細毛刷制造商RaphaelMakeupBrushes的化妝刷,也采用了創新和可持續的材料。該品牌最新推出的一款生態刷,手柄是由50%的貝殼和50%的生物塑料制成。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生物塑料是從一種叫作蓖麻的植物中回收獲得的,貝殼則來自大西洋沿岸的牡蠣廢料。刷頭由65%再生纖維(由PET瓶廢料制成)和35%原纖維制成。
品牌方也積極推進包材的低碳環保趨勢,早在2009年,聯合利華旗下的產品紛紛“瘦身”,從瓶裝變成袋裝,大大減少了塑料包裝原料的使用,2021年,聯合利華日本力士洗發水包裝引入環保單一材料,小袋風格的包裝設計使用了更容易回收的單一材料PET薄膜。
2021年7月,寶潔官宣與紙瓶公司Paboco合作,為旗下Lenor品牌推出首款紙瓶包裝,已于2022年在西歐進行試點。
可見,化妝品包材的低碳環保已成為大供應商、大品牌共同推進的未來目標。隨著化妝品行業疫后復蘇,環保、低碳的包材或將成為助推品牌發展的下一個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