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蘭

回望2022年,國內化妝品行業對于產品科技的重視再度升級,政府監管部門出臺多項化妝品行業監管政策,制定對本土化妝品企業自主研發化妝品進行產品功效評價涉及到的檢測方法以及檢測相關標準,種種跡象均表明:國家對化妝品產業的監管力度已經越來越強。
另外,國內化妝品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地積極變革,高薪聘請品牌產品研發科學家、企業投入巨資興辦研發中心和實驗室、涉足原料開發及原料應用,深入到一些與化妝品和皮膚學相關的基礎科研領域,讓我們看到了本土企業立足于科技,從科研發力的決心和勇氣。但是,與國外已經成熟的化妝品企業巨頭能穩定地在科研方面投入巨資相比,大多數本土企業仍處于科研資金和科研人才匱乏的弱勢。
疫情未消,中國化妝品行業仍需負重前行。本土企業如何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技術研發優勢?如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化妝品技術研發之路?最近,首次根據國人皮膚特點制定的《人體皮膚衰老評價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出臺了,這讓不少本土企業在進行自主研發化妝品的功效評價方面有了更切實可行的依據。
本期CCR《美妝沙龍》欄目邀請到參與制定《標準》的行業重量級專家和品牌科學家,請他們來談談《標準》制定背后的故事以及《標準》制定對促進化妝品行業發展的意義。
本期話題:《人體皮膚衰老評價標準》的制定對本土化妝品企業的意義——標準篇
李利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化妝品評價中心主任、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人體評價與大數據重點實驗室主任。
長期在皮膚科臨床工作,關注損容性皮膚病、皮膚醫學美容高新技術,化妝品臨床應用、功效評價和不良反應監測。主持/參與編撰團標8項、指南/共識12項。創建教育部“精品在線課程”《化妝品賞析與應用》,主編本科教材《美容化妝品學》/參編譯專著共18部。發表文章280+篇。獲中國醫師協會美容整形醫師分會“優秀醫師獎”。現任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常委,皮膚慢病管理與健康促進分會會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功效性化妝品分會副會長,四川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專委會主委等職。
劉瑋
前空軍總醫院皮膚病醫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皮膚科主任。
長期從事皮膚病性病專業的醫療、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皮膚光生物學、化妝品皮膚不良反應及化妝品功效性評價,編寫《化妝品皮膚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等7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編及主譯著作20余部。代表著作《現代美容皮膚科學基礎》,《皮膚科學與化妝品功效評價》。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顧問,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及美容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標準委員會會長等。2019年被評為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目前任中華皮膚科雜志、臨床皮膚科雜志、中國皮膚性病雜志、中華醫學美容雜志等十余種雜志編委。
李茜
強生(中國)有限公司亞太區臨床科學負責人
致力于皮膚基礎研究、驗證新技術、產品評價和溝通,并將生命科學和應用心理學傾注其中,帶領團隊發表數十篇同行評審研究文獻,塑造功效評價的行業標準。
旨在打造世界一流的皮膚研究中心,用創新和高質量的研究方式、具有洞察力的研究將科學技術轉化到每位消費者的健康幸福生活中;和前沿研究機構合作塑造開放創新的生態系統,共同見證皮膚新興領域,如微生態、初老、環境侵害與皮膚等組學研究和應用的轉化。
CCR:《人體皮膚衰老評價標準》在2022年9月1日正式發布,請您談談參與制定此標準的初衷?
李利:關于延緩人體皮膚衰老的研究方興未艾,延緩皮膚衰老的產品不斷迭代更新。在科學研究和新產品開發中,都需要明確皮膚衰老涉及哪些范疇,如何量化評價皮膚衰老的程度。以前國內外雖然已有很多方法?于皮膚衰老特征的評估,但采?的測量?法和參數指標各不相同,嚴重影響臨床和科研的發展與交流以及產品功效的準確評價。
我們制定《標準》的初衷就是為了建立適合中國人皮膚衰老狀態的統?評價標準,用于指導皮膚衰老的相關研究、皮膚衰老檢測儀器設備的開發和參數設置以及各種延緩衰老新產品、新設備的功效評價,從而提?評價皮膚衰老特征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李茜:強生一直在關注消費者對于“皮膚衰老”的困擾,并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道路上持續探索,研究了大半個世紀,從皮膚基礎研究到活性物和配方技術方面積累了大量數據和心得。參與制定《標準》皆在希望能幫助提高評價中國人皮膚衰老狀況的科學性和可靠性,促進相關科學研究及產品研發的規范、科學、統一,推動皮膚衰老科研和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希望為中國人皮膚衰老的各項研究奠定基礎,提供評價依據。
CCR:請概括介紹?下《標準》的內容,其關于?體?膚評價體系設定的科學依據是什么?國際上是否有相關的?膚衰老評價標準?
劉瑋:評價皮膚老化變化是需要一個系統的全方位多層次的評價體系,我們知道皮膚衰老不是一個簡單的皺紋產生的問題,衰老會在皮膚的很多方面都有變化。首先是肉眼不見的皮膚細胞衰老。目前,國內外無論是原料還是產品方在評價衰老時,常用的都是圖像的形式,有些肉眼可見的衰老比如皺紋、松弛,是圖片可以呈現出來的;但有些衰老,比如細胞層面的衰老,僅用圖片來呈現就不夠充分了,還需要更深層次的組織、蛋白、細胞層面的呈現。國內有很多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做皮膚老化的基礎研究,但標準和研究不一樣,標準是需要構建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為了能夠更全面地、系統地、多層次地評價中國人的皮膚老化問題,我們組建了專家團隊,針對目前國際上還沒有的評價體系,進行系統的研究,在細節上進行不斷地推敲,并最終通過大量的實踐與數據,構建了《標準》。
CCR:《標準》中的內容涵蓋了?膚、?脂腺、?發頭?、指甲四個內容維度,為什么選擇這四個緯度?
李利:?體皮膚除了被覆全身的光滑皮膚外,還有五個附屬器:毛發、皮脂腺、指甲、大汗腺和小汗腺,由于汗腺在衰老過程中,除了汗液分泌的變化外,目前相關的文獻資料較少,故此次《標準》僅涵蓋了皮膚和皮脂腺、毛發頭皮、指甲四個皮膚附屬器。
CCR:在制定《標準》的過程中,各位專家各?承擔了哪些任務?發?過哪些讓?難忘的事?解決了哪些難題?
劉瑋:我主要負責推動組織、制定這項標準。2022年9月,制定《標準》的啟動會議在成都啟動,受疫情影響,有些在上海的專家來不了成都,于是我們只好在上海又開了分會場。我們有些專家冒險去了成都之后,恰逢成都當時又出現了新冠肺炎病例,大家都很擔心:會不會回不去了?會不會就此必須在成都常駐?這是非常特殊的經歷,很讓人難忘。
我們遇到的困難主要是衰老評價體系原計劃有五個標準,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汗腺的衰老評價標準沒做出來,因為在國內沒找到合適的專家,我們聯系到了非常權威的國際專家,但卻又因為疫情等原因無法見面、無法推進。所以原本計劃有五個標準,目前暫時只能撰寫出四個標準;另外一個困難是,當這些標準寫出來之后,我們發現這個體系太過龐大了,我們20多位專家、10家企業分頭去寫,匯總到一起之后發現文字太長、圖片太多,不像標準,像一本書。于是我們開線上會議,李利教授組織我們大家討論,討論會開了很多次,每次開會都從白天開到深夜,最終,我們集體決定:不管多難,不管工作量有多大,一定要簡化,刪減部分文字。雖然大家都覺得很可惜,但我們最終還是決定:標準就應該按照標準應該有的樣子發布。當然,我們已經寫出來的詳細版本也將出版成書以饗讀者。
李利:本《標準》的制定是一個比較浩大的工程。以中國抗衰老促進會皮膚慢病管理和健康促進分會的專家為主,他們由來自國內11家醫院、高校和科研院所從事皮膚老化研究的知名專家組成,同時還邀請14家研發生產延緩皮膚衰老產品和設備及皮膚測量的相關企業參與編撰,署名的有32人。很多未署名的年輕醫師和研究生也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借此機會對他們表示感謝。皮脂腺、毛發、指甲三個皮膚附屬器部分的內容分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皮膚科主任鞠強教授團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吳文育教授團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薛斯亮博士承擔,其余的專家參與了皮膚部分內容的撰寫。
李茜:作為企業方代表,我在這里也要感謝所有企業的參與,感謝大家給予了標準的行業視角和應用前景;我們多次在各位教授的帶領下探討、打磨標準到深夜,反復提煉、推敲內容合理性和專業性,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專家、同仁們嚴謹的治學態度;這項標準是和消費者與時俱進的,比如關于“初老”概念的提出,專家們主動提出將強生最新共同發表的關于亞洲人皮膚初老的研究成果引入標準,并達成共識:皮膚衰老是一個動態過程,體現在生物信號和表型、皮膚生理功能、結構和形態上的眾多參數變化,在初期/年輕人群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同樣值得關注,且有很多方法可以評價。
CCR: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初老的概念?
李茜:皮膚初老指老化的最初征象,尤其是18~35歲女性對面部皮膚特征性改變的自我感知,在亞洲人的調查報告中發現,常見的初老癥狀包括:皮膚暗沉、膚色不均、干燥脫屑以及瞬態皺紋,缺乏緊致,痤瘡后暗沉、曬傷恢復緩慢等問題。這些現象提示我們去關注衰老前期階段的存在,在這個階段,衰老的主要臨床跡象還沒有出現,但消費者已經開始注意到自己皮膚外觀出現的細微老化跡象。
CCR:《?體?膚衰?評價標準》是根據中國?的?膚情況制訂的,國?的?膚有哪些特點?哪些部位更容易衰??
李利:大多數中國人的皮膚對日光的反應強度居于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我們的皮膚既可以被曬紅又可以被曬?。皮膚暴露部位既有自然老化、又有紫外線導致的光老化雙重作用,如面部、雙手等部位皮膚更容易衰老。
CCR:使?體?膚衰?的因素有哪些呢?
劉瑋:皮膚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內源性老化和外源性老化。內源性老化是由年齡、身體衰老、基因等自然規律導致的皮膚組織自然退化產生的,外源性老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光老化,包括紫外線UVB和UVA照射而導致的,UVB波長主要被表皮層吸收,并激發基質金屬蛋白酶的活性,導致膠原蛋白降解而對真皮造成輕微損傷。相反,UVA則深入真皮層并更進一步激活基質金屬蛋白酶,從而導致膠原蛋白降解、細胞損傷和局部炎癥反應。總而言之,光老化導致角質層增厚以及膠原蛋白減少,為皮膚帶來干燥、皺紋和色素沉著過度等現象。外源性老化的原因還包括不良的作息習慣、生活方式,比如熬夜、吸煙、過度減肥導致的營養不良,還有空氣污染、環境污染等等。
李茜:現代城市的環境狀況也會刺激皮膚老化,其中包含汽車尾氣、PM2.5、二氧化氮和臭氧等影響因素。汽車尾氣中含有大量的多環芳烴能夠穿透皮膚屏障,并在紫外線的協同作用下加速皮膚日光性著色斑的產生。PM2.5的致病機理也與其類似。而臭氧對皮膚老化造成的影響則是通過升高皮膚組織中的氧化壓力,在其中刺激生成過多不必要的氧化應激反應。過多地暴露在日曬、臭氧和PM2.5空氣中還可能會導致皮膚組織產生慢性炎癥反應,激活芳烴受體,從而進一步阻礙角質形成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以及削弱表皮的屏障功能和皮膚的功能完整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不良生活方式中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比如過量飲酒、過多的糖分攝入,以及心理壓力等也會加快皮膚老化的進程。
CCR:您認為品牌企業應如何科學地將《標準》運?到品牌產品的實際?作中?
李茜:此《標準》的發布統一了行業乃至消費者對皮膚衰老表現和評價參差不齊的認知,科學地解讀理解標準不僅對企業開發相關產品、篩選和評價解決方案有指導意義,也給消費者科普工作和皮膚衰老的自我評價提供了非常翔實的素材。它將指導我們以專業、科學的態度聯動及賦能更多與皮膚衰老相關的科研與技術革新,將先進的研發洞察與配方技術融入露得清、城野醫生、大寶,艾惟諾等產品的設計、開發、驗證,推廣等環節,與消費者分享應對皮膚初老問題的專業知識及科研實踐。
CCR:請各位專家從??的?度,談談《標準》的價值所在,對?業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對?業發展有哪些意義?
李利:《標準》的制定使皮膚衰老的定義更加明確。
通過對現有文獻資料的梳理,整理出大家?較公認的參數,包括可以定量化測定的參數和半定量的圖片參數等,使我們的診斷評價有依據、統一化,不僅便于學術交流,更重要的是對新的儀器設備和新產品有?把統?的尺子去衡量,更加公正、合理。《標準》從臨床觀察、皮膚生理學/皮膚影像學的無創性儀器客觀評價、病理組織學、基因、蛋?質組學、代謝產物等多個維度詮釋皮膚衰老,這也反映出皮膚衰老是?個系統化的過程。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產品僅僅是針對皮膚衰老的某個或某幾個參數,并不適合宣稱該產品就是延緩皮膚衰老。就如同磚塊、水泥和鋼筋共同參與建造高樓大廈,但不能說磚塊就是高樓一樣的道理。
劉瑋:《標準》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包括在皮膚研究領域里,形成一個框架,比如評價某抗皺化妝品,就可以從這個標準里選擇一些內容、圖片、文字,還可以用組織學的方法,不僅局限于評價化妝品或化妝品原料,還包括那些立足于解決皮膚問題的藥品、醫療儀器等。產品的研發進行過程后的評價,就可以在高水平的雜志上發表,利于產品的功效檢測。媒體可以讓行業更廣泛地知道這個《標準》的存在,并讓行業內的人真正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標準》是在中國抗衰老促進會作為一項科研成果發表的,是完全免費試用的。《標準》發布后就是為了國內行業評價產品功效使用的,所以說《標準》的發布對推動化妝品及其相關領域產品、原料、儀器進行功效評價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茜:《標準》的制定和發布有利于促進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在市場上推廣和應用,從而進一步加速我國維護皮膚年輕態產業的發展。
CCR:隨著技術的進步,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體?膚衰?評價標準》是否也需要不斷地更新?請各位專家預測一下,未來《?體?膚衰?評價標準》會有哪些變化?
李茜:《標準》里涉及的不少內容、相關研究都還在進行中,只是早期成果,比如皮膚影像庫,皮膚初老的基礎研究,強生消費品旗下品牌露得清為此還專門成立了“露得清初老學院”攜手業內的頂尖學者和科研機構,以皮膚衰老形成相關的跨組學研究為軸,進一步解碼和解決消費者對皮膚衰老的困擾。我們也希望把新的研究成果納入標準中,推動行業共同發展。
劉瑋:科技在不斷發展,因此,不管是什么標準都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及時修訂,讓它跟上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未來會不斷形成新的標準,汗腺衰老的評價標準會繼續跟進,等到完善修訂之后就會補充到《標準》中。
李利:未來將通過循證醫學驗證,獲取更多皮膚衰老的臨床和實驗室數據,完善更新《?體皮膚衰老評價標準》。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準備做皮膚衰老分級(電腦版/手機版)在線測試:編撰制作更準確的《中國人皮膚衰?分級圖譜》,以滿足皮膚衰老科學研究、抗衰老行業發展和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