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立平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已有77.4%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27.3%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21.7%的成年國民使用平板電腦進行閱讀。而隨著媒介技術與社交網絡的逐漸發展,數字閱讀開始與社交結合,一種全新的社會化閱讀模式悄然出現,其實現了轉發、評論、分享等功能,由此也讓讀者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心理發生了改變。
按國內學界達成的共識認為,社會化閱讀是以數字內容為閱讀對象,以具有社交屬性的在線閱讀平臺為依托的新型閱讀形態,其特質是注重讀者的共享性、參與性和互動性。在延續傳統閱讀價值意義的基礎上,數字時代的社會化閱讀被賦予了全新的價值和內涵。在當前社會化閱讀實踐中,它不僅被作為一種群體的協作式知識建構活動,也被寄希望于助力全民閱讀的推廣和閱讀共同體的構建。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充分注意社會化閱讀本身存在的不足,在數據、算法、社交介入閱讀之后,閱讀活動很容易被技術與資本高度裹挾。如何審慎地利用并引導社會化閱讀向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是未來需要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