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鈞
面對新冠疫情的變化,以及自己或身邊人不斷出現“兩道杠”的情況,一些朋友在居家休息和治療期間,難免會冒出焦慮、失望、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這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要知道,好心態也能提高免疫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調適好心理狀態的5個方法。
當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時,一般會經歷4個心理變化時期:
警覺反應期 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這個時期一般持續幾小時。
消極防御期 會意識到這是真實的情況,出現抱怨、焦慮,甚至抑郁、失眠。一般持續2~3天。
現實適應期 接受現狀,盡快適應目前的狀況。
恢復成長期 事件發生后,從事件中成長,找到力量,渡過難關,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情能撐得過去。
這是人類在特殊時期的正常心理反應,學會識別和接納自己的情緒,當情緒被識別后,它的破壞力就瞬間降低了。發現負性情緒后要試著正視它、接納它,合理化各種情緒,縮短前兩個心理時期,盡快過渡到后兩個心理時期,坦然面對居家隔離生活。
合理有序的生活有利于提升我們的安全感,堅持做好身體的基礎照顧也可以提升心理韌性、提高自我效能感,同時也有利于改善我們的情緒。
在居家休養或治療期間,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或者堅持一些例行活動,照顧好自己。安排好作息時間,勞逸結合,要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給自己制定一份規律的作息時間表,有學習、有工作、有娛樂、有室內運動并盡量遵照執行。合理安排膳食、規律一日三餐,不要過度飲酒和吸煙,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避免不健康的應對方式。
平日我們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會令自己開心。那么在居家期間嘗試把這些感興趣的事情列出來,并有效執行這份清單。
比如,重新拾起來之前的愛好,做一做之前因為忙碌而沒有時間做的事情,玩一些不費腦子的小游戲,整理一下自己的物品,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沖澡,當完成這些事情,會覺得居家生活也很充實而美好。
可以進行呼吸放松訓練、正念冥想等進行情緒調節,大家可以在網上找到指導語,自行進行練習。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告訴自己“我可以,這段時期是一段特殊的經歷”“我能度過”。
留意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減少信息過載造成的焦慮。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了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但長遠而言事情最終能改善及成為過去。保持對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時期,也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
居家期間,可以充分聯絡親朋好友,傾訴感受、相互鼓勵,有困難講出來,主動尋求幫助,挖掘友善互助的社會支持,我們并不孤單。
負面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消除它,也不能禁止它出現,但可以通過調整自己來應對這些負面情緒,進而淡化這些情緒對我們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要體驗并接納自己出現的情緒,然后用行動去驗證自己腦海里的念頭。例如通過和家人、朋友視頻確認安全,做好個人防護與日常消殺工作,盡早恢復正常生活。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