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洪亮
【摘要】目的:對四肢嚴重燒傷患者采取不同皮瓣修復技術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四肢嚴重燒傷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接受隨意皮瓣方式手術治療的為對照組(n=36),接受股前外側穿支皮瓣手術治療的為研究組(n=36),對比兩組手術治療有效率、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住院天數以及患肢功能恢復用時。結果:(1)研究組患者手術治療有效率達94.44%,明顯比對照組的72.22%高(P<0.05);(2)在術后并發癥方面進行對比可見,研究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3)研究組患者住院天數以及患肢功恢復用時均比對照組患者短(P<0.05)。結論:四肢嚴重燒傷患者需要進行皮瓣修復手術治療,在皮瓣的選擇上,選取股前外側穿支皮瓣治療效果好,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低,術后康復速度快。
【關鍵詞】皮瓣修復;四肢燒傷;嚴重燒傷
Clinical analysis of skinflap repair for severe limb burns
QIU Hongliang
Department of Burn Injury, Qiqihar Jianhua Hospital,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kin flap repair techniques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limb burns.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severe limb burn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optional skin flap were the control group (n=36),and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were the study group (n=36).The effective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time of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affected limb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1) The effective rate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4.4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22%)(P<0.05);(2)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3) Th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time for recovery of affected limb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low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fast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limb burns.
【Key Words】Flap repair; Limb burns; Severe burns
燒傷患者中四肢燒傷較為多見,燒傷嚴重時不僅對其外形造成損傷,還可對患肢的生理功能造成影響。近幾年,臨床上對于各種原因所致燒傷的治療技術不斷提升,燒傷的治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如何降低患者因燒傷致殘率、促進燒傷處生理功能恢復仍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問題[1]。有學者提出,對于此類患者應以預防性治療以及一次性修復治療為主,即將以往只在整形外科應用的皮片、皮瓣移植技術在此類患者早期治療中加以應用[2]。股前外側游離皮瓣的血管蒂與其他部位皮瓣對比相對較長,且切取的面積也比較大,厚薄可控性好[3],因此得到了普遍的認可。本次研究將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四肢嚴重燒傷患者抽取了72例并開展分組研究,目的即在于對比對此類患者采取隨意皮瓣方式或股前外側游離皮瓣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隨機抽取了72例四肢嚴重燒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以隨機數字表法對其進行分組,分別為對照組(n=36,隨意皮瓣方式)和研究組(n=36,股前外側穿支皮瓣)。對照組,男18例,女18例,年齡20~59歲,平均年齡(39.53±3.22)歲,上肢燒傷20例、下肢燒傷16例,燒傷時間1~17h,平均時間(5.06±1.11)h,燒傷原因:火19例、電9例、化學物質6例、熱壓傷2例;研究組,男19例,女17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01±3.36)歲,上肢燒傷22例、下肢燒14例,燒傷時間1~18h,平均時間(5.25±1.14)h,燒傷原因:火17例、電10例、化學物質7例、熱壓傷2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本次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參與,簽署《同意書》;②患者無手術相關禁忌癥。排除標準:①拒不配合者以及臨床資料不全者;②重要臟器功能嚴重衰竭的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皮瓣修復手術治療,對照組為隨意皮瓣,研究組為股前外側穿支皮瓣;麻醉方案:下肢患者為連續硬膜外麻醉,上肢患者為氣管內麻醉;(1)創面處理,于創面旁開2mm處開始將焦痂及壞死組織切除,處于間生狀態的肌腱以及骨骼等重要組織可視情況盡量予以保留,擴創后需要對創面反復進行沖洗及消毒。(2)血管解剖處理:受區血管可選擇與創面相近的橈動/靜脈、尺動/靜脈、足背動/靜脈及脛后動/靜脈;若為電燒傷患者或是創面已發生感染者應在顯微鏡的輔助下評估血管內膜是否受到了損傷,如已受損傷時需在其近心端進行解剖直到發現無損傷血管。(3)切口設計:將受區創面為模版并向外擴大10mm為股前外側皮瓣的操作范圍進行皮瓣游離,對所游離皮瓣的血液循環情況進行判斷并根據實際受區情況對皮瓣進行修薄處理。準備工作完成后對皮瓣的血管蒂進行結扎、切斷;取下皮瓣后將其覆蓋在受區上并進行固定;適當調整皮瓣血管蒂位置后對合顯微吻合血管,吻合順序依次為靜脈-靜脈、動脈-動脈。若受區有合適的皮神經時將其與外側皮神經進行吻合。檢查皮瓣血液循環狀況良好后則可對皮膚邊緣進行縫合。若皮瓣寬度低于60mm時可對供區直接進行對合縫合處理,若超過60mm時則需對供區創面采取上、下皮膚對合并將創面縮窄后再進行縫合。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修復治療效果。具體評價標準如下[4]:燒傷癥狀完全消失且術后未發生并發癥、燒傷處外觀及患肢功能基本恢復如常,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響為顯效;燒傷癥狀基本消失且術后未發生并發癥,燒傷處外觀及患肢功能有明顯改善,日常工作、生活仍稍受影響為有效;術后伴有嚴重并發癥,燒傷處外觀及患肢功能仍有明顯異常,日常工作、生活仍受到較大影響時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本次研究主要記錄感染、受區皮瓣愈合不良、靜脈回流以及創口瘢痕增生的發生情況。(3)對比兩組患者住院天數及患肢功能恢復用時。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修復治療效果
經對比可見,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更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經對比可見,研究組患者手術后未發生受區皮瓣愈合不良、靜脈回流以及創口瘢痕增生的情況,有1例患者出現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78%,比對照組的22.22%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天數及患肢功能恢復用時
經對比可見,研究組患者住院天數、患肢功能恢復用時均更短,差異顯著(P<0.05),見表3。

目前,皮瓣修復手術治療的目的已經不再局限于單純地修復創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恢復患肢的生理功能及其外形,使燒傷患者因傷致殘率得以下降[5]。
股前外側穿肢游離皮瓣修復手術治療應用于四肢嚴重燒傷患者時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供區皮瓣可選擇范圍面積較大,血液運行狀況更為理想。(2)供區位置較為隱蔽,切取皮瓣后其生理功能以及外形基本不會受到影響。(3)血管位置較好,解剖方法較為恒定,血管管徑粗、血管蒂長,與受區血管進行吻合操作更容易且吻合后血管通暢度更佳[6]。(4)皮瓣的血供情況更好,吻合后可降低感染風險、術后愈合能力也較好[7]。(5)此處皮瓣帶有股外側皮神經,與受區的皮神經能夠相互吻合,吻合后經過功能訓練患肢的感覺功能可以得到恢復。本次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采取此修復方案治療后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4.44%,術后并發癥僅為2.78%,患者住院時間、患肢功能康復時間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采取隨意皮瓣的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這一結果證實了對于四肢嚴重燒傷患者采取股前外側穿支皮瓣修復術治療效果更佳。此結果與孫俊鋒、涂家金、曾皓等人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8],他們在研究中對62例此類患者開展了分組研究,結果同樣顯示使用股前外側穿支皮瓣修復術進行治療的31例患者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可見,對四肢嚴重燒傷患者在進行皮瓣修復治療時選擇股前外側穿支皮瓣修復術的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且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低,還可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術后患肢功能康復速度快,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一方面納入樣本量較少,另一方面缺乏患者對修復效果的滿意度調查,接下來的研究中將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并對修復效果進行調查,以便為臨床提供更為準確、客觀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李敏.皮瓣修復治療在手以及前臂皮膚燒傷瘢痕治療中的應用[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20,9(1):53.
[2] 邢震海.不同類型皮瓣修復上肢深度電燒傷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6):102-103.
[3] 黃冬梅.不同類型皮瓣修復上肢深度電燒傷的臨床對照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1): 117,120.
[4] 蔡浩,李文婷,林姍,等.皮瓣修復治療手及前臂皮膚燒傷瘢痕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2018,38(4): 12-14.
[5] 王威,陳峰,林瑯山.四肢軟組織損傷中應用穿支皮瓣修復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20,10(36):142-143.
[6] 豆倩影,黃立新.股前外側穿支皮瓣修復治療四肢嚴重燒傷的效果及安全性[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6):1030-1032.
[7] 張楊.四肢嚴重燒傷患者采用兩種皮瓣修復方式進行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5):189-190.
[8] 孫俊鋒,涂家金,曾皓,等.皮瓣修復治療四肢嚴重燒傷的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9,19(5):7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