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星 姬孟丹


摘要:《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給中國農業帶來發展機遇,作為全球農產品貿易最活躍、范圍最廣的區域之一,市場開放程度更加提高,貿易投資更為便利和自由,貿易相關規則有助于實現一體化、現代化,相關企業享有更多便利。同時也會面臨國外優質農產品、非關稅壁壘、有關規則更加嚴格的挑戰。本文以河北省為例,探索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利用 RCEP 協定提高農產品貿易水平,提高企業對 RCEP 規則的使用效率;開拓 RCEP 成員國市場,擴大農產品加工貿易規模;開辟農產品貿易新業態,發揮農產品區域品牌效應,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促進農業產業鏈強鏈、延鏈,形成新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關鍵詞:RCEP協定;農產品;農產品貿易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要求,如何在國內大市場發展的基礎上,加快建設貿易強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新發展格局下,我國與東盟、日韓、澳大利亞等國家發展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的重要推動力量,RCEP 協定是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經濟體量最大、最具潛力的自貿區談判。RCEP 協定的生效,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正式啟動,對維護產業鏈安全、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穩定全球經濟具有標志性意義,對我國來說,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有效補充。RCEP 各成員國在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互補性較強,澳大利亞、新西蘭是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日本、韓國在高端、特色農產品加工制造上處于優勢地位,中日首次達成了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勢必會為中國農產品生產優勢地區創造貿易新空間。中國在 RCEP 自貿區開展農產品貿易,不僅有利于增加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數量,促進各國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有機融合,而且有利于我國農業健康發展,確保糧食安全。本研究立足河北省實際,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河北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的背景下,研究河北省如何抓住 RCEP 這一有利時機,參與國際合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一、河北省與 RCEP 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現狀
河北省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借助于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和綠色化、數字化助力,農產品對外貿易步入發展的快車道。RCEP 正式落地,為河北省農產品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和空間。
1.農產品貿易規模方面。2017~2021年河北省與 RCEP 成員國農產品進出口額呈波動上升態勢,占河北省農產品貿易總額的比重在19.45%和28.35%之間波動(見表1)。河北省對 RCEP 成員國農產品出口額整體呈上升趨勢,且占河北省農產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均超過50%,可見RCEP成員國是河北省非常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市場。河北省自RCEP成員國農產品進口額整體也呈上升趨勢,但占河北省農產品進口總額的比重遠低于出口。2022年1-7月,河北省對 RCEP 成員國出口42.5億元,增長21.6%;農產品進口26.3億元,增長65.2%。
2.農產品貿易市場結構方面。河北省與RCEP 各成員國的農產品貿易很不平衡。就出口市場來看,2021年河北省對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這五個國家的農產品出口額占河北省對RCEP 成員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82.09%。就進口來源地來看,2021年河北省自日本、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和泰國這五個國家進口的農產品占河北省自 RCEP 成員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81.79%。可見,在 RCEP 成員國中,日本是河北省第一大農產品貿易伙伴,而文萊和老撾與河北省的農產品貿易往來較少(見表2)。
二、RCEP給河北省農產品貿易帶來的機遇
河北省是農業大省,多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前列。農產品是河北省重要的貿易產品,近年來河北省農產品貿易獲得較大發展。RCEP 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其成員國是河北省重要的貿易伙伴。在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情況下,RCEP 生效為河北省農產品貿易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
(一)打破壁壘促進產業鏈更加完善
RCEP 成員國中,既有日本、韓國進口大國又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出口大國,還有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大進大出”的雙向進出口大國,體現了該區域內農產品貿易較大的市場容量和發展潛力。 RCEP 帶動“河北品牌”走出去,同時也豐富了進口資源的優質化、多元化。RCEP協定生效后,河北農產品的進出口可以享受關稅減免政策,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貿易壁壘的打破,可以提高企業參與國際合作的積極性,降低企業參與國際產業鏈的成本,促進產業鏈分工與合作。據石家莊海關統計,河北與 RCEP 各成員國經貿合作基礎良好,發展潛力巨大。2022年1-7月,河北省對RCEP 成員國出口42.5億元,增長21.6%;農產品進口26.3億元,增長65.2%。RCEP 在海關通關便利化、原產地規則、原產地證明、標準互認,包括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等方面都有一些新舉措,一方面為企業和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另一方面也成為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橋梁與紐帶,增強河北省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
(二)貿易便利為農產品貿易帶來更廣闊發展空間
RCEP 生效后,農產品貿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高,進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擴大農產品貿易范圍。河北省與 RCEP 成員國農業資源稟賦和技術差異明顯,互補性強。河北省在水海產品、果蔬及制品等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上具有較強的優勢,在土地密集型農產品上優勢不明顯;RCEP 成員國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牛羊肉、乳品、小麥、大麥等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優勢顯著;日本和韓國在種業、果蔬、高端特色農產品加工、數字農業等方面具有較強優勢;東盟國家大多農業資源豐富,是世界重要的大米、棕櫚油、咖啡、水產品等農產品產地。農業方面較強的互補性和RCEP生效后貿易壁壘的削減及貿易便利化等利好措施,有利于河北省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和出口規模的擴大,也有利于一些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和優勢特色農產品的進口,豐富省內消費市場選擇。RCEP 生效有助于河北省農產品貿易企業開拓區域內成員國市場,挖掘進出口潛力。RCEP 最大突破是在中日和日韓間建立起新的自貿伙伴關系,而日本和韓國一直是河北省農產品主要出口市場,這為深化河北省與日韓經貿合作提供了更大發展空間。
(三)規則紅利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RCEP在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取得了高水平成果,對于企業開展農業貿易投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RCEP 建立了一套完整規則,提升了利用協定的便利性。特別是協定的原產地累積原則,允許商品原產地價值成分在成員國內進行累積,顯著降低了享惠的門檻,有利于各成員國在區域內資源靈活配置,開展產業鏈、價值鏈合作。廣大農業貿易企業將從中享受諸多實惠:進口關稅的削減,將為進口原材料國內加工的企業降低成本、增強盈利;原產成分累積規則,更便于企業在域內進行采購;進一步放開的投資門檻和更加透明的投資環境,有利于企業在區域內優化產業鏈布局,提升參與國際農業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四)農產品跨境電商潛力進一步釋放
RCEP 協定中關于電子商務條款,是成員國內達成的范圍全面、水平較高的規則成果之一。協定中在繼承傳統電子商務規定的基礎上,對跨境信息傳輸以及數據本地化等議題提出了新觀點,隨著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農業與跨境電商將深度融合。 RCEP 生效,東盟、中日韓和澳大利亞、新西蘭區域內將形成全新高水準、便利化電子商務規則,營造便捷、健康的發展環境,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促進各成員國電子商務的開展與合作。跨境電商可以使企業進口成本降低,布局海外倉的可行性增加,區域內物流成本也會有一定程度降低,這將給農產品跨境電商企業帶來更大的海外市場空間。當前農產品貿易碎片化趨勢明顯,而跨境電商恰好能滿足小批量、多批次和個性化的需求,跨境電商在河北省農產品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發展潛力較大。
三、RCEP協定下河北省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挑戰
(一)RCEP成員國優質農產品帶來的沖擊
面臨來自 RCEP 成員國優質農產品的沖擊,從進口方面來看,隨著關稅減讓,RCEP其他成員國的傳統優勢農產品會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進入河北省市場,會加大相關企業的競爭壓力,對河北省相關農產品和農業產業帶來一定的沖擊,對現有的農業產業格局帶來較大壓力。從出口方面來看,一是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是河北省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產品,但隨著勞動力、土地以及其他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農產品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農產品出口傳統優勢逐漸減弱,易受國外優質農產品的沖擊;二是日本是河北省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家,RCEP 生效后,日本對東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農產品開放水平高于對中國和韓國的開放水平,出口日本的農產品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二)非關稅壁壘的限制更加嚴格
雖然RCEP整合了成員國相互之間的雙邊自貿協定,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等方面的協同壓縮了各國應用技術性措施制造貿易壁壘的空間,但隨著關稅壁壘的消失,一些國家出于對本國農業的保護會對進口農產品的技術標準及質量要求愈發嚴格,會利用動植物檢驗檢疫措施來實施隱性的國際貿易壁壘,有些甚至可能濫用農產品檢驗檢疫標準,對河北省農產品出口企業帶來一定風險。
(三)在合規方面對企業的要求更高
RCEP 生效后,合規性問題也將成為企業出海要面臨的挑戰。貿易企業要做到國內的合規和國外的合規,面臨國際市場雙監管。如 RCEP 原產地累積規則就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合規挑戰。進口國要對原產地進行核查,如果存在問題,會向相關國家海關或管理部門發出核查詢問信函,如果核查出現問題,進出口貨物將會在海外滯留,產生一定的庫存成本,更加嚴重的如果出現虛假信息或不實申報,還將會影響企業信用,更嚴重的可能產生貿易糾紛。
四、河北省農產品貿易利用 RCEP協定的策略
(一)多維度解讀 RCEP 協定條文,幫助企業準確把握機會
RCEP 生效后,相關部門要幫助企業快速了解、吃透規則相關規定和要求,搶抓機遇,擴大海外市場。商務、海關等部門可以幫助企業深入認識、熟練掌握RCEP 協定的相關規則,發揮好 RCEP 協定中的優惠政策和便利化規則的作用,進一步擴大 RCEP 協定宣介的覆蓋面和深度。首先,做好RCEP政策宣傳解讀,即面向農產品生產和貿易企業加強RCEP協定中與農業密切相關的內容以及如何利用優惠政策方面的培訓和宣傳解讀,讓農產品貿易企業更好地了解協定,更高效地利用好協定的優惠條款。其次,以“菜單”的形式梳理出 RCEP 紅利清單,充分利用貿促會或農業產業協會等的企業資源和交流平臺,“點對點”送達相關企業,進行“點對點”個性化服務并跟蹤后續效果,不斷提高企業對RCEP政策的知曉率及利用率。通過組織研討會、論壇等形式,促進省內農業企業之間分享獲得RCEP 紅利的經驗,對新規則、新機會和新挑戰加以交流。同時,可以建立RCEP農業企業服務中心,為廣大農業企業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走向RCEP成員國市場和RCEP成員國農業企業進入河北省市場提供商務、法律、稅務、物流、關務、金融等專業化服務,打造“一站式”農產品貿易投資服務平臺。
(二)培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提高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
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某區域內農產品共有、共享的品牌,具有自然地理特色和區域化管理特色,有利于提高區域內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更有利于優質資源的集聚。目前,河北省培育打造了河北保定蠡縣山藥、保定順平蘋果、滄州樂壽御坊北京烤鴨、邯鄲館陶黃瓜、邯鄲雞澤辣椒、秦皇島昌黎葡萄酒、廊坊永清胡蘿卜、衡水深州蜜桃、石家莊趙縣雪花梨、唐山遷西板栗、承德圍場馬鈴薯、張家口懷來葡萄等省級以上區域公用品牌,相關企業要根據自身經營發展方向,認真研究中國與RCEP成員國間的國別關稅減讓情況和原產地累積規則,結合河北省與 RCEP 成員國進出口農產品具有較強互補性的特點,因國施策,有序擴大河北省蔬菜、水果、水海產品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同時深入調查省內消費需求,擴大適應省內需求的優質農產品進口。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增加品牌黏性,提高特色產品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程度。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機制,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強制實行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可追溯機制,挖掘中華農耕文化內涵,依托地方優勢,打造一批區域特色鮮明的農產品品牌,并借助互聯網加速農產品品牌出海,帶動優質農產品國際化。此外,針對河北省與 RCEP 成員國進出口農產品較集中的問題,商務主管部門和農業企業可通過網絡信息搜集或實地考察等方式對本省和 RCEP 成員國農產品市場供求情況做廣泛調查,建立信息平臺和完善技術壁壘和貿易摩擦預警系統及應急處理系統,據此挖掘市場潛力,擴大貿易產品種類。
(三)擴大農產品加工貿易規模,積極參與國際循環
RCEP 生效后,河北省對 RCEP 成員國農產品貿易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可挖。政府和農業相關行業協會可以聯合組織與RCEP成員國的農業交流與合作座談,增進彼此的了解,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強化以RCEP 區域為重點的海外營銷,引導企業通過參加農產品博覽會和展覽會、借助境外農產品展示中心和“海外倉”等平臺途徑,廣泛結識客戶、拓展貿易渠道,推動優質農產品進入彼此市場。支持農業企業在日本、東盟等 RCEP 國家注冊境外商標、獲取專項認證,通過設立農產品直銷中心等方式,深耕 RCEP 市場。貿促系統可以輔導企業將存在高稅差的RCEP成員國和相關農產品鎖定為開拓重點,深挖進出口潛力。此外,企業要以RCEP生效為契機,在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綜合比對自貿協定優惠稅率,積極拓展RCEP農產品貿易市場范圍,尤其像緬甸、柬埔寨、文萊和老撾等市場占有率較低的國家,實現多元化發展。一是要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在加強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和裝備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的同時,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裝備水平,打造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生產多種類型深加工產品。針對河北省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小、分布分散的狀況,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平臺,以優惠的政策吸引各類農產品加工主體入園,打造農產品加工業集群。二是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充分利用RCEP 原產地累積規則,研究RCEP成員國農業生產情況,尋找和引進最適宜的農產品加工原料,支持其利用自有品牌開展貿易,不斷擴大農產品加工貿易規模。
(四)利用跨境電子商務,拓寬 RCEP 貿易渠道
加強與 RCEP 電子商務規則的銜接,積極推進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的國際互認,鼓勵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全球化經營,完善倉儲、物流、支付等全球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跨境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發揮石家莊、邯鄲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選擇一批優秀電子商務平臺,完善配套服務功能,建設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本地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聚焦河北省特色農產品,用好 RCEP 電子商務規則及 RCEP 生效帶來的貿易更便利、區域資源聯動更高效的環境,拓展農產品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農業領域的信息應用龍頭企業,比如農產品跨境電商企業,智能農業的龍頭企業,作為示范企業;創立跨境電商示范縣,推出以數字化農業為特點,注重農產品質量與科技含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品牌農業;運用新媒體,宣傳“互聯網+農業”創業的相關案例和信息,鼓勵農產品跨境電商,同時對農產品的互聯網經營進行引導和規范,并給予政策上更多支持。由于河北省涉農企業大多規模小、資金有限,平臺是河北省農產品電商出口的主要渠道,海外基礎設施的布局尤其是海外倉儲物流成本較高,中小企業面對資金壁壘,可以選擇國內跨境電商平臺。唐山市和滄州市等沿海地區,經濟水平高,地理位置優越,可構建地區性農產品貿易的冷鏈物流倉儲配送中心,著力發展數字化的現代物流業,以智能調度和自動化作業為特征,無人倉儲無人配送。長期來看,政府可投資建設出口農產品的智能倉儲設施,尤其是針對生鮮農產品設立海外倉,制定物流與倉儲的行業設施標準。
(五)發揮區位優勢,促進農業產業鏈強鏈、延鏈
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加快河北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發揮唐山港、黃驊港、石家莊陸港、大興機場等國際物流樞紐作用,加大數字貿易建設,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擴大農業國際合作。基于河北省與RCEP成員國農業資源、人力、市場和技術等的差異和互補性,充分利用 RCEP 關于農業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的規則,謀劃區域內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布局,“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深入開展跨國農業產業鏈合作。以河北省具有優勢的蔬菜產業和水產品產業為例,鼓勵生產規模較大、資金較充裕的蔬菜生產及加工企業“走出去”,在東盟、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向蔬菜產業鏈上游和中游延伸,重構區域蔬菜產業鏈,加速蔬菜產業的區域大循環。對日本、韓國可以加大農產品出口力度,特別是蔬菜、水果等產品,注重深加工,提升產品價值,比如速凍熟肉制品、速凍果蔬制品、速凍面食制品、韓國泡菜的出口;對東盟十國可以加大大米、熱帶水果進口力度,也可以在該區域內進行農業加工投資,利用該區域內人力資本成本低的優勢;對澳大利亞、新西蘭一方面加大肉類、乳制品等優質農產品的進口,另一方面加大河北特色農產品的出口。要建立“走出去”和“引進來”服務保障體系,搭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立項目庫、建立農業國際合作風險預警與控制體系等,為跨國農業產業鏈合作提供有力支撐。在開展跨國合作的基礎上,促進河北省農業產業鏈強化與延伸。
RCEP 協定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將助推區域產業鏈互動合作不斷深入,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河北省在新發展格局下,要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效應,立足河北自貿試驗區,搶抓這一機遇,深化農業開放和國際合作,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延伸農業產業鏈,建成具有河北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
[2]李佳敏,何偉.中國與 RCEP 成員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比較[J].農業展望,2021(8):172-177.
[3]梁瀅,駱乃寧.中國與 RCEP 伙伴國農產品貿易發展特征、挑戰與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實務,2022(5):34-39.
[4]陳雨生,王艷梅.中國與 RCEP 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結構、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細分產品的實證分析[J].世界農業,2021(12):72-83.
[5]劉藝卓,趙一夫“.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中國農業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7(6):118-124.
[6]喬翠霞,王瀟成,寧靜波.RCEP 框架下的農業規則:機遇與挑戰[J].學習與探索,2021(9):98-106.
[7]耿仲鐘,肖海峰.RCEP 談判方農產品出口技術水平與結構研究[J].國際商務研究,2019(4):5-13.
[8]林清泉,鄭義,余建輝.中國與 RCEP 其他成員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J].亞太經濟,2021(1):75-81.
[9]喜崇彬.RCEP 給我國物流服務和物流裝備行業帶來的機遇[J].物流技術與應用,2021(2):60-62.
[10]王健.讀懂 RCEP 貿易機遇、零關稅和供應鏈重塑[J].進出口經理人,2021(11):38-41.
[11]潘文靜.支持河北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N].河北日報,2022-01-24.
[12]羅曉斐,韓永輝.RCEP 區域水產品產業鏈特征及中國參與治理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2(5):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