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麗娟
【摘要】目的:分析對肺結核住院患者實施護理過程中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建立過程以及具體實施效果。方法: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隨機抽取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分級研究,分組辦法為數字隨機法,接受常規護理的53例患者為對照組,接受全程護理服務的53例患者為研究組,對比兩組治療依從性(ARS)評分、焦慮/抑郁情緒(SAS/SDS)評分、生活質量(SF-36)評分和住院時間。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ARS、SAS、SDS評分結果均明顯比對照組低,SF-36明顯比對照組高,且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對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開展全程護理服務可明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而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肺結核;全程護理;住院治療;負面情緒;治療依從性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whole-course nursing service model for tuberculosis inpatients
YUE Lijuan
Qiqiha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titute,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whole-course nursing service model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for tuberculosis in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6 cases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conducted a hierarchical study,the grouping method was numerical randomization.53 cases of patients receiv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were the control group,and 53 cases of patients receiving whole-course nursing were the study group.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RS) score,anxiety/depression (SAS/SDS) score,quality of life (SF-36) scor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ARS,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SF-3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arrying out whole-course nursing service for hospitalized tuberculosis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improve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and then shorten patients’ hospital stay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Pulmonary tuberculosis; Whole-course nursing; Hospitalization; Negative emotions; Treatment compliance
肺結核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即為結核分枝桿菌的侵犯或感染[1]。此病具有高復發率、病程長等特點,患者需要經過長期、系統的治療方可有效控制病情。但是長期藥物治療會導致患者的依從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下降,而且由于此病具有傳染性的特點也會導致患者有較大的心理負擔。這些負面因素不僅對治療效果造成較大干擾,而且也會增加耐藥風險或導致病情反復,不僅會增加治療難度,而且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也會造成其他重要臟器功能受到損傷,增加患者的病死風險[2]。因此,對于此病患者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負面情緒、提高預后及生活質量等方面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對此病患者實施全程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共計抽取病例106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以數字隨機法將其平均分成研究組(n=53)和對照組(n=53)。對照組,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齡37~66歲,平均年齡(51.19±4.74)歲;研究組,男性31例,女性22例,年齡36~66歲,平均年齡(51.35±4.8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此次研究已向我院醫學倫理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并獲得批準。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初治肺結核患者;②患者及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簽署了《知情同意書》;③患者無認知障礙,可正常交流。排除標準:①患有精神疾病者;②癌癥患者;③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以及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即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環境、提供藥物指導、告知注意事項等。對研究組患者開展全程護理服務:(1)入院時,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告知患者住院期間相關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主治醫師以及病房病友,以期讓患者盡快消除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了解患者的基礎資料并為其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相關問題應給予耐心解答。(2)成立全程護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應由營養師、護理人員組成,并由護士長負責小組成員具體工作的安排,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制定護理方案,護理方案應本著“以患者為中心,促進患者盡快康復”的原則。①開展肺結核疾病宣傳教育工作,向患者詳細講解導致此病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案和注意事項,講解時應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加深患者對此病的認知度同時能夠正確看待此病,提高治療依從性。②根據心理評估結果對患者開展心理干預,應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并向患者展示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重新建立治療的信心。同時鼓勵家屬多與患者進行交流,以消除患者自卑感。③由于肺結核治療時用藥方案比較復雜,服用藥物種類較多,因此,患者易出現錯服、漏服的情況,還會存在私自調整藥量的情況,應向患者詳細講解每個藥物的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嚴格遵從醫囑用藥的必要性以及私自調整用量的危害。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④此病患者飲食原則應以高碳水、高熱量為主,并注意補充足夠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營養師應以此為原則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叮囑患者不可吸煙、飲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⑤待患者病情較為穩定后鼓勵患者進行適量運動,但應注意不可過量,避免勞累。⑥若患者存在排痰困難時還需對患者進行排痰護理,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練習以提高肺功能,降低呼吸系統感染的風險。(3)患者入院后應每周進行1次血、尿常規檢驗,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藥物性肝、腎功能損傷,若連續4周均無異常則可調整為每月1次。(4)出院指導,患者出院前應再次向患者強調日常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方案,叮囑患者每月復查時間,并在復查前3d通過電話或微信進行提醒。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住院時間。治療依從性利用治療依從性量表(ARS)[3]進行評估,該表共計7個條目,共14分,分值與治療依從性呈負相關。(2)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焦慮情緒利用SAS焦慮自評量表[4]進行評估,該表以50分為臨界值,超過此分值時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焦慮程度越嚴重。抑郁情緒利用SDS抑郁自評量表[5]進行評估,該表以53分為臨界值,超過此分值時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3)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利用改良SF-36生活質量評估量表進行評估,該表共5個維度,每個維度均以20分為滿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住院時間護理后,研究組患者AR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負面情緒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各項SF-36評分結果均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3。
目前,臨床上對于肺結核病的治療主要通過藥物干預,控制病情的發展,但是此病的治療難點在于治療周期長且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多,因此,患者的依從性不夠理想[6]。加上此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因此,患者患病后的心理負擔重,焦慮、自卑、抑郁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些負面情緒也會進一步對治療依從性造成影響[7]。因此,對于此病患者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全程護理干預通過科學的用藥指導、全面的健康宣教、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及飲食、運動等全方位的干預來糾正患者對此病的錯誤認知、改善負面情緒,進而實現提高治療依從性、提高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的目的[8]。
綜上可見,對肺結核住院治療患者開展全程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春梅,陳延芳,周新磊.個性化耐藥結核病全程管理模式的構建及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1,29(2):132-135.
[2] 劉引連,吳改娥,王新芳,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全程護理服務實施于肺結核并咯血患者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7):3043-3045.
[3] 陳曉琴.全程護理在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6): 78-79.
[4] 竇二玲.肺結核并咯血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觀察[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0):135-136.
[5] 蘇曉婷.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初治肺結核患者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186-188.
[6] 張寧,卓燕薇.全程優質護理模式對耐多藥結核病患者負性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5):157-159.
[7] 蘇紅艷,張俊全,邢維榮.全程護理模式對肺結核咯血患者康復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46(1):199-201.
[8] 王健.肺結核住院患者全程護理服務模式的建立與實施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8):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