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兩個月查處農村道路交通違法行為1568起
超載、超高、超員、酒駕、醉駕、無證駕駛……類似交通違法行為,嚴重威脅著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截至2022年12月7日,保康警方嚴查農村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兩個月來,共查處9類交通違法行為1568起。
“開展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專項整治是實現降事故、保安全的有效手段。”保康縣地處鄂西北山區,所轄道路傍山而走,路窄溝深,坡陡彎急,行車稍有不慎極易釀成事故,特別是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交通管理的薄弱環節。對此,保康縣公安局組織交警和派出所民警,自2022年10月起,在全縣范圍內啟動為期半年的農村道路交通違法整治行動。
工作中,保康警方充分利用電視、“村村通”大喇叭、微信微博、手機短信、LED等宣傳平臺,廣泛宣傳農村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性,贏得廣大市民的支持,取得駕駛人的理解,從而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同時,結合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和“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有效整合全縣警力資源、打破警種壁壘,交警大隊和11個鄉鎮派出所民警聯勤聯動,采取定點檢查與動態巡邏相結合、錯時巡查與延時查處相結合、白天嚴查與夜間嚴處相結合的勤務模式,有針對性的打擊酒醉駕、超速超載、占道行駛、強超搶會等危害群眾安全的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我們將會同交通、路政等部門,以農村道路及通行班車的道路為重點,持續排查治理路面損毀、安全防護設施缺失等道路安全隱患,確保道路通行安全。”保康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圍繞“兩客一危”等重點車輛、面包車和超載貨車,依法嚴查非法從事道路客運、非法運輸危化品、“三超一疲勞”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全面凈化道路交通環境,為廣大群眾安全出行鋪平道路。
竹山交警開展“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主題宣傳
2022年12月6日,竹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開展“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主題宣傳咨詢暨“文明交通”志愿勸導服務。
活動中,民警輔警一邊向居民群眾發放《駕乘共享單車、摩托車、電動車、老年代步車安全提示》《鄉村道路文明交通安全出行須知》《冬季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示》及122“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主題宣傳等折頁、資料,組織進行簽字承諾,一邊耐心解答居民咨詢的有關交通安全的提問、疑惑,用全縣發生的涉及共享單車、摩托車、電動車、農用車等典型事故案例剖析成因,曉以危害,引導廣大交通參與者深刻吸取慘痛教訓,積極倡導新時代文明交通新風尚。
隨后,民警輔警們又帶領80余名由社區網格員、企業職工、駕校學員、平安義警等組成的文明交通志愿勸導隊來到城區人民路、十堰路、經緯大道、縱橫大道等主要交叉路口,開展創文志愿勸導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先后引導3000余名行人安全過馬路,糾處不禮讓斑馬線、超速搶道等交通亂象800余起,發放宣傳折頁2萬余份。
竹山交警將持續組織開展聯動亮屏、主題策劃、農村宣傳、重點教育、部門攜手等“五大行動”,進一步提升“122”主題宣傳的廣泛性和針對性,全力營造全民參與、部門聯動、媒體關注、社會響應的濃厚氛圍,讓“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交通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孝感交警集中整治不良駕車行為
2022年12月5日,孝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結合冬季農村道路交通特點,就轄區駕駛人開車不系安全帶、接打電話等交通違法行為,開展交通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提升轄區群眾整體交通安全意識。
行動期間,民警在多個重點路口路段設卡設點,對來往車輛進行檢查,發現部分駕駛人存在不系安全帶和駕車期間接打電話的違法行為。有的駕駛人覺得,系安全帶有束縛感,覺得“勒得慌”,還有的駕駛人忘記系安全帶,此外,行車期間接打電話的行為也屢見不鮮。針對上述情況,民警向駕駛人講解行車期間“不良”行為帶來的危害和交通違法案例,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冊,提醒駕駛人做到安全行駛、文明行駛。
當天,直屬二大隊共出動警力60余人,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檢查車輛200余輛,教育群眾50余人。
民警提醒,駕駛機動車請做到安全、專注駕駛,避免不系安全帶、接打電話、玩手機等易引起交通安全事故的不良行為,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鄖西開展“美麗鄉村行”農村道路安全宣傳活動
近年來,為促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鄖西民警按照上級公安機關統一部署,以“等不起”的責任感、“坐不起”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全力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組織開展“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傳活動,推動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形勢改善,全力打造交通安全“共謀、共建、共管、共宣、共享”機制,有效預防農村地區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圍繞“美麗鄉村行”巡回宣傳、“ 一老一小”“平安頭盔”“一盔一帶”“減量控大”等主題活動,鄖西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組織各鄉鎮派出所交警隊,借助農村“大喇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并充分發揮農村“大喇叭”的優勢,采取普通話與方言相結合的播報方式,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使廣大村民逐步做到知法、學法、懂法、守法,做到安全文明出行。大隊將交通安全宣傳錄音利用廣播公益宣傳,將交通安全知識傳遍到全縣千家萬戶51萬聽眾,確保“大喇叭”的普及率、知曉率、覆蓋率。
借助新媒體宣傳載體,特別是讓有車一族通過“平安鄖西”“鄖西交警微信交流工作群”“鄉村路長工作交流群”“鄖西交警雙微平臺”和縣融媒體中心等平臺及朋友圈時效快、覆蓋面廣、方便快捷等優勢,發布交通安全信息。在全縣18個鄉鎮(場區)、281個村(社區)和“兩客一危一貨一校”等企業組織車主開展讓微信群建起來、LED屏亮起來,高頻次發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形成交通安全“無死角”, 最大限度地引導村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摒棄交通陋習,做到“ 警鐘常鳴”。
為了加強源頭安全管控,鄖西縣公安局組織縣內客車、校車駕駛人分期分批到十堰市交通安全宣教中心參加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學習體驗,參觀體驗交通知識區、酒醉駕警示教育區、交安知識互動區、模擬試駕體驗區,通過“學、看、聽、答、觸”方式,“零距離”接觸交通安全,讓駕駛人深入了解安全駕駛的重要性。適時組織駕駛人觀看《警示教育片》,開展典型案例宣傳、以案釋法、簽訂交通安全承諾書,確保“人車企”警示教育全覆蓋。同時,大隊聯合縣法制辦借助縣圖書館二樓開辦“鄖西縣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交通安全法治宣傳角,內設3臺“公安交警版塊”電視觸摸屏、6臺汽車駕駛模擬器,墻體懸掛交安宣傳壁畫、警示標語,每月組織轄區中小學校學生走進該教育基地開展體驗活動,讓學生們在趣味性十足的互動式體驗中學習模擬駕駛、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及安全出行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深刻“體驗式”教育。
持續對轄區道路沿線、農村公路的交通安全宣傳欄宣傳標語進行內容更新,主要將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出行提示、“一盔一帶”“零酒駕”創建、“美麗鄉村行”等交通安全知識,用言簡意賅的宣傳橫幅和宣傳海報進行懸掛和張貼。鄖西全縣懸掛交通安全宣傳橫幅8萬余條、張貼海報5萬余張,達到了群眾對各類交通安全知識耳濡目染、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的目的。
鄖西縣公安局通過“大交管”機制“所隊聯勤”模式,通過16個鄉鎮派出所成立交警隊履行“治安、交通”雙重管理職能,投資30余萬元建農村固定勸導宣傳站,實行“一站點一站牌、一路長一標牌、一站點一宣傳欄、一站點一宣傳櫥窗”,不斷提升宣傳效果。
突出“七進”宣傳重點,鄖西各鄉鎮(場、區)交管辦、村(社)號召轄區文藝骨干和廣場舞愛好者,組織50余支文藝宣傳隊,開展“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網絡”同臺“大聯唱”活動。同時,交警大隊推動駕校學員志愿者、文藝宣傳隊以“文明交通大宣傳”“交通陋習大革除”“文明行車我踐行”“文明禮讓我示范”“文明出行大勸導”“交通設施大提升”為主題,開展進駕校、進娛樂場所、進餐飲酒店、進院線、進旅游景區景點進行寓教寓宣于樂宣傳,提升全民交通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
該局交警大隊組織專人編寫印制了交通安全“三字經”、 交通安全“十勸歌”、平安暢通“八字歌”、話說 “鄉村路長”“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倡議書、抗擊疫情“十勸歌”“一盔一帶”倡議書宣傳單向全社會廣為散發。簽訂交通安全責任書、交通安全承諾書等方式,大力倡導文明交通行動。通過高頻度、高密度開展“車讓人、人守規”“禮讓斑馬線”“創建交通文明城”實踐活動,傳遞文明交通正能量,營造人人參與交通文明的良好輿論氛圍。
緊緊抓住“冬季行動”“春運”“夏季行動”“安全生產月”“荊楚平安行”“鄖西七夕文化旅游節”“全國交通安全日”“國家憲法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鄖西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面向客貨運企業、農村“一老一小”等社會群體進行宣教,為重點駕駛人群上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課,以案說法、以案釋法,督促倡導全社會群體及重點車輛駕駛人、交通參與者“珍愛生命、安全回家”“遵章守法、文明出行”。全縣已累計開展交通安全宣講活動5000余場次,受教育群體達51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