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榴 陸平
摘 要:《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規定乘用車應配備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DR)或符合標準規定的車載視頻行駛記錄裝置。《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GB 39732―2020)已發布并于2022年1月1日起實施。隨著上述標準的實施,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DR越來越多地裝備在車輛上。汽車數據記錄系統記錄了事故過程中豐富的車輛狀態、動力學和運動學特性,以及駕駛人操作方面的數據,隨著讀取工具和相關標準規范的逐步完善,其在各領域的應用將更加深入、廣泛。本文在分析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數據的基礎上,梳理了其在車輛和道路工程、急救、保險等領域的應用,希望能為拓展數據應用,發揮數據在規范和提升相關工作效能,開展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的協同共治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DR;交通事故
當前,汽車中使用的集成電子系統和傳感器越來越多,并越來越依賴于上述電子元器件及其產生的各類電子數據提高車輛性能、安全性、舒適性以及排放。特別是裝備汽車數據記錄系統的車輛在發生事故后,事故調查人員、應急救援人員以及研究人員可以方便地獲取關于事故的重要信息。裝備汽車數據記錄系統的車輛越多,其記錄的數據被讀取、應用的越多,則愈能促進汽車事故調查技術和方法的進步,進而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
概括來說,汽車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對汽車制造商、零部件商、研究機構、事故調查人員、執法人員、道路運營方、保險公司、駕駛人培訓宣傳機構、應急救援機構等均具有重要意義。
1在汽車碰撞和車輛缺陷研究領域的應用
碰撞研究和缺陷調查的范圍和詳細程度差異很大,這取決于正在進行的研究或調查的類型。制造商開展碰撞研究的目的一般是確定原型車或新車的性能。碰撞調查人員更可能專注于確定導致碰撞的事件順序,分析可能導致碰撞的因素。車輛缺陷調查時需要尋求的信息會非常具體詳細,通常只涉及特定部件或分析其與安全影響情況的關系。這些用戶通過持續改進車輛安全水平實現機動化社會的安全性。
數據記錄系統能夠記錄許多其他手段無法獲取或精確獲取的數據。典型情況如下:(1)數據記錄系統能夠記錄安全氣囊展開的水平,這方面的信息通過普通碰撞調查是無法獲知的。(2)利用數據記錄系統數據,還可以提高分析碰撞嚴重程度以及碰撞對乘員的影響方面的水平,進一步提升碰撞再現軟件的價值。(3)數據記錄系統數據還可準確反映其他安全系統和部件的使用和效用發揮情況,如安全帶的狀態信息,在事故中,由于急于照顧涉事人員,該信息往往會被忽略。2001年,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發布了開展車輛碰撞調查中建議采集和分析的數據項,具體如下表1。另外,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還問詢了相關調查人員的意見,除了表1數據外,還整理形成了調查人員認為值得采集和分析的其他數據項[1](見表2):


2在急救救援領域的應用
急救人員的主要職責是:對碰撞事故及時反應,評估事故中人員的損傷情況,評估碰撞嚴重程度,救治損傷人員,以及做出正確決策,確保事故損傷人員能夠“及時、正確地送往適宜的醫院”。急救過程需要遵循設定的急救原則和指南,這些都是在圍繞對損傷評估的基礎上開展的。因而,反映碰撞嚴重程度的數據,能夠有力支撐對受損傷人員的正確運送和救治,這將顯著降低碰撞相關的死亡水平。
當前,急救人員只能通過目視檢查或聽取傷害人員陳述,大概評估損傷嚴重程度,并開展隨后的運輸、救治等處理。碰撞事件發生后,有些傷者傷勢較為明顯,能從外部很好地觀察,但有些傷勢就較為隱蔽,如顱內損傷、腹內損傷等。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可客觀反映碰撞的嚴重程度,因而能夠較傳統的傷情評估辦法更科學地支撐急救決策過程,避免出現對體內傷情等忽視的情況。數據記錄系統記錄的制動等數據,即分清制動在前還是碰撞在前,可協助急救人員明晰碰撞前駕駛人有無駕駛能力或意識。這些信息能夠有效協助科學使用急救用藥、創傷處理等。

急救需要爭分奪秒。急救的有效時間很短,因而急救時間常被稱為“黃金救治小時”。急救過程中的每一步遲疑、每一個決策失誤,都將延緩救治,進而嚴重影響救治效果,甚至造成人員死亡。若能快速獲取和分析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則可以較好地回答以下問題:(1)事故中每位乘員損傷的嚴重程度;(2)每位乘員成員約束系統使用情況。可以開發專用軟件,基于碰撞嚴重程度以及利用醫學知識“審視”事故現場,生成輔助急救處置方案,并將數據記錄系統數據“轉譯”成急救人員可以看懂的報告,該報告可以作為急救報告的一部分,也可以成為病案的一部分。隨著積累案例的增多,生成的輔助急救處置方案也可能越來越科學、精準。表3為急救中推薦使用的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元素[1]。
3在路側安全設施設計改進中的應用
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對事故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改進路側安全設施設計,如護欄端頭處理形式的改進,有利于減少相關事故。車輛設計和運行操作特性的改進、車輛先進技術的使用,以及路側安全設施硬件的逐步進度,都促使不斷改進路側安全設施設計的研究。路側安全設施改進的研究,主要包含確定和界定問題,明確研究對象與事故頻率和嚴重度的關系,提出改進策略并測試驗證,改進策略的實施,最終還要開展實地評估。
當前,主要通過分析全國或地區性的事故數據庫、與路側安全設施相關的事故數據庫,以及開展專項研究來確定和界定問題。明確研究對象與事故頻率和嚴重度的關系,也是使用相似的辦法,或者在限定條件下通過計算機模擬仿真來分析。提出改進策略并測試驗證,主要借助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模擬仿真,并且結合等比例微縮碰撞試驗來進行驗證。若驗證情況良好,則工程師會在路側安全設施設計指南和標準的框架下,按照研究和測試驗證后的策略改進安全設施設計。考慮到相關改進策略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無法有效評估,因此最終還需要實施實地效果評估。評估的辦法主要是借助與路側安全設施相關的事故數據庫,或借助特別的專項研究。
在開展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研究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對存在的問題缺乏明確的認識和界定。上述問題主要與數據有關:工作中需要重要而詳細的數據,但實際情況是,數據要么重要但詳細程度不足,要么詳細卻不重要。另外,涉及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的碰撞數據收集普遍不及時、不全面,這也影響了數據的使用。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可以顯著增強對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改進研究需要數據的收集,并且可以收集到之前難以獲取的數據。借助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可以獲取對碰撞現場,以及碰撞中車輛特性的精確數據,這有助于更好理解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存在的問題,明晰問題存在的機理。開展道路及其路側安全設施研究中推薦采集和分析的數據記錄系統數據項如下表所示[1]。

4在保險領域的應用
發生事故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若該類事故屬于保險合同約定的范圍,則保險公司需要為保險對象提供資金賠償和保護。保險理賠范圍一般包括車輛修復等財產損失、為被保險人或第三方人員進行傷亡賠償等。總的來說,保險公司希望了解在碰撞事故中,合法理賠方面的財務風險,并希望快速有效地完成相關各方的理賠,他們希望為保險客戶提供合理的理賠服務,并盡快將受損車輛恢復到受損前的狀態。在碰撞事故中,保險公司希望了解的信息主要有:(1)車輛及其乘員的狀態,方便為被保險人等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如拖車、租車、醫療服務等)。(2)事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哪方為事故的發生做出了“貢獻”?(3)受傷人員的身份,傷勢現狀和預判情況,還要明確相關傷勢與事故的關系。(4)車輛受損情況,可修復的程度評估。(5)影響事故發生和家中事故后果的其他因素,如乘員約束系統使用情況,碰撞前車輛速度,駕駛人分心情況等。在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需要對理賠案件作調查、評估和形成理賠方案。在這期間,保險公司需要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法院、律師等密切協同,完成事故處理等工作。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可以有效支撐保險公司開展理賠調查等工作。目前工作中,保險公司雇傭專業的工作人員,通過查看車輛損壞情況、事故照片,查閱警方記錄,問詢當事人等方式,評估損壞情況、責任情況、人體損傷情況等。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對保險公司來說還屬于新鮮事物,還未在碰撞嚴重程度評估、事故原因分析、損傷原因分析等方面大規模使用。為增強理賠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保險公司嘗試開展了各類技術的應用。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開展了各類試驗,應用財產損失和影響人體損害的因素評估特定車型的車輛安全性能。另外,針對具體理賠案例,還可能應用到事故重建、人體損傷再現等技術來理解和評估理賠過程,但這類方法由于成本較高,并未得到大規模使用。隨著車輛安全系統和人體損傷機理變得日益復雜,保險公司在理賠調查方面面臨的難度挑戰也越來越大。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可幫助保險公司在更大規模、更好理解事故中車輛安全表現和人體損傷機理。在具體理賠案例中,數據記錄系統數據可協助全面了解造成事故和人體損傷的原因。隨著對上述理解的加深,保險公司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身經營風險的管理。

5結語
車輛碰撞信息對于理解導致碰撞的原因、乘員運動學以及碰撞期間和碰撞后車輛的安全性能至關重要。汽車制造商、工程師、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可以借助車輛碰撞信息來改進車輛設計、制定監管政策、設計傷害減緩策略、檢測車輛缺陷,并開展關鍵取證,用以支撐事故調查和相關訴訟。汽車數據記錄系統記錄了事故過程中豐富的車輛狀態、動力學和運動學特性,以及駕駛人操作方面的數據,隨著讀取工具和相關標準規范的逐步完善,其在車輛和道路工程、急救、保險等領域的改進應用將越來越廣泛,進而有利于支撐提升整個道路交通安全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https://standards.ieee.org/ieee/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