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喜平 張洪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從哲學思維層面不斷深化對中國式現代化的認識,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品質、重要特征、本質要求、根本方向、世界意義,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前景勇毅前行。
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武器
馬克思主義是始終站在時代前沿不斷根據時代、實踐、認識發展而發展的理論,是不斷吸收人類歷史上一切優秀文化成果豐富自己的理論。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都是沿著馬克思主義指引的方向取得的偉大成果。中國如何走現代化道路、走一條什么樣的現代化道路,無數仁人志士在探尋。一百年多來,中國共產黨浴血奮戰、百折不撓、自力更生、發憤圖強、解放思想、銳意進取、自信自強,在守正創新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理論創新中創造了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正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我國革命、建設、改革,正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人類發展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正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不斷發展的中國現代化理論與實踐,開創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讓馬克思主義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馬克思認為,世界各國所處的歷史背景不同,它們進入現代社會的方式亦有所不同,不可能都走同一條預定的發展道路,不能用世界歷史發展的普遍性來取代各國社會發展道路的特殊性,更不能用西方現代社會發展模式來套東方社會的發展。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富,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東方大國鮮明民族特色的,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的“新道路”,它打破了現代化就等于西方化的思維定勢和西方模式,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不懈推進和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歷程的思想精粹和理論結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境界,是我們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寶貴指南,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力量和思想智慧的顯著標志,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形態的獨特標識,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充分印證了馬克思主義行,歸根到底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根本方向、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砥礪前行的根本保證。我們緊緊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開創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也將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建立近百年來,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斗,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黨。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推進和拓展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必然要承受其他國家不曾遇到過的各種壓力和嚴峻挑戰。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有堅強領導核心,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必然要在摸索中前進。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大生機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偉大變革,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中國共產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目標的進程中,只有堅持黨的領導,堅定政治定力,才能把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正確航向,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更寬、行得更遠;才能把握我國基本國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樹立底線思維、保持憂患意識,胸懷“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和安全,團結和動員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力量,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始終沿著正確航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
“一切成功發展振興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適合自己實際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是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程中創造出來的。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成功開辟出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之所以正確,就在于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始終堅定制度自信,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的全局謀劃,帶來的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互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迸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極大地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現路徑。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彰顯了中國道路的歷史進步性、實踐合理性和巨大優越性,向世界表明了“走自己的路”才是唯一正道,向世界宣告了“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已經破產, 將西方現代化模式從所謂的“唯一”還原為“之一”,讓全世界看到了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是只有西方模式一條。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優越性愈加彰顯、影響力不斷擴大,既堅持自主發展,又積極參與全球化,用全球化促進現代化,用現代化推動全球化。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各國走向現代化提供了中國方案,為人類文明發展方向貢獻了中國智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人民至上的現代化。始終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中國式現代化就有了不竭的動力源泉。“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不斷走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一百年來,一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向著共同富裕目標不斷邁進的歷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在人民、主體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立場,是中國式現代化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根本所在、優勢所在,體現出中國式現代化所具有的人民性的鮮明特質。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始終使人民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創造主體、獲得主體、共享主體,始終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公平的發展權和發展機會,不斷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光明前景
文明是透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核心密碼,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中華文明的現代化,創造了中華文明的新形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奠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展現出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明前景。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場文明延續、迭代與創新的巨變,它不僅集中刻畫了中華五千年文明賡續的特殊規律,更在多個維度上探尋著人類文明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后起國家文明復興的普遍規律,以及不同文明在同一時空環境下交融互鑒的普遍格局。它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推翻現代文明的未來文明,而是承繼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基本特點、發展的新文明,是現代文明的更高階段;是要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五種文明協調發展、有機統一的新文明,是中國人民為人類文明創造出的一種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相輔相成、相伴而生。人類文明新形態必然具有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實踐性質,具備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特征,擁有其自身發展的歷史源流,又內涵了現代文明的新要素和新表達。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一種共享發展成果的文明、開放包容的文明、人類命運與共的文明。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也決定了中國人民的夢想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會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和豐富,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讓中華民族再次行進在世界文明進程的前列。中國現代化道路推動人類社會共同進步,中國始終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超越了“文明沖突論”和“國強必霸”“零和博弈”等思維方式,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努力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為人類和平發展,促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2023A1〕)《中國式現代代理論的系統創新》階段性成果)
(作者:韓喜平,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張洪瑋,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