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
2022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重要論述,推進全面鄉村振興,省委在全省安排部署了五星支部創建工作,由組織部門牽頭推進,聚力創建“產業興旺星、生態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支部過硬星”,凝聚了鄉村振興的強勁合力。清豐縣作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堅持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河南省“書記工程”,持續壓緊壓實責任鏈條,推動創建工作走深走實,榮獲全市五星支部創建第一名,形成了五星支部創建的“清豐實踐”“清豐經驗”。
基本情況
清豐縣位于東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轄19個鄉鎮辦503個行政村,總人口75萬,總面積828平方公里。清豐縣地勢平坦、水源充足、四季分明,是典型的農業大縣,食用菌、紅薯、葉菜“紅白綠”三色農業發展勢頭強勁,產值突破50億元,清豐蘑菇、清豐紅薯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成功創建省級食用菌現代農業產業園,韓村鎮、馬莊橋鎮分別榮獲國家級紅薯產業強鎮、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2022年,清豐縣堅持把五星支部創建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發揮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優勢,聚焦“政治功能、組織功能、發展動能、治理效能”“四能”建設,以“雙學雙升”為總抓手,以“兩高一多”為目標,以“一本臺賬”為依托,以“六項機制”為保障,以“九個抓手”為重點,以群眾滿意為導向,推動全縣503個村中成功創建五星村7個,“四星”村62個,整頓軟弱渙散村24個,榮獲濮陽市五星支部創建縣區第一名。
主要做法
突出系統謀劃,錨定“兩高一多”強力推動。圍繞“高標準創建五星支部、創建高質量‘五星支部、多創建五星支部”總體目標,高起點謀劃、高站位部署、高質量推進。一是高位推動拔標準。縣委書記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會議研究9次,專題批示8次,帶頭入村調研指導35次,解決雙廟鄉單拐村產業發展等問題56件。建立專班推進組,制定1個實施意見,細化7個推進方案,配套2個保障方案,形成“1+7+2”落實體系。二是“雙學雙升”抓統籌。創新開展“雙學雙升”活動,通過學習全國、全省、全市先進,縣內結對互學互比,采取結對競賽、季度觀摩等形式,實現創建“星”級穩步上升、鄉村振興工作的整體躍升。三是精準指導保質量。建立“縣級干部分包、縣直單位具體指導、鄉村協調落實”的服務指導體系,組建9個聯合創建指導團隊、24個縣直專項創建組,每周至少入村研判指導1次,推動創建工作精準開展。四是一本臺賬抓推進。對照5個方面29項重點任務,細化100余項任務清單,形成村級創建工作臺賬模板,各村結合自身實際逐條對照完善。
突出創新驅動,健全“六項機制”精準發力。堅持從問題處入手、難點處著力、瓶頸處突破,創新建立6項工作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見行見效。一是領導包聯壓責任。建立領導包聯機制,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制定縣級干部聯村清單,36名縣級領導干部聯系擬創五星村和軟弱渙散村,堅持每周到分包村調研指導,帶頭推進各項工作。二是臺賬推進抓落實。建立臺賬推進機制,制定“村級創建臺賬”503個、“五星支部村攻堅臺賬”9個,“縣直專項創建指導組推進臺賬”24個,按照“六有”工作法推進落實,每周更新、銷號管理。三是例會研判解難題。建立例會研判機制,堅持“周調度、月研判”,召開縣創建工作專班辦公室周例會28次,縣專班月例會6次,鄉專班月例會114次,逐“星”過篩分析,推動解題破局,研判解決提級呈報問題19件。四是清單管理明職責。建立清單管理機制,制定縣工作專班辦公室、各推進組、宣傳組、督導組及鄉鎮辦黨(工)委、村黨支部530個任務清單,縣委書記、鄉鎮辦黨(工)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3類責任清單,縣對鄉村、鄉對村、村對黨員群眾3級獎勵清單,縣級干部及鄉鎮辦班子成員聯村、村干部包片、黨員聯戶523個包聯清單,動態建立鄉村提級呈辦、縣級交辦2類清單。五是觀摩比武促提升。實施五星支部創建大比武,實行“鄉鎮季度觀摩、縣級半年評比”,開展縣級評比2次,逐村觀摩38次,結合能力作風建設“三比一爭”大比武,開展鄉鎮辦現代農業發展、農業農村六項重點工作、“三零”創建等專項比武22期,形成了比學趕超、加壓奮進的濃厚氛圍。六是督導交辦問質效。建立督導交辦機制,成立5個督導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每周督導,縣創建工作專班辦公室常態調研,現場交辦問題82件,全部整改到位。
突出質效雙升,聚力“九個抓手”攻堅克難。圍繞創建五星的重點任務和硬性標準,聚力建立“雙綁”機制、壯大集體經濟等9個抓手,貫通關鍵鏈條,破解堵點難點。圍繞“支部過硬星”,制定“黨員聯戶”指導意見,抓實黨員聯戶機制,實行“1+N戶(15-20戶)”模式,13650名黨員結對聯戶;建立健全村黨支部書記“選育練評”體系,評選“擔當作為好支書”15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35名,在三級干部會上隆重表彰,發放獎金32.5萬元;舉辦縣級培訓班13期,組織90人赴山東壽光專題培訓,在全市率先完成村黨支部書記輪訓;舉辦縣級論壇4期、鄉鎮論壇56期,觀摩比武38次,營造擔當作為濃厚氛圍。圍繞“產業興旺星”,大力發展“紅白綠”三色農業,成立勞務、種養殖等專業合作社915個,吸納農戶2萬余戶,與“萬邦”等102家龍頭企業建立穩定“雙綁”機制;整合涉農資金項目,注入7500余萬產業發展資金,實施韓村西趙樓大棚改造、雙廟單拐旅游觀光等項目37個,帶動全縣集體經濟收益20萬以上村達81個,占比16.1%。圍繞“生態宜居星”,深化人居環境整治“6+4”專項行動,探索推行城鄉環衛新機制,打造市級以上凈美鄉村155個,榮獲“河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圍繞“平安法治星”,深化縣域基層治理“12340”清豐模式,建立縣鄉村三級貫通、統一指揮調度的基層治理信息平臺,實現“村報告、鄉處理、縣辦結”信息化管理,榮獲“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全省三零創建先進縣”,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圍繞“文明幸福星”,實施“孝道清豐”建設,成立孝善合作社,開展助老敬老、扶危濟困等活動,舉辦第五屆“孝老子女、不孝子女”評選,持續開展先進人物選樹活動,入選“中國好人榜”1人,“濮陽好人”6人,省市縣“鄉村光榮榜”30人,激發崇德向善正能量。
幾點啟示
堅持黨建引領是五星支部創建的基礎保證。清豐縣堅持把“支部過硬星”作為創建的政治引領,把打造“過硬支部”這條主線貫穿五星支部創建工作全過程,重點抓好“支書論壇”“觀摩比武”“黨員聯戶”等工作,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真正推動支部動起來、黨員跑起來、群眾干起來。實踐證明,只有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打造過硬基本盤,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創建過程中引領者、承擔者、組織者、保障者和落實者作用,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效能,才能為五星支部創建提供堅強保障。
構建良性工作機制是五星支部創建的不竭動力。清豐縣聚焦五星支部創建,確立“兩高一多”創建目標,構建“1+7+2”的創建工作落實體系,組建創建指導團隊,跟進成立縣直專項創建指導組,建立6項工作機制,形成了“縣級干部分包、縣直單位具體指導、鄉村協調落實”的全方位服務指導體系,有效匯聚各責任部門工作合力,不斷推動創建工作標準化、具體化、精準化。實踐證明,五星支部創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建立切合實際的工作機制,壓實成員單位責任,凝聚創建工作合力,才能確保五星支部創建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建強“帶頭人”隊伍是五星支部創建的關鍵一招。清豐縣建立健全村黨支部書記“選育練評”體系,建立“擔當作為好支書”評選機制,搭建比武打擂平臺,持續開展“走出去”培訓,實施“差異化”獎勵,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持續營造“后進趕先進、中間爭先進、先進更先進”的濃厚氛圍,推動村黨支部書記在五星支部創建中發揮帶頭人作用。實踐證明,村黨支部書記是村級黨組織的“領頭羊”,是村“兩委”班子的“主心骨”,創建五星支部、實現全面鄉村振興,就必須抓住村黨支部書記這一關鍵群體,持續提升工作本領,激發干事創業活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農村“帶頭人”隊伍。
發展集體經濟是五星支部創建的重要支撐。清豐縣聚力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充分發揮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作用,加大資金項目整合力度,以創建五星“四星”村為重點,注入7500余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實施韓村鎮西趙樓村大棚改造、雙廟鄉單拐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37個項目,切實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為五星支部創建提供了堅實物質支撐。實踐證明,村級集體經濟是開展農村工作,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的經濟基礎和主要途徑,只有找準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找準產業和集體經濟的結合點,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才能更好地為民服務,真正夯實五星支部創建和全面鄉村振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