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強
河南師范大學駐柳灣村第一書記劉晨生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明確目標任務,站位全局,主動作為,聚焦駐村工作職責,指導幫助村黨支部對標五星創建要求,統籌資源,凝聚合力,全面推動柳灣村五星支部創建各項任務落實見效,為提升基層黨建治理成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筑牢戰斗堡壘,爭創支部過硬星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劉晨生充分利用黨員書屋、黨員夜校、網上黨建教室等載體,進行黨員學習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履職能力。依托柳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文明實踐站宣講團、抗疫黨員突擊隊、突發險情應急處理小組等,應對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讓黨支部成為教育黨員、團結群眾、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攻堅克難的堡壘,為定點幫扶和鄉村振興工作保駕護航。夯實基層黨建基礎,不斷為黨組織吸收新鮮血液,村支部發展黨員1名,培養積極分子3名。嚴格遵守村務管理“四議兩公開”制度,敞開大門議事決事,提高群眾的政策知曉率和實施滿意率。宣揚正能量,樹立好典型,讓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成為群眾的欣然選擇。
謀劃產業發展,爭創產業興旺星
劉晨生駐村以來,立足柳灣村的村情民情,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思路和模式,與村“兩委”共同探尋產業發展新項目,多措并舉助推柳灣村產業振興。一是鞏固提升原有光伏發電、中藥材種植、農光互補日光溫室、農副產品加工、智慧農業等產業項目。二是引進砂輪加工企業1個,年產值上千萬,為村里新提供20多個就業崗位。三是幫助脫貧戶李玉寶成立新鄉柳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蔬菜和花卉種植,李玉寶被媒體報道為脫貧致富典型。指導村民成立了河南省甘其食廣告有限公司、河南柳灣建筑安裝有限公司、河南柳灣實業公司、輝縣張斌衛生潔具經營公司、新鄉李賓裝飾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業。在劉晨生的指導下,柳灣村企業積極參與河南師范大學、新鄉醫學院、中州鋁業、安陽鋼鐵集團等單位的競投標,相繼承接承建河南師范大學國慶節花卉擺放、充電樁安裝,吳村鎮二街村黨建墻繪、內黃縣墻繪等項目。四是與河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積極對接,探索竹林開發、竹林七賢文化、沉浸式表演、小吃一條街等鄉村文旅建設。在劉晨生的努力下,2022年柳灣村引進外部產業發展投資金500萬元、培育產業發展項目2個,動員社會力量消費幫扶35余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大關。
打造美麗鄉村,爭創生態宜居星
按照“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志愿服務+群眾參與”的思路,劉晨生堅持黨建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積極發揮黨員干部示范帶動和群眾主體作用,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2022年新建了四處小花園,栽種上花卉,即美化了環境也陶冶了村民的情操。新栽種15000余棵綠化苗木,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施碳中和改造。綜合整治竹林周邊環境,加強公益崗位網格化管理,常態化整治村內環境衛生。柳灣村的綠化品質進一步提升,環境得到進一步美化。
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爭創文明幸福星
根據村情和傳統節假日,劉晨生有序推進文明幸福星創建規劃,每月制定開展特色活動,2022年先后開展了“六一兒童節”親子游園會、“七一”慶祝建黨101周年紀念活動、“九九重陽節”長者聯歡會。探索完善“黨建+體育賽事”助力鄉村振興的全新模式,舉辦首屆吳村鎮青少年籃球賽、吳村鎮青少年籃球夏令營活動,一方面提高了村民參與鄉村體育活動的熱情,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多元健身需求。2023年開展了歡樂幸福鬧元宵、柳灣村首屆焰火晚會、“三八婦女節”趣味運動會;聯絡愛心贊助,每月給65歲以上老人舉行“百叟宴”,邀請理發師義務給老年人理發,邀請王敬屯衛生院醫生義務體檢、進行健康知識宣傳,既豐富了群眾生活,又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數。
辦實事,暖民心,劉晨生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積極籌措資金,2022年修建2.25公里田間生產道路、4170米灌溉渠,新打兩眼機井,極大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問題。聯絡河南師范大學校友會和王敬屯中學教育對接,為學校師生送去了文具用品。河南師范大學和輝縣市教體局共建成立了“吳村鎮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提升試驗區”。學生處組織師大優秀學子送教下鄉,進行勵志教育,并在柳灣村設立了大學生助力脫貧攻堅實踐基地。校醫院在柳灣村衛生室設立校醫院專家工作站。2023年,帶領村干部和公益崗位群眾,在村莊內院落之間鋪裝便民小道,安裝太陽能路燈,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全村動員,爭創平安法治星
以“三零”創建為載體,多措并舉,劉晨生動員全村干部和群眾深入推動平安法治星創建工作。一是常態化開展預防詐騙、傳銷、非法集資、養老詐騙宣傳,在村文體廣場設置廣告專欄,聯絡幫扶單位進村做普法宣傳,在村內醒目位置書寫標語、懸掛條幅宣傳反詐騙、《反有組織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知識。二是防范鄉村安全事故發生,經常性對本村房屋進行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治。引導企業做好食品安全、消防演練,定期開展安全科普、藥品安全、食品安全等宣傳。管理好村集體水塔、泵房,每年都進行水質測試,保障村民飲水安全。三是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工作,整合群防群治,組織村民進行夜間治安巡邏、安全防范的等安保工作,防范違法犯罪案件發生。四是加強應急能力建設,設置了應急物資儲備室、組建應急救援隊、用好應急廣播,配備應急信息員、安全勸導員、應急協調員。開展防災減災宣傳、災害信息員培訓、火災應急演練等工作,制定防汛搶險、防震減災等應急預案,設置災害事故應急避難場所,在大隊部建立微型消防站,組建以黨員為骨干的應急處置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