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美蓉
受學習壓力、家庭不和等因素的影響,兒童已成為情緒抑郁的高發群體。如果不能及早發現并進行干預,可能出現自殘、自傷、離家出走等危險行為。本文就圍繞如何及早發現兒童情緒抑郁展開論述。
什么是兒童情緒抑郁
很多人認為,兒童天真爛漫,不至于出現情緒抑郁。其實不然。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抑郁癥患病率約為0.3% ,青少年期2%~8%,伴隨著年齡增長,患病率也會隨之提升,且女性出現情緒抑郁的現象顯著高于男性。抑郁是情緒障礙的一部分,部分患兒還會出現異常行為,且相較成年人,兒童出現情緒抑郁后沒有罪惡感、自責感。
兒童情緒抑郁產生的原因
分析相關數據發現,造成兒童情緒抑郁的主要因素有遺傳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精神生化異常等。如一些兒童缺少父母關愛,或家庭動蕩,導致心理出現異常,甚至扭曲;部分兒童長期生活在被蔑視、被拋棄的環境中,形成自卑心理,最終出現抑郁癥。總的來說,孩子的成長環境是造成情緒抑郁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重點關注,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才能保障診療效果。
如何及早發現兒童情緒抑郁
兒童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產生情緒抑郁。此時,家長在日常要注意觀察和鑒別,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嬰兒期
嬰兒如存在情緒抑郁,會表現出以下異常現象,如在離開父母后出現哭鬧不止,并到處尋找,此時極易出現情緒激動、退縮等;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甚至不吃東西、不喝水,最終導致體重降低。
學齡前期
幼兒對游戲沒有探究的興趣,吃飯和睡覺出現各種異常,如每天的睡眠時間比較長,但是仍覺得很累;在社交時多會出現容易哭鬧、退縮等,不愛活動。
學齡期
在學習以及做各種事情時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能力減退,且不能正確自我評價,經常會說“沒人喜歡我”“我一文不值”,悲觀想法較多。在與家長、教師、同學的交流過程中會緊張,情緒波動較大,或大發雷霆,或消極抑郁。此外,還會出現記憶力降低,對各項集體活動不感興趣、不積極參與等,部分孩子會出現睡眠不好、身體不適、攻擊和破壞行為。
青春期
在這一時期產生情緒抑郁的概率非常高。青春期的孩子受到主觀或客觀情況的影響,出現心情低落、思維遲滯、理解和記憶力下降等,部分還會出現攻擊和破壞行為、多動、逃學、說謊,甚至自傷、自殺等。
其他
主要是指若家庭成員患有抑郁癥,也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因為抑郁癥具有遺傳傾向。
總的來說,孩子情緒有起伏是正常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應注重“度”。一旦超過正常,要及時進行干預,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對保障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有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