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月

曉曉(化名),女,高三學生。在最近的考試中,曉曉的成績出現明顯下降,并且總會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淚。班主任老師覺得她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讓她到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據了解,曉曉從小和家里人在村子里長大。她的媽媽經常和爸爸爭吵,常在曉曉的面前說爸爸的不是,讓她不要靠近他。她的爸爸可以說是一位成功人士,在村子里有一定的聲望。她住在家中最高的樓層,在夜里她常會走出房間,到天臺上看星星。但一個月前,她到天臺看星星時無意間發現爸爸在樓下抱著一名陌生女子,看到這一幕的她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辦,甚至不知道要怎么面對原本就和自己不親近的爸爸。
受到家庭問題的影響,她無法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成績下降得十分厲害,還出現了疲倦、失眠、焦慮、經痛等臨床壓力癥狀。
曉曉因為意外見到爸爸對媽媽不忠的場景,導致晚上多次夢見父母吵架,開始封閉自己,從而引發了焦慮、失眠等癥狀。
之所以如此,和曉曉的家庭關系不良有關。她的家庭支持系統較差,父母關系不良,導致她從小就不愿意與父母交流,一回家就躲進自己的房間里,與父母缺乏溝通了解,也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
父母間的親密程度、婚姻質量會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進而對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曉曉的媽媽經常和她說爸爸的壞話,導致曉曉對爸爸有很深的排斥和不接納,爸爸對母親不忠
誠的事件,讓她更不知該如何面對爸爸。
另外,曉曉正處在青春期,情緒多變,內心十分敏感,加之其正處于高三學習的高壓狀態,家庭關系不良,則令其焦慮情緒加深。
“系列鞋子”中包含著款式不一、不同年齡的家庭成員可能會穿到的鞋子,例如年輕人會穿到的休閑鞋、跑鞋;中年人會穿到的皮鞋、涼鞋等。來訪者需要從心理老師提供的一整套鞋子中挑選出不同的鞋子代表其家庭中的不同成員。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來訪者認識到家庭中的復雜關系與存在的問題。
師:曉曉,今天我會和你一起重新認識你和家庭成員們的關系。
曉曉:好的。
師:鞋柜上有樣式大小不等的鞋子,你需要在鞋柜中選擇出最適合代表自己及爸爸、媽媽的鞋子。然后根據你自己的內心感受,把這些鞋子進行擺放,好嗎?你可以靜下來,感受自己的內心,是希望爸爸還是媽媽靠近你一些?
曉曉:(猶豫了一會兒)把一雙象征爸爸的43碼皮鞋擺得離自己的休閑鞋很遠,而代表媽媽的鞋子與自己離得較為近一點。
師:這是讓你覺得心理比較舒服的擺放方式嗎?還需要調整一下嗎?
曉曉:(小聲道)我想是的,不需要調整了。
師:好。老師看到你把象征爸爸的鞋子擺得很遠很遠,你可以和老師說說你的感受嗎?
曉曉:(低頭沉默)爸爸在外面有“小三”,經常和媽媽吵架,我很不喜歡他,希望他離我們遠點。
師:好。那這雙呢?(老師指向旁邊的女式鞋子)老師發現這雙鞋子離你自己還是有一點距離的,但是相對于另外一雙來說,距離沒那么遠。
曉曉:嗯,是的,那是媽媽的鞋子。
師:嗯。
曉曉:我知道媽媽對我很好,一直都在很用心地照顧我。但是我不喜歡她和爸爸吵架,很強勢,有時候我和她說話也覺得太費勁了,有點難受。
師:嗯,很好。現在,你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了,感覺心里好些了嗎?
曉曉:舒服一些了。
師:好,那我們繼續……曉曉,我們試著將自己代入爸爸的角色,好嗎?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站在了象征著爸爸的那雙鞋子上,然后看看旁邊鞋子的距離。
曉曉:……(不禁流下了眼淚)
師:(安撫來訪者情緒)你還有什么想要告訴老師的嗎?
曉曉:我好像看到了爸爸的無助。
師:是什么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呢?
曉曉:爸爸他一邊承受著媽媽帶給他的壓迫與束縛,一邊還要承受我疏離他的痛苦,他在家里肯定很難受……
師:很好,你開始看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了。
曉曉:我可能是受到了媽媽的影響,她一直讓我不要成為像爸爸一樣的人,我一直忽視了爸爸的感受,從來沒有嘗試著去理解爸爸。
該次咨詢結束后,老師給曉曉布置了家庭作業:嘗試站在爸爸的角度看問題,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下次咨詢時向老師反饋。
一周后,曉曉再次找到心理老師,想要再進行一次鞋子的排列。在上一次的“系列鞋子”中她意識到自己與爸爸距離的疏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母親的影響,而自己與母親的行為會給爸爸帶去痛苦,當她開始嘗試理解爸爸時,發現自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討厭爸爸,也不是真心希望爸爸遠離自己。
在這一次的鞋子擺放中,她將象征父母的鞋子擺得離自己更近了,呈現出三角形狀,她希望自己能夠和父母一直保持良好的關系。同時,曉曉告訴老師,父母吵架在同學們家中都很普遍,父母的事情應當由他們自己處理,自己作為孩子不適合插手,也不需要為此耿耿于懷。
在后續的幾次咨詢中,老師看到了曉曉心態與情緒上的轉變,她的睡眠狀態得到了改善,考試成績恢復到了以往的水平,與父母的關系也變得更為親近了,在家中也會嘗試與父母溝通,不像以往一樣只會封閉自己的內心,她認為自己在“系列鞋子”中很有收獲。
本案例中體現了“系列鞋子”在幫助來訪者梳理家庭復雜問題時的可行性與獨特性,只要來訪者用心投入,覺察自己內心的感受,都能夠發現問題,能夠幫助來訪者認識到自己與其家庭成員的心理距離,釋放自己的情緒,從而有效地推進咨詢目標的達成。
總的來說,“系列鞋子”給個案帶來了奇妙的治愈之旅,我認為該方法同樣適用于處理學生的同伴關系、情感等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