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慶
摘 要:混凝土施工在房建項目施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氣候因素、施工條件、人為因素等,會給混凝土施工帶來不良影響,會使房建工程項目質量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深入分析房建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質量通病以及其防范技術,進而為有效提高房建工程項目整體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房建施工;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技術
1 前言
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所具備的優點比較多,其中包括抗震性能高以及經濟性強等,因此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材料在建筑項目施工時的使用效率。但混凝土施工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包括原材料自身質量優劣以及實際配比和施工技術等都會對混凝土施工質量造成干擾。所以想要創建優質項目,就需要充分考慮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相關因素,以此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目標。本文首先解析了房建施工時混凝土質量通病,然后對相關防治技術進行了論述,并且提出了相關預防管理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效幫助。
2房建施工當中混凝土質量通病以及原因
2.1混凝土蜂窩麻面問題
麻面就是指整個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了直徑不大于5 mm的凹凸不平坑洼[1],蜂窩是指混凝土表面出現形狀不規則數量或多或少大小如蜂窩的窟窿。蜂窩麻面問題會直接干擾到混凝土結構本身所具備的力學性,縮短混凝土結構使用年限,甚至會增加安全事故出現概率。房建施工混凝土麻面問題產生的原因:第一,未選擇好脫模劑,脫模劑材料質量較差,粘度較高,導致模板和混凝土之間產生的氣泡無法排出,或者在使用脫模劑時,未按照規定合理使用,脫模劑涂抹得過多。第二,使用完的模板未實施清洗作業,依舊會有大量的混凝土殘渣粘附在模板表面,在使用此種模板完成澆筑工作后,混凝土結構表面就會產生凹凸不平的問題,這是產生麻面問題的主要因素。第三,做好混凝土澆筑工作后,也未在規定時間內做好混凝土灑水養護工作,致使混凝土表面流失了大量的水分,進而引發麻面問題。第四,針對混凝土攪拌時間短,和易性未達標,澆筑時,未分層澆筑,入模后,混凝土振搗不充分。
2.2混凝土漏筋問題
完成混凝土澆筑施工工作后,在拆卸模板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鋼筋裸露在外的現象,這種狀況通常情況下被稱之為漏筋。在實施房建項目施工作業時,鋼筋裸露問題時常發生,會影響鋼筋混凝土力學性能。房建項目施工時出現露筋現象主要原因:第一,設計層面的問題,其中包括混凝土結構設計缺少科學性以及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未達到標準等,都會增加漏筋概率。第二,混凝土保護層太小、保護層處混凝土振搗不實的現象;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對鋼筋產生撞擊,施工人員踩踏鋼筋,會造成鋼筋位移,混凝土澆筑完成會出現漏筋。第三,模板未澆水濕潤或脫模過早,導致拆模時混凝土出現缺棱、掉角。
2.3混凝土裂縫問題
房建施工混凝土裂縫問題主要原因:第一,施工過程中要避免出現擅自改變水灰比的情況,擅自加水提高混凝土的流動性或因其他原因加大水灰比,則會使混凝土硬化收縮量顯著提高,進而引發結構產生網狀或長短不一的不規則裂縫問題。第二,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過長,會使水分蒸發過多,引起混凝土塌落度過低,出現不規則的收縮裂縫。第三,混凝土未達到強度之前,在混凝土上部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機具、材料,或者隨意翻身、起吊、運輸、安裝混凝土及其相關構件。第三,不按設計圖紙進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結構施工順序隨意更改,使得混凝土結構受力模式發生改變,引發裂紋問題。第四,堿骨料反應主要是由于化學反應引起的,水泥硬化時,水泥當中所涵蓋的堿性氧化物會與骨料內部包含的二氧化硅產生化學反應。在這種反應的影響下,會形成堿硅酸凝膠,其在吸收了很多水分后,堿硅酸凝膠便會出現離析狀況,一旦出現上述現象,會提升混凝土裂縫問題產生頻率,由于這種裂縫的問題發展時間比較長,與此同時其會逐漸擴散,因此很難及時發現此類問題。
3分析房建施工當中混凝土質量通病的防治技術
3.1混凝土蜂窩麻面的防治技術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蜂窩麻面防治:第一,做好模板施工工作。在使用模板之前,應當全面檢查模板,尤其是模板拼縫,確保模板質量無任何問題,并澆水濕潤,模板施工過程中,要選擇質量較好的脫模劑,將其脫模劑均勻的脫模在模板上,與此同時邊澆筑,邊觀察模板的情況。模板二次利用時,必須進行清洗干凈,否則會污染混凝土。第二,混凝土振搗澆筑需要控制混凝土澆筑入模高度,需要控制在兩米以下,且混凝土需要在五個小時內完成,若超過時間未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則需要不停地攪拌混凝土。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采用分層振搗工作,振搗棒快插慢拔,此操作時間控制在20s,振搗棒插入下層的深度要適宜,控制在5 cm~10 cm為宜。注意結合部位、墻角邊的振搗工作,要做到精心振搗,振搗時間要充分 [2]。第三,混凝土澆筑結束后,6小時后開始進行混凝土養護工作。通常情況下,混凝土養護齡期不少于7天,前24小時內,灑水養護時間相對較短,相隔2小時灑水養護一次,24小時后,可以適當增加灑水養護時間,每4小時灑水養護一次。針對翼板頂面,應覆蓋濕麻袋,避免暴曬 [3]。第四,施工工作人員在實施振搗作業時,應當對振搗的時間進行嚴格把控,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混凝土的實際狀況進行仔細觀察,如果產生下沉問題,有氣泡涌出,則應當立刻停止振搗工作。采用1:2或者1:2.5配合比的水泥砂漿修補麻面,可以隨拌隨用,按照抹灰工藝進行修補麻面。采用1:2或者1:3配合比的水泥砂漿修補蜂窩,如果對防水要求較高,可以將1%~3%水泥摻入水泥漿當中,攪拌均勻,之后按照抹灰工藝進行修補,消除蜂窩麻面問題。
3.2露筋防治技術
房建施工中漏筋防治技術:第一,設計科學、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防治施工方案缺少科學性而引發的漏筋問題。對此設計方、施工方以及監理方等對混凝土施工方案進行嚴格審核,對施工方案不足的地方進行改正,與此同時通過現場試驗,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案進行調整,確保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案符合施工要求,試驗達到標準后,才可以大范圍的實施施工作業。其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對鋼筋混凝土施工工作進行嚴格管理,加強施工前的施工技術交底,掌握鋼筋混凝土的受力特點。第二,要合理設置混凝土保護層,保護層厚度保持5 cm~6.5 cm,在振搗時,避免碰觸鋼筋。嚴格依照混凝土所具備的和易性科學合理地計算拆模時間,進而有效降低漏筋問題產生頻率。第三,針對漏筋問題,需要將外露鋼筋的混凝土渣清除掉,如果鋼筋存在銹蝕,還需要清理鐵銹,然后采用1:2或2:5的水泥砂漿,均勻涂抹在外露鋼筋部位,在砂漿完全凝固后,需要在第一時間仔細清理砂漿。如果外露鋼筋比較嚴重,需要直接鑿除掉外露部分薄弱混凝土,采用比之前高一級標號C30混凝土材料做好填充工作。
3.3混凝土裂縫防治技術
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裂縫防治技術:第一,施工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把控水灰比例,盡量選擇水化低的水泥品種,如礦渣水泥,把控砂石當中的含泥量,粗細骨料含泥量應盡量控制在1%~1.5%以下,同時可以適當加入減水劑,控制用水量。骨料入模時,可以采用冰水進行攪拌,以此降低骨料入模溫度,必要時可以在混凝土中埋設循環冷卻系統,加強散熱。盡量減少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商品混凝土中往往會摻入15%~30%的粉煤灰,會加大混凝土的收縮性,混凝土更易開裂。第二,澆筑前,檢查混凝土塌落度,塌落度過低,則重新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振搗時,如果采用機械性振搗,要遵循分層振搗的同時,振搗時間可控制在5 s/次~15 s/次之間,振搗要密實,避免由于時間過長或者過短引起的混凝土裂縫[4]。第三,可以適當地增加構造鋼筋,尤其是20 cm~60 cm壁厚的薄壁結構,可以采用φ8~φ14的小直徑鋼筋,按照@10~@15間距配置構造鋼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第四,加強混凝土養護工作,可以采用蒸汽養護工作,適當增加混凝土表面濕度,延長混凝土養護時間。第五,使用低于0.6%的低堿水泥,控制除水泥以外的外加劑、水等原材料的堿含量,可以在混凝土中摻入5%~7.5%硅酸鹽粉煤灰,可以抑制堿骨料反應。第六,針對混凝土裂縫問題,如果裂縫較小,則可以在裂縫部位鑿出一個V形槽,之后將這個V形槽清理干凈,用清水沖洗,將止水溶液涂抹在表面,干燥后修理表層并且灑水濕潤,之后采用水泥砂漿進行抹平,之后進行澆水養護,時間需要達到3 d~5 d,最后涂抹環氧防腐涂料。如果裂縫較大,則應采用化學法,先開槽,采用水泥漿進行填充,填充后清理表層,然后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漿,達到養護時間后,再灌入水溶性聚酯溶液。
4分析房建施工當中混凝土質量通病預防管理方案
4.1構建健全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
施工單位應當科學合理地評價與分析現階段實施的質量保證體系,根據具體狀況對質量保證體系現有內容進行修改以及完善。與此同時,應當不斷提高與設計和監理單位的溝通聯系力度,健全監管方案內容,確保所擬定的每一類質量問題防控策略更加具備針對性以及時效性,利用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降低因混凝土質量原因對項目質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4.2高效率完成施工資源的管理工作
實施混凝土施工作業時,不管是外添加劑還是骨料與水泥,無論哪一種施工材料都會對混凝土的最終強度造成干擾,因此在混凝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以前,應當高效率完成質量檢測工作。另外,在實施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機械設備,因此需要嚴格控制機械設備質量,還要對供應商的生產資質以及設備出廠合格證書和質量證書等進行嚴格檢查,從多個角度出發,對材料以及設備質量進行把控,進而為順利開展施工工作創造有利條件。
4.3嚴格把控施工工藝流程
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流程開展混凝土施工活動,能夠使得混凝土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實際施工中,設計好混凝土施工工藝流程,明確關鍵環節,并且抓住每個施工環節的要點,特別是混凝土施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配合比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并且要高效完成混凝土均勻澆筑以及振搗工作。另外,為了可以實現逐漸提升混凝土養護工作效率以及質量的目標,混凝土養護工作人員就應當對養護過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嚴格依照施工工藝流程開展養護活動,可以有效防止產生養護不到位的問題。
4.4科學合理運用新技術
在治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裂縫時,科學合理地使用混凝土裂縫注漿技術,會使得房屋混凝土施工質量以及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環氧樹脂高分子材料屬于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材料,對提高混凝土建筑物裂縫修補質量所起到的作用至關重要,性能方面所具備的優點較為顯著,但在修補寬度比較小的縫隙時,運用這種施工材料,修補效果并不能達到理想狀態。現階段,新型注漿技術是使用橡膠管當中的壓力來完成注漿,同時保持注入所需的壓力,要將泥漿注入相應寬度的橡膠管末端,緩慢并且穩定地把控灌漿壓力,通過自然呼吸作用排出空氣,這樣可以防止氣阻,進而使得灌漿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4.5對質量管理工作的防控
在實施房建施工作業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科學地審查以及確立工程質量管理的相關方案與具體質量標準,在具體施工時,需要重點管理薄弱環節,在第一時間評估與檢查施工工作完成后的具體情況。在建筑工程施工當中應系統與全面地指導施工建設的整個過程,在此過程當中,如果發現存在影響建筑質量的因素,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并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妥當處理,這會大幅度提升整體建筑物的質量。同時,在完成每次施工工作以后,建筑企業需要對建筑質量進行科學合理的核查,對其進行部署與檢查,保證工作質量可以完全滿足工程標準與需求[5]。
5結論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質量通病確實普遍存在每一個施工環節當中,因此建筑企業都應當高度重視混凝土施工工作的質量通病,從質量問題的源頭入手,使得自身的技術水平以及施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進而為整個房建工程項目穩步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放.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質量通病及其防治技術研究[J].居業,2022(06):55-57.
[2]董行,祁學敏,于小光.探討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質量通病及其防治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20(06):161+163.
[3]戚亞林.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質量通病及其防治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08):26-27.
[4]崔盛龍.房屋建筑混凝土結構裂縫防控對策分析[J].居業,2022(12):43-45.
[5]吳水熙.探討建筑工程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裂縫預防和控制[J].居業,2022(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