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瀟

UMUTOPIA有沐品牌創始人 王旖
UMUTOPIA有沐產品的設計靈感多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或記憶感悟。喜歡簡單的一件式,強調穿著的多樣性和舒適感。UMUTOPIA有沐品牌創始人王旖說:“UMUTOPIA有沐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我抒發情感的方式。我會把在生活中開心的事通過童話小故事反映到衣服上,而不開心的事則是以另外一種好結果的形式展現出來,它就像我創造的世界。而每一個新系列的誕生就如培養出一個可愛的小寶寶,讓人感到有趣和開心。”
品牌自帶甜檸檬的樂觀精神,生活給你一杯酸檸檬,那就榨杯甜檸檬汁吧,或者檸檬烈酒也不錯。“有沐”的目標客戶無年齡限制。她是有點文藝的理科生,或是對世界和宇宙好奇的浪漫主義者。她有一顆包容的心,能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也愿意用微薄的力量去幫助和改變。不安于平凡亦不盲目追趕時髦,在簡潔與安寧中展現別出心裁。王旖說:“伊索寓言中有個關于一只狐貍找食物的故事,它努力找了半天,只找到一顆酸檸檬,但它卻說:‘這檸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在最壞的情況下盡力做到最好,在檸檬汁里倒進許多糖直讓它味道變甜。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優點,都有自己的優勢,愛自己,熱愛生活。”
爺爺奶奶都是裁縫,還經營著一家小的面料鋪。小時候王旖經常在面料鋪玩,可能三歲看到老,從小她就對爺爺奶奶的縫紉機踩踏聲音著迷,童年的她最愛的事情就是給芭比設計各種衣服.“愛上”服裝設計這個過程幾乎是伴隨她的整個青春期,所以在遵從父親的意愿學了六年工科后,還是在畢業后毅然倔強地選擇了時尚相關工作。“在紐約的時候,我在YUNAYANG高級定制設計師工作室實習,參與了設計師整個系列的創意、制作到最后的時裝周走秀。我記得當時最火的韓國女團和眾多韓國明星都來參加她的時裝發布秀。剛畢業的我每天跟打了雞血一樣工作,樂此不疲。”

回國后王旖在頭部時尚雜志擔任時裝編輯職務。“媒體并沒有想象的光鮮亮麗,除了看秀時的高光時刻,其他時光忙碌而煩瑣,但工作雖累卻非常鍛煉人的溝通、組織、抗壓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我對‘品牌這個詞的概念有了雛形。后來因為各種壓力,我去了五百強外企工作,朝九晚五雖然不是我的本意,但是好勝心和責任感讓我努力地做好每一個環節,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在那里遇到我的人生導師,她總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指點迷津,也一直支持我的事業,我非常感激她。這些工作都沒有白做,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心中夢想的種子再次茁壯成長,這些經歷造就了UMUTOPIA有沐現在所呈現出來的溫度。”

“UMUTOPIA有沐”品牌的創立更像是一個變通的故事。在紐約實習期間王旖計劃同時申請Parsons學習服裝設計,后因家人身體原因立刻回國陪伴家人康復,最終在她拿到offer想要再去紐約進修時,又再次因為家人的原因按下停止鍵。也是在那個時候,王旖轉變了思路,想為什么不直接開始。雖然前期有許多付費試錯的揪心過程。但是她一直保持樂觀的狀態,最終半年后當她看見她付出心血設計的服裝掛在僑福芳草地買手店的櫥窗時,她特別開心滿足。之后帶著被買手認可的信心,加上同樣創業好友的鼓勵,從次臥“創作”到開工作室“創業”。“品牌發展的過程讓我越來越‘心大,也變得更能扛事兒也更開闊了。從一開始創業過程中遇到難題我會苦惱會大哭,到現在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冷靜處理,快速解決不可控因素導致的問題,比如還有3分鐘進產房,被告知工廠因疫情倒閉,秋冬的所有大貨被壓在工廠可能無法交付了。還有比如幾年前日本臺風,面料推遲了幾個月才到,等收到都過了生產季節等等,壓力只能自己消化。”
UMUTOPIA有沐陸續入駐了北上廣、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核心商圈買手店,與當時主打消費升級和品質生活的App:良倉、玲瓏、果庫等等互動,參加了北京設計周、上海時裝周,2016年下半年開啟了線上淘寶店,2018年嘗試線下頤堤港迷你店中店。2019年至2020年被欣賞的頭部博主:你好竹子、原來是西門大嫂、gogoboi、王小猴和電子雜志時尚COSMO、理想家等推薦,還被WGSN選入流行趨勢報告中。
愛好走到多遠會被瑣事消耗殆盡?“我常常和家屬開玩笑,我的夢想為什么不是當個作家?那我只需使用電腦就可以。為什么我的夢想從小是成為服裝設計師?工作很辛苦,面料、輔料、襯布、扣子……一堆工藝細節,過程煩瑣,以及許多的人為不可控因素。我也不知道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想可能是DNA注入了這樣的出廠設定,所以我只能欣然接受,服裝設計讓我很有成就感也很開心。我也常常在想,如果沒有疫情的反復,也許我會更堅定一直走下去。UMUTOPIA有沐客群都是愛旅行愛玩的女孩,這三年對品牌的打擊是巨大的。以前我半年會開發一個系列,然后就出去旅行看世界,而這三年間加上寶寶的出生,每天的柴米油鹽,被過多的生活瑣碎絆住了心神。好在現在慢慢回到正軌,我想未來我會帶上寶寶一起去旅行,相信會有更多不同的感悟,相信在設計上也會更實穿更有溫度。”
UMUTOPIA有沐最新系列用了較多濃烈的色彩,是一種對自由的渴望,對重新游走世界的期盼。“新系列最有趣的地方是它完成的過程。在開發新品時,我調樣了一塊日本品牌的面料,由于疫情原因樣本很久才郵寄到北京。等確認使用這款面料的時候,面料色號已經售罄,只能重新開始新一輪篩選打樣,花費了漫長的周期。在新品全部完成后,攝影師、模特、化妝師也由于封控原因回不來。我只好自己硬著頭皮充當攝影師,品牌的VIP顧客自帶妝發道具幫忙當模特,才完成了產品的上新。這是一段非常有趣的體驗,也感恩支持我的人,我想也是他們讓我能一直堅持下去。”
王旖曾經參與過一個意大利企業創新項目,帶給她巨大的影響。“在項目中,illy café的總裁RiccardoIlly和德國著名管理學思想家HermannSimon為我們講述了意大利和德國企業文化的細小差別,并帶我們參觀學習意大利本土品牌。從中我了解到意大利頂尖陳年米品牌Acquerello花費一年時間只為研究最適合品牌產品的包裝。奢侈品牌馬賽克瓷磚BISAZZA,一直在找尋如何差異化,并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館,在追求極致的努力中一點一滴地進步,不求風起云涌,但求出品皆精。在他們的文化里,愿意為品牌一個很小的設計環節花費巨大的力氣去琢磨。也許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有些‘迂腐和‘低效,但對我而言,花一生或者幾代人時間去打磨一個品牌,能影響一小部分人,能被志趣相投的人喜歡,并能維系品牌的持續運營就足夠了。在基數龐大競爭激烈的國內小而美或許很難走通,尤其在北京,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但我還是喜歡這里,我希望我小小的夢想能在這里實現。我始終是自由的、快樂的也希望把這種美好與溫暖傳達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