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是很多現代人都存在的問題,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有些人可能是入睡比較困難;有些人是睡眠時間不夠;還有些人表現為入睡不難、睡眠時間也可以,但是睡眠質量很差,比如夢很多,甚至是噩夢連連,或是非常容易醒,等等。那我們因為壓力大或者心情不太好,一兩天晚上沒睡好就可以認為是失眠癥嗎?顯然是不對的。每一種疾病都有明確的醫學診斷,失眠癥也不例外。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V)的診斷標準,上述我提到那些睡眠障礙/睡眠困難的情況每周至少發生3次,且持續1個月以上,我們才能診斷為“原發性失眠癥”。既然叫原發性失眠癥,那么還必須排除很多其他精神心理疾病或是軀體疾病引發的繼發性失眠癥。
總體來說,失眠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可能是機體的原發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繼發的,甚至可以作為一種癥狀在其他很多疾病過程中出現。針對不同的失眠類型,治療方法也差異很大。因此,一旦大家在生活中覺得睡眠不好,且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了,應及時到醫院的相關??疲堘t生來明確診斷,是否屬于失眠癥,屬于哪一類型的失眠癥,再對癥進行治療。
我簡單地將人群劃分為兒童、成人、老人給大家講一下。
兒童睡眠障礙分類繁多,比如失眠、嗜眠、異態睡眠等,失眠是其中常見病癥,且以學齡兒童,尤其是少年為多。睡眠時間無規律、入睡時饑餓或過飽、睡眠環境不良等是引發嬰幼兒期睡眠障礙的常見原因。較大兒童的失眠除了上述原因,還常與學習、考試等因素造成的心里緊張、焦慮有關;或是晚上喝了某些使中樞神經興奮的飲料,比如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有關。兒童失眠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障礙,幼兒的失眠還多伴有夢驚、磨牙、遺尿等癥狀。
老年人失眠與多種因素有關,除了原發性,通常繼發于軀體、精神疾病,或與社會心理或藥物等因素有關。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老年人體衰,思慮、勞倦易致心脾兩虛,生化之源不足,所以很容易造成失眠。相比年輕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本來就比較短暫,失眠的情況也更容易發生。老年人失眠主要表現為夜間睡眠淺顯且很容易醒,這從睡眠醫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睡眠時相的前移”,即早睡早醒;或者是表現為睡眠中出現多次短暫的早醒和喚醒。
成年人的失眠就更為復雜,原因也很多,就不一一羅列。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失眠中隱藏的“性別傾向”。那就是,女性一生中失眠的概率遠超出男性。這主要跟女性的多個生理期有關。簡單來說,女性一生中存在月經周期、懷孕期、哺乳期和絕經期等顯著的生理變化周期,這些周期性的變化往往對一些體質較為敏感的女性易引起睡眠障礙。比如經前期緊張綜合征就有失眠的表現,臨床上我們能看到有些女性在月經來潮前1周有明顯的入睡困難或焦慮失眠;還有更年期,醫學上稱為“圍絕經期”,此時期女性會有明顯的失眠,包括入睡困難、頻繁覺醒或早醒,且這種失眠的癥狀常常與更年期典型的烘熱出汗、焦慮情緒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嚴重損害女性的生活質量。
失眠對身體的危害是很顯著的。就拿最直觀的來說,如果總是睡不好,第二天就沒精神,學習、工作肯定受到影響,睡不好的人還會頭暈、掉頭發、心情低落或是焦慮煩躁,容易發脾氣等。如果長久的失眠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治療,就可能引起機體免疫力的下降、認知功能的損害(比如記憶力、注意力,都會受到影響)。持續的失眠還會增加很多慢性基礎性疾病的風險,比如,醫學研究發現,失眠與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癥都有一定關系。
目前臨床上現代醫學治療失眠的方法主要有2個,一是鎮靜安眠類藥物,二是心理療法。鎮靜安眠類藥物效果很快,但是它存在潛在的副作用,比如有些患者第二天起床會覺得頭暈、有腳踩棉花無力感,還有些患者會有口干、口苦甚至是惡心的感覺,而且,這類藥物是有一定的依賴性的,停藥反跳現象也很明顯。心理療法中應用最廣泛的是認知行為療法,這種療法不存在上述問題,但是起效比較慢,治療周期比較長,而且費用比較高。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而求助中醫藥的幫助。中醫藥針對失眠癥的辦法比較多,除了中藥,還有針灸、推拿、耳穴、泡腳等,配合起來使用,效果也還是比較好的。而且,中醫藥療法安全性較好,沒有顯著的副作用,患者也無需擔心依賴性的問題。
對于失眠病程比較短的患者,建議可以先采用中醫藥的療法進行干預;失眠病程比較久,或者正在服用西藥、失眠比較嚴重的患者,建議中西醫結合的療法,即在使用西藥的基礎上同時加用中醫藥的方法,雙管齊下,先把睡眠改善了,再慢慢把西藥減下來。
當然,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也是很重要的。第一點,保持良好的情緒,積極的心情。其次,要有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床睡覺、定時起床,不要熬夜。第三點,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不要躺在床上使用電子產品(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第四點,飲食均衡,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下午5點以后盡量不要再喝濃茶或含咖啡因、酒精的飲料等。第五點,如果覺得平時工作很累,中午可以適當休息一會,但是午睡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否則也可能會影響夜間的睡眠。
每個人對睡眠的需求是不同的,有些人睡6個小時就能精力充沛,睡多了反而覺得暈暈乎乎的;還有些人認為自己必須睡足8個小時才能應付第二天的正常生活,那顯然6個小時的睡眠對他而言是不夠的。
所以,只要覺得夜間的睡眠讓你很舒適、滿足,能夠通過夜間的睡眠徹底消除一天的疲勞,并且第二天醒來后精力充沛、精神滿滿,完全可以應付第二天的工作、學習,那就是一個好的、健康的睡眠。
專家簡介
張雯靜 主任醫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訪問學者。2003年起師從全國名老中醫王翹楚教授從事睡眠疾病的臨床醫療、科研工作。擅長中醫治療以失眠為主癥的軀體疾病及情感障礙疾病,如失眠伴圍絕經期綜合征、焦慮障礙、異態睡眠、不安腿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