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津
服用下列西藥時,要注意不能一起服用與其有拮抗或增效作用的中藥:
中藥丹參不適合和堿性西藥,如氫氧化鋁共同服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的絡合物,導致兩種藥物均不易被胃腸道吸收,進而降低藥物的療效。將含有機酸性成分的中藥,如女貞子、山楂以及六味地黃丸等中成藥和堿性西藥一起服用,會在胃中產(chǎn)生酸堿中和反應,影響療效。大黃、虎杖等藥物在堿性條件下易氧化失效,也不可以和堿性藥物共同使用。
含鞣質的中藥如地榆、虎杖、四季青等及其制劑,不適合與地高辛等強心苷類藥同服,因為會產(chǎn)生沉淀,不容易吸收,影響治療效果。洋金花對胃腸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會讓胃腸蠕動變弱,排空變慢,增加強心苷類藥物的吸收和蓄積,容易發(fā)生中毒。蟾酥、萬年青等苷類中藥及含這類成分的中成藥如麝香保心丸有強心效果,和西藥強心苷類一起服用會導致毒性變高,增加患者心律失常甚至死亡風險。甘草以及其制劑復方甘草片有類似糖皮質激素的作用,容易發(fā)生藥源性低血鉀,缺鉀容易導致中毒,不適合一起運用。
含鞣質較多的中藥,與助消化酶類藥物如胃蛋白酶合劑、多酶片等中的蛋白質結合,可降低藥物吸收,不適合一起用。雄黃含硫化砷,砷可與酶蛋白質、氨基酸分子產(chǎn)生不溶性沉淀物,導致酶活性受到影響,因此不適合同服。大黃、番瀉葉、蘆薈等含蒽醌類的中藥與助消化酶類藥物合用會降低療效。黃芩、黃連等含抗菌類中藥有廣譜抗菌的效果,會抑制乳酶生活性而影響治療效果。
麻黃及含麻黃成分的中成藥如止咳定喘丸、通宣理肺丸等不可以和優(yōu)降寧、胍乙啶一起使用,否則會導致高血壓危象。
發(fā)汗解表藥如麻黃、生姜等及其制劑如防風通圣丸,與解熱鎮(zhèn)痛藥物如阿司匹林等一起使用,會出現(xiàn)發(fā)汗過多,甚至虛脫的情況。甘草或含甘草的中成藥長時間和有胃腸道損害作用的解熱鎮(zhèn)痛藥合用,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增加胃潰瘍發(fā)生的風險。
含鞣質中藥與鐵劑合用易產(chǎn)生沉淀影響吸收。杏仁、桃仁、烏梅等含杏仁苷和苦杏仁苷,可與鐵劑作用生成亞氰化鐵,從而影響鐵劑的吸收利用。雄黃及其制劑如牛黃解毒丸等不適合與鐵劑同用,因雄黃的主要成分硫化砷可與亞鐵鹽生成硫代砷酸鹽,各自的治療效果都會下降。鐵劑不能和鈣劑同服,可能降低鐵的吸收,還可加重鐵劑引起的便秘,因此含鈣較多的中藥及中成藥如石膏、龍骨、牡蠣、珍珠、蛤蚧、瓦楞子等不宜與鐵劑合用。
石膏、牡蠣、龍骨等含鈣的藥物不適合與四環(huán)素類如土霉素等一起服用,因會降低四環(huán)素的吸收,影響療效。四環(huán)素類藥物有著破壞酶、抑制微生物的效果,與神曲、雞內金等消化酶類藥物共同服用,會導致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四環(huán)素類藥物在酸性條件下殺菌能力最強,與能使胃中酸度下降的堿性中藥同用,會降低四環(huán)素類藥物的吸收,不利于抗菌效果的發(fā)揮。血余炭、十灰散等不能和四環(huán)素類藥物同服,該類中藥會吸附四環(huán)素類藥物,導致其有效濃度降低。
總之,中西藥聯(lián)用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患者不能盲目地進行中西藥的配伍,應盡量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