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 年版)》根據高血壓的疾病特點和分型,給出了食養原則和建議,在附錄中詳細描述了成人高血壓患者的食物選擇,不同證型推薦食藥品種和食養方舉例。
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增加富鉀食物攝入。清淡飲食,少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
·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采取各種措施,限制來源于各類食物的鈉鹽攝入。
·建議增加富鉀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和豆類等)的攝入量;腎功能良好者可選擇高鉀低鈉鹽。不建議服用鉀補充劑(包括藥物)來降低血壓。腎功能不全者補鉀前應咨詢醫生。
·適當選擇富含鈣、鎂的食物。膳食鈣攝入不足是我國居民的普遍問題,建議高血壓患者適當增加鈣的攝入。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限制膳食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動物內臟。少吃加工紅肉制品,如培根、香腸、臘腸等。
合理膳食 高血壓患者應該遵循合理膳食原則,豐富食物品種,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推薦高血壓患者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總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
·攝入適量的谷類、薯類,其中全谷物或雜豆占谷類的1/4~1/2。
·適當補充蛋白質,可多選擇奶類、魚類、大豆及其制品作為蛋白質來源。
·限制添加糖攝入。
·減少攝入食鹽及含鈉調味品(醬油、醬類、蠔油、雞精、味精等)。
科學食養 飲食貴在“不傷其臟腑”,采取有效合理的中醫食養對高血壓有輔助預防和改善的作用。“辨證施膳”“辨體施膳”是中醫食養的基本原則,應針對高血壓的不同證型給予相應的飲食。
推薦將體重維持在健康范圍內:體質指數(BMI)在18.5~23.9(65歲以上老年人可適當增加);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建議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壓患者減重。控制體重,包括控制能量攝入和增加身體活動。
提倡進行規律的中等強度有氧身體運動,減少靜態行為時間。一般成年人應每周累計進行2.5~5小時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或1.25~2.5小時高強度有氧活動。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建議非高血壓人群(為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或高血壓患者(為降低血壓),除日常活動外,應有每周4~7天、每天累計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徹底戒煙,避免被動吸煙。戒煙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強烈建議高血壓患者戒煙。不飲或限制飲酒,建議高血壓患者不飲酒,飲酒者盡量戒酒。
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高血壓患者應進行壓力管理,可進行認知行為干預,如必要可到專業醫療機構就診,避免由于精神壓力導致的血壓波動。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不熬夜。
定期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數值及達標狀態,遵醫囑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堅持長期治療,自我管理。根據患者的心血管總體風險及血壓水平進行隨診。
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適宜的膳食模式:
1.得舒飲食(DASH)。富含新鮮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乳制品、禽肉、魚、大豆和堅果以及全谷物,限制含糖飲料和紅肉的攝入,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水平低,富含鉀、鎂、鈣等礦物質、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
2.東方健康膳食模式。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居民高血壓、腦卒中的風險較低,期望壽命也較高,東南沿海一帶的代表性膳食統稱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清淡少鹽、食物多樣、谷物為主,蔬菜水果充足,魚蝦等水產品豐富,奶類、豆類豐富等,并且具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
3.中國心臟健康膳食(CHHDiet)。與中國城市人群普通膳食相比,本膳食模式減少鈉攝入,同時減少了脂肪攝入,增加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鉀、鎂、鈣和膳食纖維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