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門鎖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解決了因忘帶鑰匙而被迫在門口等開鎖師傅的窘境,同時還帶有遠程報警、智能貓眼、開鎖記錄等新功能,但它在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新的安全隱患。近年來國家及各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智能門鎖進行了多次抽查,各地消費者協會對智能門鎖也進行多次比較試驗,結果發現智能門鎖暴露出一些質量風險和使用問題,需要大家引起重視。
1.設定密碼別太簡單。在門鎖安裝完成后,要修改智能門鎖默認密碼和增加管理員指紋。設定密碼時,應使用6位以上的復雜密碼,以增加破解的難度。
2.不要隨意暴露門卡。在使用門鎖IC卡時應注意妥善保管,不要將卡片隨意暴露在外面,可以降低IC卡被復制的風險。在IC卡丟失或棄用時,需要及時在門鎖上刪除相應信息,以降低風險。
3.輸入密碼要謹慎。在使用智能門鎖過程中,每次輸入密碼時應適當遮擋,防止被不法分子偷窺,從而獲取密碼。此外,還要定期擦拭智能門鎖,防止不法分子通過指紋殘留和解鎖痕跡復制指紋或者推算出密碼,從而導致危險發生。
4.選擇有報警功能的門鎖。選購時應選擇有防破壞報警功能的門鎖,在門鎖被破壞時可以發出聲光報警,迫使破壞行為停止。選購面部解鎖功能的門鎖時要選擇大品牌的可以識別面部立體信息的門鎖。
5.理智選購,不要一味追求新功能。購買智能門鎖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門鎖,并且要注意檢查外包裝產品信息、保修卡等是否完整,避免購買“三無”產品。購買時不要貪圖“新功能”“新花樣”,應以產品質量和安全情況為首要考量。
6.注意電量。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門鎖低電量報警,以防由于電量過低導致無法開門。選購智能門鎖時要了解門鎖在沒電的時候如何應急開鎖,同時要確定門鎖應急電源接口的位置,以防在門鎖沒電的時候無法進門。在功能模塊出現異常或損壞時,及時聯系生產企業售后服務。
(摘自《生命時報》文/魏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