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型智庫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式。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依托大數據推動地方智庫高質量發展,必須運用各種規范化的研究方法與工具,對現實和重大問題開展前瞻性研究,通過政策創新來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引導公共輿論,最終實現運籌謀劃和獻計獻策的目的。當前,地方智庫在數據建設方面普遍落后于時代要求。因此,作為專門的政策研究和方案設計機構的地方智庫,必須以事實為依據,運用恰當的方法與工具,對具體問題展開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從而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并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動方案,為政府提供高質量的決策咨詢服務。在2021年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長安智庫論壇暨第二十四屆全國社會科學院院長聯席會議》上,貴州社會科學院院長張學立介紹了大數據賦能地方智庫建設的寶貴經驗,以及貴州推動智庫大數據建設的主要探索。本刊將張院長的發言以專題形式刊發,以饗讀者。
編者:張院長,請您談談大數據賦能地方智庫建設方面的經驗。
張學立:在信息化、數據化充分發展的當下,智庫發展必須借助數據。這種新型要素的力量,以數字化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科學建言顯得尤為重要。在信息化、數據化充分發展的當下,智庫發展必須借助數據這種新型要素的力量,以數字化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數據賦能地方智庫建設主要有三種模式,即推動知識數字化、推動政策分析數字化、推動平臺建設數字化發展。
一是推動實現知識數字化。智庫的核心工作是將來自理論、實踐、歷史等維度的各種附著于專家個體之上的知識進行匯總與深度分析,經過科學研判后形成專業性成果,產生對政府決策和大眾認知的影響力。智庫數字化的核心內涵就是把附著在專家、成果上的知識進行數字化。知識數字化應當包含兩方面內容:數據化和標準化。數據化是指將各種顯性和隱性知識通過數據進行表達,形成有形的、結構化的、標簽式的數據形態,實現跨地域跨組織的無邊界流動,持續開發利用,并產生規模遞增效應;而標準化是根據運用場景對知識生成的數據進行分類與定義,形成各種數據標簽,在此過程中應處理好個體與組織、靜態與動態、文字與非文字以及顯性信息與隱性信息之間的關系。
二是發揮政策分析作用。數字化建設有助于提升智庫的資源利用能力。如前所述,智庫的核心資源是知識,智庫的資源利用能力主要表現為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智庫將知識進行數據化、標準化處理之后,能夠將各種專家資源、信息資源、數據資源從分散游離的狀態進行集中整合,形成結構化資源庫,并根據研究需要加以利用。這無疑將大大提升智庫對核心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支撐智庫研究。例如,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完善國家創新體系”目標,智庫需要將政策制定者、科研領域專家、產業界人士以及與創新體系相關的各環節人員聯動起來,依靠數字化技術進行搜尋、篩選和聯合,由此形成“一根線”,將這些主體資源串聯起來。
三是數字化推動智庫研究平臺建設。智庫的核心業務是研究,新型智庫的主要特征是改變了以往的研究模式,即從過去以專家個人為主體的單打獨斗研究模式變成如今以智庫為平臺的整合研究模式。智庫作為研究平臺,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政府部門決策的需要,將研究資源充分整合,形成有機銜接、高效運轉的“研究鏈”,并配以數據資源、信息情報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和手段,打造強有力的新型智庫研究平臺。這與現代生產型企業一樣,都需要借助數字化技術進行輔助和支撐,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例如,智庫需仿照企業模式打造相應的工作系統,如專家資源管理系統、信息情報管理系統、課題管理系統等。
編者:貴州推動智庫大數據建設的主要探索。
張學立: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歷來重視智庫大數據建設,并把社科云平臺的“貴州省新型智庫基礎數據庫”作為大數據建設的切入點。2018年5月25日,“貴州省社會科學云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社科云”)上線試運行,“社科云”由社科信息采集系統、社科信息發布系統、社科工具集成系統、社科信息響應系統、互動交流系統、特色數據庫系統6大系統、1個APP和1個門戶網組成。“貴州省新型智庫基礎數據庫”匯聚全省新型智庫基本情況、研究成果、學術活動、專業化程度等信息并進行良好呈現,集中展示我省智庫的實力與風貌。為區域內決策研究領域相關主體搭建起互動、交流、合作的平臺,促進各類型智庫圍繞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決策需求開展工作。從管理角度看,還能幫助分析區域性智庫機構功能,評估多綜合實力,促進區域性智庫協調發展和作用發揮,緩解科研課題重復立項和立項方向過于集中等情況。
截至2021年6月,通過網絡、電話、問卷以及實地走訪等方式,針對全省高校系統、黨政系統、專業科研單位、企業、社會組織內設或下屬共計242家人文社會科學和部分自然科學研究機構開展調研。根據具備一定的研究實力,有智庫發展的自我認知,長期開展決策咨詢工作,已形成一定決策研究優勢與一定質量數量的研究成果等要素,篩選出36家新型智庫開展深入調研分析。項目已形成《2020年貴州省新型智庫調研報告》《促進貴州省新型智庫建設的四點建議》《貴州省新型智庫名錄(研究者角度)》及“貴州省新型智庫基礎數據庫”1個。數據庫系統以KBase全文數據庫管理系統為核心,采用B/S瀏覽器檢索方式和三層C/S架構,能夠同時管理文字、圖片、多媒體等信息,并提供全文檢索服務,支持網頁動態發布。
系統整體主要分為以下板塊頁面:首頁是智庫機構、專家信息等數據庫整體信息檢索;智庫機構列表頁是收錄機構、機構名稱、機構簡介、機構logo等展示;學者頁面是優秀智庫學者,經審核確認入庫后,按專家不同領域劃分歸類;智庫機構頁是以智庫機構為主體,對智庫機構信息要素進行展示。智庫成果頁面是基于各智庫機構的研究領域進行成果收集、整理,可提供下載、預覽等呈現方式。
編者:未來智庫大數據建設的具體思路。
張學立:一是持續對全省新型智庫發展狀況進行跟蹤研究。發掘各領域各類型智庫,跟進智庫發展的步伐,明晰智庫特征,努力呈現區域性智庫特色。二是對已有智庫數據庫結構進行優化及數據更新。根據智庫發展狀態與使用者需求,對數據庫的親和度、便利性進行改進;與全省智庫建立可信賴的關系,及時、準確更新數據。三是探索服務智庫發展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路徑。幫助智庫進行特色建設與對外宣傳;促進智庫與智庫間合作、智庫與決策部門合作、智庫與研究人員合作,引導我省智庫健康發展。四是進一步優化數據庫各項功能。逐步完善強化數據庫的數據分析能力、數據采集能力,優化提升檢索查詢功能。
編者:在大數據時代,推動智庫大數據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大數據建設也是高質量智庫發展的破解之道、必由之路。在“十四五”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智庫建設不僅要緊扣時代主題推進智庫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獻計獻策,更要在信息時代充分融合大數據技術,在智庫信息化數據化建設上充分探索取得突破,為智庫高質量發展賦能,推動智庫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蔣勛,張志祥,朱曉峰,蘇新寧.大數據驅動智庫應急決策的情報架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08):25-32.(責編:查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