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留言讀者

胡某宇失蹤事件牽動了全網的心。這個開啟高中生活剛剛一個多月的男生,在學習壓力、人際關系不順利、適應困難等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下,產生了厭世情緒,并最終釀成悲劇。
胡某宇生前曾在社交軟件中發布過這樣一條消息:“我試著銷聲匿跡,原來我真的無人問津。”可以看出,其實他非常渴望來自其他人的關懷,哪怕僅僅是一句簡單的過問。但遺憾的是,身邊人都沒能對他的異常做出反應,胡某宇也沒能以更主動的方式尋求幫助。
當你失落、沮喪時,會主動尋求幫助嗎?如果會,你希望得到怎樣的關照與幫助;如果不會,你有著哪些顧慮和擔心呢?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失落和沮喪的時候,只是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一樣。我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主動找父母、朋友傾訴,往往在交流的過程中就會說到或者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也就不再沮喪。還有一種,就是把它寫下來,自己消化。把情緒寫下來的過程,就是自己和自己交流的過程,與此同時,沮喪的情緒得到釋放,接下來平靜地想解決問題的方法,不讓情緒控制。
當我感到沮喪時,首先是和自己信任的人表達、訴苦,尋求被傾聽、幫助,尋找可利用的資源。其次,學著自己照顧好自己,使用一些自我安撫的方法;先離開令人沮喪的環境,讓自己暫時平靜下來;利用“五感”滋養自己;吃美食、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看美景、看電影、泡個熱水澡、做個按摩。當狀態穩定下來,才能用更理性的狀態去面對一切。
每當有沮喪或者不開心的情緒時,我就聽歌、看電影、玩游戲,這些事情就被拋在腦后。我一般很少尋求幫助,因為心里感覺小事情不想麻煩別人,給別人說也可能并不會收到期望的回應,不過我相信自己可以處理得很好。厭世情緒,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吧,一般會和朋友開玩笑吐槽吐槽。
是否尋求幫助要看面對什么事情,以及身邊有沒有適合傾訴的對象。如果沒有,我有時會在常用的社交平臺上找和自己境遇相同的人訴說內心苦悶的事情,在那里很容易會有“同是天涯淪落人”出現,大家都能比較切身體會各自現在的感受。當有人一起有同理感后,瞬間就不會覺得孤單了,會想著:哦,原來這個世界上不只我一個人有這樣的感受,遇到這樣的事。因為每個人尋求幫助的最終目的還是需要找到一個認同自己、理解自己的人交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注重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尋求支持。
每個人都難免有艱難的時刻,關鍵是給負面情緒一個出口。當你一個人難以支撐的時候,請向關心你的人或心理學專業工作者尋求幫助,給自己一個機會,你遠比你想象得更加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