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文 孫永梅
摘要:目的 探討營養護理干預在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營養干預,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營養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BMI指標優于對照組;在化療過程中,觀察組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存質量相關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對晚期胃腸腫瘤患者實施營養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營養狀態,預防并發癥,提升生存質量。
關鍵詞:營養護理干預;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
晚期胃腸道腫瘤在臨床比較常見,主要通過化療來延長患者生存時間。但疾病、胃部組織切除、化療會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影響患者飲食,從而導致其機體營養不良。相關研究顯示,晚期胃腸道腫瘤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多數患者伴隨營養不良,嚴重影響后期化療耐受程度和生活質量。因此,應給予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營養、科學、合理的營養護理,提高患者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其營養狀況,提高療效[1]。本研究旨在探析營養護理干預在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48~74歲,平均年齡(56.61±2.53)歲。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56.21±2.6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晚期胃腸道腫瘤晚期,接受化學治療;患者知曉本研究并同意參與。排除標準:伴有免疫系統疾病;心理障礙;肝、腎功能不全;合并其他系統化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心理護理、生活護理和日常營養教育,并告訴患者在化療過程中要注意飲食,多吃高蛋白、維生素含量高的食品。
1.2.2 觀察組增加營養干預
(1)首先建立營養護理團隊:包括營養專科護士、護理護士、家庭成員、臨床醫生等。營養學專業護理人員和臨床醫生應綜合評估患者的體質,并據此制訂個體化膳食方案。加強和患者溝通,提供營養知識宣傳冊、視頻宣教等,幫助患者了解營養攝入的重要性等。
(2)根據營養篩選的結果進行個性化的營養干預:為患者提供科學的營養搭配,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并在必要時進行腸外營養或腸內營養支持。另外,還要注意營養支持后可能會發生的并發癥,一旦發生要立即進行治療。如有需要,還可以補充靜脈營養。對采用鼻腸管給予鼻內營養液應用護理的患者,應正確地固定鼻腸管,避免發生脫落、移位、折疊、扭曲等情況。每次輸注前后,用20 ml的溫水清洗導管,然后關閉鼻腔。每周定時保養導管,并注意觀察導管附近的皮膚狀況,以保證皮膚清潔干燥,防止感染,同時注意口腔和鼻腔的清潔。靜脈給予營養物質的劑量要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靜脈營養混懸液的輸注速度為10~20 ml/h。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避免出現過多的抽吸反流,從而引起誤吸。有胃腸合并癥患者,護理人員需將其床頭抬高30°~45°,營養液即配即用,并注意控制溫度。營養液要在無菌環菌環境下保存,不能超過6 h,4℃環境下保存不超過24 h;禁止在營養液中加入其他藥物。
(3)注重個體化護理:患者化療之前,要盡量少吃東西,以免加重病情。化療后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過冷、過熱的食品,以免加重腸胃的負擔和刺激。有惡心嘔吐的患者,可以在化療后含陳皮、聞檸檬片等。如果出現食欲不佳的情況,可以采用藥物進行治療。
(4)飲食、心態要健康:注意均衡飲食,保持良好的情緒和飲食習慣。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進行進食,以避免不良情緒影響食欲。
(5)健康教育:在營養保健過程中,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營養教育。請專業營養師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營養教育,根據患者及家屬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理解能力和年齡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語言易于理解,并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同時,針對接受能力強、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以根據其自身的實際狀況和需要,及時了解相關的營養知識,確保營養的合理安排。對于接受能力差、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以采取講課的方式,確保其接受并掌握營養知識。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營養狀況指標、BMI指標、生存質量、化療副作用。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營養狀況、BMI指標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兩組營養狀況、BMI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生存質量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存質量指標比較無明顯差異;干預后,觀察組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3 兩組化療副反應比較
觀察組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胃腸道腫瘤是一類常見惡性腫瘤,初期癥狀不明顯,一般到了后期才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低熱等癥狀,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胃腸道腫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治療期間盒子容易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營養不良,并由此帶來疾病的進一步惡化,從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2]。
營養護理是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科學調整膳食結構,提高患者免疫力,不僅能保證其各項營養指標,還能保證化療順利進行。胃腸道腫瘤患者之所以出現營養不良,是由于惡性腫瘤的消耗,患者對營養素的選擇和攝取不足以及胃腸道腫瘤的特殊性,使其成為營養不良的高危群體。同時,化療患者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惡心、嘔吐等藥物毒副作用,進而出現營養不良,嚴重的會導致治療中斷、感染、早期死亡等[3~4]。
在惡性腫瘤治療中,營養支持是一種基本、必要的治療手段。目前,臨床上常見的腫瘤營養支持治療方式有腸外支持治療(PN)和腸內支持治療(EM),包括口服、管飼、胃空腸造瘺等。選擇腸外營養的原則是“胃腸道正常時,首選腸內營養”,僅在胃腸功能紊亂或需要腸道休息的情況下使用。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是可以結合使用的。目前,主要采用腸內營養支持的方式進行營養支持。腸內營養是一種通過消化道供給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其它多種營養成分的途徑。營養物質通過胃腸道吸收利用,有助于保護腸道的正常組織和保護,降低并發癥,是一種安全、簡單、有效的營養方式[5~6]。
多數胃腸道腫瘤患者出現抑郁和焦慮,這對患者的治療有很大的影響。患者會出現失眠、恐懼、食欲減退等癥狀,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和攝取。因此,臨床上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心理措施,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積極地進行治療和營養干預。營養不良的發生、發展與患者及家屬所掌握的有關營養與疾病的知識是分不開的。因此,為患者提供合理、全面、有效的營養支持服務,不僅要強化護士的自身素質,更要建立一個健全的營養師隊伍,加強對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7~8]。
本研究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營養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 觀察BMI指標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生存質量相關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中加強營養評估和營養護理,可有效確保化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對晚期胃腸腫瘤患者實施營養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其營養狀態,預防并發癥,提升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彭輝.營養護理干預模式對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的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7):1059-1061.
[2] 路立華,李風君,馮紅喜.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晚期腫瘤患者化療后并發癥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6):1091-1093.
[3] 趙冬芳.姑息護理干預對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3):175-177.
[4] 高建松.營養護理干預對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的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0,35(11):135-136.
[5] 莫翠珠.營養護理對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的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9):102-103.
[6] 黎少紅.營養護理干預模式對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的效果[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0):16-17.
[7] 解延飛,王鑫,李果果.姑息護理干預對晚期胃腸道腫瘤患者的影響[J].湖南中醫雜志,2019,35(11):97-98,103.
[8] 陳雪琴,潘志穎,許妙靈.營養護理干預模式對晚期胃腸道腫瘤化療患者的效果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9,33(5):42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