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飛 張旭東 馮富強 呂金如

摘? 要:為了提高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做大做強畜牧業,本文介紹了桐鄉運北秸桿利用專業合作社以湖羊飼養為根本、湖羊文化為基礎,開創的“牧旅結合”的新型養殖模式,經7年的努力,在湖羊養殖的基礎上,通過創建湖羊莊園,達到養殖、觀光雙贏新格局。
關鍵詞:湖羊;茭白秸稈;牧旅結合;觀光農業
傳統養殖業主要注重于畜禽飼養,為市場提供動物源性食品。由于模式單一,沒有產業的縱深延伸保護,經濟效益低,甚至受市場價格的波動易出現虧損。為了保障養殖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將養殖環節做大、做強。做大就是將產業向縱橫發展,做強就是提高企業的規?;?、現代化和科學化水平。縱即深化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橫即種養結合、牧旅結合,創建“航母”型養殖企業,降低飼養風險,增加創收渠道。桐鄉運北秸桿利用專業合作社以湖羊飼養為根本、湖羊文化為基礎,于2015年6月開創了“牧旅結合”的新型養殖模式,經7年的努力,雛形基本形成,達到了養殖、觀光雙贏新格局。本文對該合作社的基本情況、湖羊特色飼養、旅游開發和產業特點進行介紹,以期為該新型養殖模式的推廣提供參考。
1? 企業基本情況
桐鄉運北秸桿利用專業合作社創建于2012年9月,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南王村,嘉湖一級公路南側、蓮都公路西側,交通十分便捷。南王村東界濮院鎮,南枕京杭大運河,西接石門鎮,北依江南水鄉古鎮——烏鎮,距上海120 km、杭州60 km、蘇州90 km,距滬杭高速公路屠甸出口處和高橋出口處各18 km,距申嘉湖高速烏鎮出口處6 km,地理位置優越。
合作社創建初期占地面積70 820 m2 (106.23畝),著力打造以湖羊為主導的養殖產業,利用當地茭白種植優勢——董家萬畝茭白基地,探索茭白秸稈綜合利用循環模式,取得了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特別是羊肉產品在烏鎮旅游市場上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合作社通過市場調查,結合湖羊飼養文化的啟示,充分利用烏鎮旅游古鎮的優勢,激發人們對羊文化的愛好,嘗試開展牧旅結合的新型養殖模式。
2015年6月創立的桐鄉湖羊莊園,以生態循環發展及牧旅有機融合為宗旨,充分發掘區域湖羊飼養800多年的歷史文化,以“弘揚800年湖羊文化,做大做強精品莊園”為目標。
2? 湖羊特色飼養
湖羊是桐鄉當地的特色品種,自南宋開始飼養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最高時年存欄量達到近70萬頭。由于董家茭白基地每年有大批茭白秸稈被丟棄在田間、地頭、路邊,有的甚至漂到河里或在路邊焚燒,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在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專家的協助下,“茭白秸稈——湖羊飼料”的開發研究順利開展。為了落實實際操作環節,在市政府的倡導下,桐鄉運北秸稈利用專業合作社于2012年成立,專門作為茭白秸稈喂羊的試驗開發基地,現有標準化湖羊棚舍? ?6 800 m2,湖羊存欄5 000余頭。利用茭白秸稈科學飼喂湖羊不僅解決了當地環境污染問題,還解決了規模化羊場秸稈飼料的制約瓶頸,取得了顯著成效,茭白秸稈青貯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應用成果獲桐鄉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嘉興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3? 旅游開發
為了吸引廣大游客,積極開發與旅游有關的新產品和新項目,合作社從游客的“眼、口和手”著手,提出了“莊園經濟”這一全新的概念。莊園經濟不是普通的民宿,也不同于一般的農家樂,是一個集現代農業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度假村,也是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塊試驗田,定位于旅游差異化發展道路,目標游客瞄準中高檔消費群體,形成與古鎮游互補的新業態(圖1)。
3.1 湖羊文化博物館
創建的湖羊文化博物館占地面積520 m2,總投資400萬元,是我國首個湖羊博物館。館內展出了大量與湖羊有關的圖片和實物,介紹了湖羊的起源、發展,湖羊與人類的淵源,湖羊產品的特色和開發利用價值,為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湖羊文化課,展現了特色濃厚的湖羊文化底蘊。
3.2 觀光休閑區
莊園內的觀光休閑區還建設了文化長廊、湖羊產品展示區、觀賞羊瀏覽區、草棚等傳統農作方式體驗區,通過生態產業鏈建設,形成了獨特的江南草原感覺,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體驗。100 m的文化休閑長廊可供游客休息學習;湖羊產品展示區展覽了湖羊從出生、飼養到屠宰、加工、產品包裝全過程的錄像或實操,讓觀眾全程了解合作社湖羊產品與眾不同的特點;觀賞羊有湖羊、波爾山羊、黑山羊、多賽特羊、多角羊、杜泊羊等,供游客隔窗觀賞。
莊園內的休閑區、生產區、旅游區功能劃分明確。休閑區種植了多種植被,高低錯落,景觀優美,還種植了油菜、黑麥草、蠶豌豆、榨菜等農作物,品種搭配和茬口安排合理。莊園建筑采用江南水鄉風格,與周圍環境、周邊景區風格相協調。莊園還豎立了規范和醒目的旅游標志牌。2016年莊園接待游客和參觀人員約15 000人次,2022年達到? ? 50 000人次。
3.3 餐飲服務
莊園提供餐飲和住宿服務,配置約100個停車位,建設網絡營銷平臺,注冊、開通微店和淘寶各1家。
2015年,合作社創立了“香當贊”品牌,并與本土優秀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合作,開發了“香當贊”系列產品——真空袋裝紅燒羊肉、砂鍋羊肉等,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銷售。2016年,該系列產品榮獲嘉興市農產品展銷會優質產品獎、桐鄉市首屆旅游商品網絡人氣獎,是嘉興市市民最喜愛年貨。2016年,在嘉興、桐鄉市區開設具有湖羊特色口味的面館3家,日營業額近5萬元。
此外,野炊燒烤休閑區推出統一烤全羊、自助羊肉串燒烤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
4? 產業特點
4.1 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顯著的區域特色
借著打造全國旅游第一大縣和“一業一網”的重大利好政策,和烏鎮旅游古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的有利條件,桐鄉湖羊莊園應運而生,以湖羊的飼養、茭白秸稈利用開發為起點,發展羊肉產品的深度加工與開發,開展牧旅結合新模式,借助實體店及互聯網平臺,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延伸產業鏈條。
4.2 運作模式
一是有主體。桐鄉湖羊莊園實施主體為桐鄉運北秸桿利用專業合作社,以湖羊飼養為立足之本,建有健全的財務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技術研發管理、科研經費內控管理、科普館管理辦法及湖羊飼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二是有產業。湖羊莊園被列入一類現代農業莊園建設點,由桐鄉市級部門統一制定規劃。結合湖羊產業特點,莊園細化發展規劃書,明確新增投入。2022年湖羊莊園總收入2 500萬元,因旅游帶動,農業生產經營收入也明顯提高,達到2 100萬元,占總收入的84%。
三是有加工。莊園內建有農產品初級加工場地,可進行湖羊分級及產品的傳統加工,同時與具有湖羊屠宰資質的企業簽訂屠宰協議,實行湖羊定點屠宰。莊園內建有保鮮庫,用于湖羊產品的儲藏、保鮮等。通過產品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莊園產品精深加工是委托食品公司代加工,產品外包裝標注合作社品牌。產品積極參加省農博會和推介會,努力提高知名度。線上線下同步銷售以提高銷售量,目前合作社已與浙江中驛超市連鎖有限公司、烏鎮相關超市簽訂銷售協議,并建立微店、淘寶店等網上銷售平臺,產品熱銷。
四是有品牌。合作社現有農產品注冊商標2個,分別為“香當贊”和“龍饗”,已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湖羊莊園的所有經營活動圍繞湖羊主產業展開,湖羊年存欄量已達5 000余頭,飼養過程嚴格執行桐鄉市畜牧局制定的《桐鄉市畜禽養殖場(小區)養殖檔案》管理辦法,規范養殖檔案記載,做到飼養全過程有據可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質量可追溯,經相關國家加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羊肉產品檢測,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達到綠色產品要求。合作社先后獲得了農業部2015年肉羊標準化示范場、2015年省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桐鄉野炊休閑基地、桐鄉市農業科技企業和生態養殖場稱號;技術上獲得嘉興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桐鄉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香當贊烏鎮羊肉2016年獲得嘉興市農產品展銷會優質產品獎、桐鄉市十大特色產品,2017年獲得市民最喜愛年貨、桐鄉首屆旅游商品創意大賽網絡人氣獎等榮譽。
五是重視科技人才。莊園共聘用農業科技人員13人,其中聘請高級技術職稱人員2名,大專以上學歷的農業科技人員8人,占管理人員的61.5%。積極申報科技項目,先后實施了多個省、市(嘉興)和市(桐鄉)科技推廣和開發項目,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活力。
5? 小結
經過7年的創新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畜牧業的發展和效益除了科學飼養和規模效益之外,對產業的開拓亦是生存的重要環節。一方面要對產品進行必要的深加工、綜合利用,提高畜產品的附加值,可以根據當地環境、資源和特色經濟,開展商牧結合、牧旅結合等多種經營,以抵御市場風險,增加抗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必須找準牧旅結合的核心,強化核心作用。我們以湖羊飼養為核心,開拓羊文化、發展羊餐飲產品,實施以羊為內容的觀賞旅游,從而提高主體產業的經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