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2022年10月19日)發表《香港施政報告》,勾劃香港未來五年的發展愿景和政策措施,強調必須更積極和進取 “搶企業”、“搶人才”。政府會構建新體系,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招商引資引才,強化香港競爭力,并首次提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下簡稱為“高才通計劃”)。
高才通計劃針對高薪、或具有高學歷、工作經驗的人才,向其發出為期2年的簽證,旨在吸引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到港,便利人才來港探索機遇,補足香港缺乏人才行業及專業人才。高才通計劃相對于其它人才引進計劃略有不同,申請人無需評分,也無需事先在香港找到工作或創立公司。
港府指出,從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27日共收到7417宗高才通申請,完成審核的有6085宗申請,當中5799宗申請獲批,成功率約為95%!高才通的成功率如此之高也證實了香港招攬全球人才可不是說說而已,滿足條件就能獲批!澳德華近期有不少客戶成功獲批高才通,還有一天就獲批的高才通申請記錄,30年的口碑機構,用實力為您保駕護航。
在首月收到的申請中,自開放當日起至2023年1月27日,共接獲了7417宗申請,其中有5799宗申請獲批,但另有286宗申請被拒,其余的案宗仍在審批中,所以我們要準備好相關材料的遞交,以免審核過程緩慢。由此可見,高才通的申請看似簡單,但仍需做好充足的材料準備,認真對待高才通申請。如遇文書不嚴謹、材料有紕漏等問題,被拒或審批時間過長,那就得不償失了。申請人需要注意。2023年2月22日起,申請高才通計劃需要遞交無犯罪證明材料。

在獲批來港的高薪人士之中,89人年薪250萬至300萬、212人年薪300萬至500萬、84人年薪500萬至1000萬,而年薪1000萬港元或以上有85人。可見香港對高薪人士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在眾多人才和利好政策的雙重加持之下,定是不愁發展。
3月6日,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透露截至今年2月底高才通計劃已收到超過14000份申請,當中已批核9600多份申請;其中超過半數的申請人在30歲以下,如此之多的年輕人申請來港,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主力軍,為香港的經濟持續注入動力。
除了高才通申請數量火爆之外,其他香港人才計劃也在高效審批中,香港優才持續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睞,并且2023年至2024年期間,優才取消了原有的配額,不設名額限制。第65期優才的甄選名額就高達992個名額,這是優才開放申請以來首次有如此大量獲批人數。
香港向來都是亞洲地區中經濟發展迅猛的佼佼者,同時也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世界經濟自由度2022年度報告》顯示,香港在165個經濟體中再度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除了香港自身的吸引力外,目前香港政府也在大力吸納全球各地高質量人才,放寬諸多人才利好條件,歡迎有才之士集結香港,現正值政策窗口期,眾多申請人都不愿錯過此次機會,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才爭相向港府提交人才計劃申請。
高才通計劃申請者需滿足以下三類條件中的一條:

A類:申請前一年年薪為250W或以上港幣(或等值外幣);
B類:世界百強大學學士學位+-5年內累計滿3年工作經驗;
C類:無工作經驗,但5年內獲得世界百強學士學位。
(A類B類不設申請數額限制,但C類別有一年10000的配額限制)
1.A類不設學歷條件,有高薪背景的各行業人士若無高學歷背景可選擇申請A類;
2.畢業不久,若無工作經驗可選擇申請C類,但遞交文件需要抓緊時間,C類別首月獲批已超過2346宗數;
3.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人士可選擇申請B類。
香港人才計劃近日申請火爆,互聯網上信息諸多,申請者們心中難免疑惑:香港高才通和香港優才有何不同?人才計劃各有各的好處,計劃雖好,選擇計劃時仍需要與申請人的未來發展規劃高度匹配。
當申請人兩個人才計劃的條件都符合時,如何選擇便變成了糾結的難題。高才通和香港優才計劃共同點在于:無需先獲得雇主聘請,可申請攜帶配偶和小孩一同來港。最大的不同點在于:通過高才通獲得香港身份的人士在續簽時是需要工作證明的,而優才無硬性工作要求。高才簽證的續簽模式為2+3+3,優才則為3+3+2。就審批速度而言,高才通審批速度相較于優才更快,但目前港府針對優才的審批也較為高效。
若申請人達到高才通申請條件,且有意愿到港工作,或想要快速到港,那便可以堅定的選擇高才通計劃;但是申請人若生活重心依舊在內地,僅是想先拿香港身份規劃子女教育,便選擇續簽寬松的優才計劃。簡而言之,高才通更像優才的進階版本,如何選擇人才計劃依舊著重于申請人未來的發展規劃是否在港工作。

相信大家也明了高才通計劃的申請內核,該計劃面向高學歷人才或高薪各行業人士,可以預見,未來的香港將會集結大批有才或有財的人士,為香港高速發展持續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未來不可限量,有意申請香港身份的人士,需要牢牢把握這次的政策利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