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海濱

馬德里,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其位置處于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馬德里建城于9世紀,是在摩爾人邊貿站“馬格立特”舊址上發展起來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將首都從托萊多遷入于此。馬德里同時也是西班牙的商業中心和南歐地區的旅游、文化中心,其歷史文化遺跡豐富,現代旅游設施齊全,服務業發達。馬德里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以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風情迷人馬德里是西班牙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馬德里的夏天炎熱干燥,冬天的氣溫最低也在零上七攝氏度左右,還是春秋的氣候比較宜人。陽春三月,馬德里各個公園的樹木和花草也都逐漸復蘇。金塔德洛斯莫利諾斯公園是馬德里著名的賞花公園,園內種滿了7000多棵杏樹,杏花每年三月開始就競相盛放,此時正是前往賞花的好時節。在觀賞大片的杏花之余,還可以穿梭在種滿了植物的公園之中,享受美好的初春時節。在馬德里游覽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景點,找不到拍照的心儀之地。
進入市區,處處都是古典文化的濃厚滋味。馬德里市的現代建筑與文物古跡相映成輝,無數名勝古跡遍布馬德里全城。據悉市內有1000多個凱旋門,300多個廣場,50座博物館和100多個雕塑群。這座1992年被評為“歐洲文化名城”的古城洋溢著濃烈的歷史氛圍。

馬德里太陽門廣場最早起源為15世紀馬德里的一個城門,因城門面朝太陽升起的方向而得名太陽門。太陽門廣場被稱為西班牙的中心,廣場上還有兩個重要景點,一個是卡洛斯三世的雕像,他是波旁王朝時期西班牙的國王,出生在馬德里,在位期間大力修建馬德里的公共設施,至今他還擁有著“馬德里最偉大市長”的稱號。另外一個景點是“熊和野草莓樹”,是馬德里市的市徽。馬德里這個城市名字的由來是“熊群之地”的意思,因為在鄰近的森林里發現了大量的熊與草莓樹,從中世紀就做為城市的象征。
來到西貝萊斯廣場,又稱大地女神廣場,廣場上的西貝萊斯坐在兩只獅子拉著的戰車上。皇家馬德里的球迷將這座女神雕像視為自己的保護神,每當球隊獲得重大賽事的冠軍,這里便成為皇家馬德里例行慶祝巡游的必經之處,時常人聲鼎沸、水泄不通,而皇家馬德里的隊長將會如還愿一般,親自為女神披上球隊圍巾。
離西貝萊斯廣場不遠就是馬德里著名的格蘭大道。格蘭大道是馬德里市中心一條華麗的高檔購物街。有“西班牙百老匯大街”之稱。這條熱鬧的街道以琳瑯滿目的世界品牌商店和精美典雅壯觀的建筑群著稱。

在馬德里300多個廣場中,其中最為出名的是西班牙廣場、太陽門廣場、哥倫布廣場。這里整日布滿了休閑的人群。和中國人不同的是西班牙人尤其喜歡坐在廣場周邊的椅子上安靜地曬著太陽,看著廣場上孩子們奔跑跳躍……西班牙廣場中心高高聳立著西班牙文學作家米格爾·德·塞萬提斯紀念碑、紀念碑上有塞萬提斯石雕、他筆下的人物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銅像、代表堂吉訶德真愛的兩尊石像:平凡的村姑阿爾東沙·羅任索和想象中美麗的杜爾西內婭·臺爾·托波索。
哥倫布廣場因美洲新大陸發現者探險家哥倫布的雕像而得名,這個廣場是我們見到的最為氣勢恢宏的廣場。曾經是意大利航海家的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遠航,開辟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成為西班牙人的驕傲。除了他的雕像,還有四組巨型雕塑,廣場中央有一面巨大的西班牙國旗,迎風招展。在廣場上還有很多行為藝術家在街頭表演,街頭藝人們在展現著自己的技巧和熱情。
歷史悠久、人文深厚的馬德里其文化古跡豐富,旅游設施齊全,是歐洲著名的熱門旅游城市之一。來到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的馬德里,馬德里皇宮是一定不要錯過的地方。

來到心心念念的馬德里大皇宮參觀。對于歐洲這些古老的皇宮總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乳白色墻壁,華麗掛毯,內飾精巧。鋪著灰色大理石的皇室廣場,襯著同色的建筑梁柱,幽藍的天空映射,著實美麗。
馬德里王宮位于馬德里市中心,建于十八世紀中葉加爾羅斯三世,是波爾夢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遺跡,其豪華壯麗程度,在歐洲各國皇宮中堪稱數一數二。
進入皇宮各個展廳,琳瑯滿目的各式奇珍異寶簡直讓人挪不開眼睛。傳世百年的王冠,鑲嵌翡翠珠寶的權杖,屋頂,墻壁處處描繪著當時宮廷的奢華生活。只是很遺憾,這些都不允許拍照,只能努力記住那些巧奪天工的樣子。踩在柔軟的地毯上,周圍都是雄偉氣勢之態,讓人也不得不緩步優雅去找尋自己有沒有一絲王室的氣息。
西班牙馬德里皇宮建造設計參考了巴黎盧浮宮的草圖,王宮內部每個房間都各具特色。皇宮里面藏有無數的金銀器皿和珍寶級的繪畫、瓷器、皮貨、壁毯、樂器及其他皇室用品。現在西班牙皇宮已被辟為博物院。但皇宮仍然是官方的皇室駐地,但事實上國王只是偶爾來這里辦公,如果有幸看到王宮屋頂的兩面旗幟同時升起,說明國王恰好在這里。
馬德里皇宮由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五世下令,在原有的阿拉伯城堡基礎上建造起來的。馬德里皇宮始建于1738年,耗時26年完工,建筑外觀宏偉壯觀,酷似法國盧浮宮,內飾富麗堂皇,以意大利風格為主,被譽為“波爾夢王朝文化遺跡的標志”,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宮殿之一,是僅次于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和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泉宮的歐洲第三大皇宮。如今,馬德里皇宮內部共有2800個房間,除了部分作為皇室使用,但也僅有50間左右對外開放參觀。皇室成員并不居住在這里,他們住在城郊的薩爾蘇埃拉宮。

皇宮里面的主要看點,有阿拉巴特洛斯大廳、大柱、鏡子廳和卡洛斯三世國王房間等,還有戈雅、魯本斯、委拉斯凱斯等藝術大師的畫作。進入到王宮的內部,上了大臺階是被許多掛毯包圍起來的“廊間”,接著是模仿貝魯塞尤宮殿中鏡子房樣式的“御座間”。整個宮殿豪華絕倫,在被稱為“佳斯帕利尼房間”的三間房屋里,其豪華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另外,這些屋子當中還有專門擺放陶瓷制品的“瓷器房間”和墻壁曾經被黃色綢緞所包裹的“黃金房間”。這里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油畫、收藏品、兵器、瓷器、鐘表、金銀物品。其中最重要的作品要屬歷史上最偉大的弦樂器制造師之一的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制作的五件提琴,在皇室圖書館的音樂廳展出,每一件都價值連城。宮后的御花園秀麗幽雅,花木掩映。
馬德里皇宮對面是阿穆德納圣母教堂,其最初設計由弗蘭西斯科·德·古巴斯繪制于1879年,起初用作已故的瑪麗亞·梅賽德斯皇后的陵寢神殿。1883年埋下第一塊基石,但當1885年教皇利奧十三世下達圣諭在馬德里-阿爾卡拉開設主教后,這個教堂項目變成了主教堂項目,擁有短暫但又曲折的歷史。據悉,教堂的建筑樣式原為哥德復興式,后被改為巴洛克風格,以和白色與灰色建筑立面的皇宮相對應。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教堂建筑的都是最雄偉、最精美的建筑。

走進教堂,我看到每個虔誠禱告的人端坐在長椅上,雙手合十。從天窗灑下來的溫暖陽光染在每一個人身上,突然覺得書里描寫的圣潔似乎就是這樣的光景。我忍不住躡手躡腳的進來,昏黃的頂燈,栩栩如生的雕刻四周窗戶下都會佇立著一尊圣母雕像。很多人信步登上教堂最里面的禮臺瞻仰膜拜,禮臺的柱子上有著形態各異的圣嬰和仙女的雕像圍繞,透過五彩斑斕的窗戶分外奇幻。教堂里就連一旁的腳凳都是雕刻著孩童托舉的模樣。縱使人很多,教堂里也始終是靜悄悄的,我坐在長椅上,也開始靜靜感受著圣母瑪利亞的恩典。
馬德里皇宮外面的廣場上來來往往的游人也是一道流動的風景,在這里可以看到歐洲各國的俊男靚女游客,也可以看到各種街頭藝人和英姿颯爽的騎警,自由閑適的氛圍,讓人在這里待上一整日都不會覺得審美疲勞。
麗池公園是這座城市的一個最著名的公園,它始建于17世紀。公園坐落于城市的中心地帶,公園內種植了超過一萬五千株的植物,還有一顆栽種于1633年的墨西哥落羽杉,是馬德里最古老的樹。同時它也是一個天然氧吧。在公園里的小道漫步,欣賞花園,都是初春時節游客放松身心的不二選擇。
麗池公園是馬德里的一座大型園林公園和旅游勝地,每年吸引很多游客前來參觀。麗池公園就在普拉多博物館的后面。麗池公園有好幾個門,不收門票,可以根據你想去的景點,自由選擇進出路線。麗池公園似乎和紐約的中央公園有點相似,城市中央的一大綠肺,與國內公園不同的是,麗池公園更自然,更生態。公園中除了雕塑,一些景觀植物修剪之外,人工痕跡相對不是很多。

麗池公園早年一直是皇家公園。步入公園,皇家園林氣勢撲面而來,春暖花香之際的馬德里高原已是五彩繽紛。湖中天鵝戲水,小船蕩漾。水花四溢的噴泉雕塑矗立在歐式繁華的古典建筑中,讓人想起西班牙歷史上曾有一段歸屬法國波旁王朝的統治時期,因而隨意都能感受到法國宮廷的浪漫與奢華。
麗池公園里有幾棵樹確實是印象深刻。朋友說像人的大腦一樣,我卻覺得萌萌的。找上一處長椅就能開始發呆,在湖中開上一艘小船就能劃船,我們走走停停,看著綠樹蔭蔭,還是很愜意。
麗池公園是典型的西方園林,中間有個湖,有人劃船,看到這個湖的一瞬間,就意識到你見過的那些中世紀歐洲田園風景畫真的是所見即所得,絕對沒有摻假半分。湖邊上有各種賣藝的人在進行表演,游人閑散漫步,街頭藝人演奏著薩克斯,給公園增添了背景樂,更多一份小資情調。
初春的麗池公園鳥語花香,隨著天色慢慢亮起來,在公園里遛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我走走拍拍看了麗池公園的地圖才發現我們只是逛了它冰山一角的部分,想要逛完也是不可能的了。當然,里面最著名的景點是水晶宮,全透明玻璃房子,宮外有個池塘,有噴泉和許多鴨子游來游去。

水晶宮是麗池公園最經典的建筑,整個建筑是以鐵和玻璃建造的,高約25米,主要用來舉辦當代藝術展覽會,在房子里看天空,還是很夢幻的。水晶宮周圍種滿了高大的印度栗樹,宮殿通體明亮,陽光下玲瓏剔透。
在充滿生命力的大樹下環繞四周晨跑,在不算太大的湖面泛舟,聆聽街頭藝人星星點點的演奏,連水晶宮前湖里的烏龜們都充滿活力地來回游動、上岸舒展。美麗的鸚鵡在林中踱步,一切都是如此的悠閑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