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霞
【摘 ?要】論文從新經濟環境對企業管理的影響、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方法以及具體實例分析這幾方面,介紹了通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更好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環境變化的具體方法,以期通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方式,增強企業的環境適應力,希望能夠給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啟發。
【關鍵詞】新經濟環境;企業;管理水平
【中圖分類號】F279.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2-0103-03
1 引言
在社會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大背景下,為適應市場經濟對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需要在明確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創新管理理念、優化內控環境、規范管理行為、加強風險評估等方式,切實提升管理水平,以便為增強市場競爭力、抗風險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撐。
2 新經濟環境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2.1 微觀經濟
從微觀經濟的角度看,新經濟環境下現代化、信息化以及自動化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個別企業的經濟活動在市場信號的誘導下,通過競爭產生了調整與平衡。這一情況的出現,使企業新產品開發周期、使用壽命、使用周期不斷縮短。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切實滿足人們的需要,產品生產設備的投入成本也就要不斷增加,這就導致企業面臨的經濟挑戰與風險不斷增大。為適應上述經濟發展變化,企業需要在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管理、成本管控等方面進行合理優化調整,以便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和環境變化。
2.2 宏觀經濟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國民經濟總體運行狀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企業的運營管理也隨之不斷變化。具體來說,從內因的角度看,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球經濟下行趨勢等因素的影響,企業傳統融資手段和模式無法正常應用,部分地區的國企、民企的巨大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同時,為適應類似《新會計準則》等國家相關法律規范條例發生變更的情況,企業的管理方式需要隨之發生改變,若企業仍沿用傳統的管理理念與方法,那么企業的運營管理效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從外因的角度看,在經濟全球一體化、貿易競爭加劇、反傾銷等情況的影響下,國際金融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大部分企業的傳統運營管理方式已不再適應當前大的經濟環境變化,此時企業迫切需要革新自身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以便適應新經濟環境下的發展機遇與挑戰[1]。
3 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模式不夠成熟
企業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如果企業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新經濟環境對企業運營管理的要求,那么企業的整體運營管理質量必然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在新經濟環境下,為了確保自身的運營管理能夠與市場經濟變化情況相適應,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管理模式進行調整,但受企業管理層的管理理念落后的影響,企業的管理模式往往不夠成熟,使得企業的管理水平不高,進而導致企業的運營管理效益下降。在實際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的管理層一般將關注點聚焦于企業生產經營、提升效益等方面,對自身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形成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運營管理效益的提升。同時,當前仍存在較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專業水平無法切實滿足新經濟環境需要的情況,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對內部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較差,導致企業的運營管理模式相對粗放,無法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創新。上述情況的存在,大幅度降低了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阻礙了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2]。
3.2 內控環境不夠完善
新經濟環境背景下,市場的競爭越發激烈,為了切實提升自身的運營管理質量,企業需要通過不斷優化自身內控環境的方式,降低自身的運營成本,為自身運營管理效益的增長提供支持。在實際運營管理工作中,企業進出貨、人力資源管理、市場開發、市場營銷、技術開發、生產設施管理、售后服務等環節與企業的運營管理質量之間存在著直接的聯系,為了保證上述環節的順利推進,為企業運營管理效益的增長提供支持,往往需要企業在管理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但是當前部分企業在開展管理工作時,仍將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標,將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了生產銷售環節,忽視了人資、技術研發等工作的重要性,導致這部分運營管理環節能夠分配到的人力物力資源不足,這一情況的存在不僅降低了這部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還導致了管理工作無法實現有效整合,進而降低了內控工作的質量。此外,受內控環境不夠完善的影響,企業員工往往無法全面了解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的相關內容,進而影響后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管理體制不夠合理
管理組織機構設置不夠合理,具體表現為業務、財務、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機構劃分和配置不合理,權責范圍劃分不清晰,監督管理、財務審計等工作制度不完善,導致企業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3.4 風險控制不夠科學
在新經濟環境下,做好企業風險管控是保證企業運營管理安全的重要舉措,但現階段仍有許多企業在成本風險、財務風險、法務風險、安全生產風險等風險管控工作中存在短板,給企業管理體系的正常構建與后續運營活動的正常開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舉例來說,在成本風險管控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以企業發展戰略和實際生產成本支出為基礎,加強生產原料、人工、機械設備、技術開發、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方面的管控。若在上述環節中出現成本預算編制紕漏,必然會對企業后續經營成本核算與產品運營活動的順利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4 新經濟環境下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方法
4.1 創新管理理念
在新的經濟環境下,企業領導層如果沒有樹立符合當前經濟環境發展需要的企業管理理念,那么企業整體將會缺乏創新動力,進而降低企業的管理效能。為切實解決該問題,企業領導層應提升對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的關注度,并以企業實際發展狀況為基礎,樹立多元化的企業管理理念,將國內外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管理學專業知識,企業管理技術與實際管理情況進行深度融合。同時,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企業可以加大在管理工作上的資金投入,為管理人員學習先進管理理念、技術提供資金支持,在提高管理層綜合實力水平的基礎上,切實達到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目的。
4.2 優化內控環境
企業管理水平與企業內控環境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良好的企業內控環境可以為企業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有效支持,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而高水平的企業管理又可以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內控環境質量,為企業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控等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在新經濟環境下,為切實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需采取相應措施,構建良好的企業管理內控環境。
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自身管理與組織結構,明確管理部門權責的方式,優化內控環境。具體來說,可以根據企業自身運營管理實際,完善財務、業務、人資等管理部門的設置情況,通過令部門在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同時,實現管理崗位權責的有效分離,真正提升企業內控管理質效。
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建立高效企業管理網絡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內控環境質量水平。具體來說,企業可通過強化各部門職能,協調運轉,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確保各部門工作有序開展,在提升企業整體運營管理效率的同時,降低管理工作風險出現的概率,為企業運營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的基礎[3]。
4.3 規范管理行為
在新經濟環境下,為適應當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切實提升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避免因發展轉型工作的推進對企業運營管理造成負面影響,企業需要對其管理行為加以規范,形成動態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僅為企業后續運營管理提供真實可靠的信息參考,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3.1 構建財務管理機制
財務工作是當前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為切實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水平,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當前市場同類型企業發展情況,構建能夠滿足自身財務管理需要的預算管理體系,并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預算管理中的方式,完成預算信息管理體系的構建工作。在后續財務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財務管理人員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體系完成企業各部門預算、結算、核算、資產等數據信息的分析、整合工作,了解企業預算執行情況,明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效。對于新經濟環境下的企業來說,構建科學的信息化預算管理體系,不僅可以令企業的管理層與財務風險管理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準確的企業資金流轉信息,便于管理層以預算方案執行情況為基礎,優化后續運營管理方案,還能通過對企業財務狀況以及企業未來發展情況進行預估的方式,為企業管理戰略發展計劃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參考,降低企業管理風險,提高企業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4.3.2 遵循依法治企原則
對任何企業來說,保證自身的運營管理行為符合相應法律規范的要求,是保證其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為切實實現上述目標,在制定企業管理規范過程中,企業應保證規范制定工作以國家法律、行業規范為基礎,以便保證企業的后續運營管理行為規范不會出現違法違規風險。同時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企業應遵循依法治企的原則,通過建立專門的監察機構,將企業員工行為與績效掛鉤,調動企業員工依照相應法律規范開展工作,降低企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概率,切實保障企業自身運營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4]。
4.3.3 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在5G技術全面推廣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企業運營管理的全領域。為了保證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經濟時代的發展變化,企業可以將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自身的管理工作中,通過構建相應管理信息網絡的方式,對企業運營管理行為進行科學規范。在推動企業朝著現代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5]。
4.4 加強風險評估
新經濟環境下各類安全風險的存在,必然會對企業的正常運營管理造成不利的影響,企業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應加強風險評估工作,以便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滿足企業正常運營管理發展需要。資金風險是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較為常見,也是危險性極高的一種風險,在新經濟環境下,一旦出現財務風險,企業破產的可能性將會大幅度增長。為避免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因資金鏈斷裂、資金安全風險、融資風險等問題的出現,影響自身的運營管理安全,企業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加強風險量化評估的方法,認清風險原因,完善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以便在切實降低企業風險安全隱患的同時,為企業后續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6]。
以沃爾瑪為例,其作為全球知名的大型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業務部門防線。在沃爾瑪,業務部門涉及大量的資產和現金業務,在交易階段,會面臨諸多風險,屬于企業風險管理的前沿陣地。管理層立足于宏觀和微觀角度,制定了風險管理方法和內控流程,并將其與業務部門相融合。其中,宏觀角度包括企業組織結構、職責劃分和審批程序,微觀角度包括采購政策、存貨和資金管理,通過上述措施的應用,筑造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是風險管理部門防線。主要是指統籌管理各單位的風險、協助業務部門開展內控評估和管理、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式,對財務風險予以分析。第三道防線是內部審計防線。在審計部門的領導下,分析和控制企業的內部風險,確保業務部門掌握重點風險,同時識別新風險。
5 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為企業運營管理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但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市場份額,就必須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實力。企業只有深化內部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強化風險管控,才能達到擴大市場占有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舟.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工商管理水平提升路徑探討[J].上海商業,2022(06):132-134.
【2】吝峰偉.新經濟環境下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20(02):65+67.
【3】詹旺秀.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全國流通經濟,2022(01):106-108.
【4】張樹花.探析新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財會學習,2021(17):51-52.
【5】賀春.新經濟環境下制造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0(07):116-117.
【6】周夢瑋.淺談如何加強新經濟環境下企業的工商管理水平[J].今日財富,20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