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型:歷史審視和現實拓展

2023-05-30 10:48:04齊衛平
湖湘論壇 2023年2期

齊衛平

摘要:中國式現代化是黨和人民經過長期探索找到的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唯一正確的道路。從歷史視角考察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型過程,對于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意義。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提出“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取得的成就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并積累了寶貴經驗。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圍繞“小康社會”戰略構想,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開創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創新治國理政方式取得的實踐成就和理論成果,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的語境、新的場域和新的意蘊。黨的二十大初步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標志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成熟成型。新時代新征程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使命艱巨,任重道遠。

關鍵詞:黨的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型

中圖分類號:D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4-3160(2023)02-0001-10

全面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一個重大創新成果,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熟成型的標志。黨團結帶領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長期探索的結果,是經受挫折、付出代價、歷經磨煉而找到的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1]18這個闡述勾勒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成熟成型過程的發展脈絡,“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來”“十八大以來”三個標志性時間概念,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歷史考察的視角。從道路的成熟成型過程加以審視,既有助于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創新成果的來之不易,又有利于增強進一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對于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戰略部署具有重大意義。

一、中國式現代化基礎奠定:提出“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

中國追求現代化的歷史源頭發端于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社會以此為起點進入近代歷史的發展階段。這場讓中華民族蒙受恥辱的戰爭也使中國卷入世界現代化發展大潮,打開國門后的中國人看到了世界現代文明成果,萌生了追求現代化的愿望。一批批先進中國人孜孜不倦地尋找救國救民道路,試圖仿效西方式的道路把中國引上現代化的軌道。然而,“無數仁人志士為此苦苦求索、進行各種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重任,歷史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2]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個登上歷史舞臺的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為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帶來了歷史契機和展示了光明前景。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追求現代化對中國人民來說只是一種奢望,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中國人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走通現代化的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后領導中國革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集中體現在對面臨主要任務的科學認知上。“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3]3這既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于主要任務的準確判斷,也是在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首要前提。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中,黨提出“把落后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目標,表達了追求現代化的志向,通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為進行現代化建設掃除障礙,團結帶領人民在改造舊世界的偉大斗爭中取得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勝利成果,中國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新中國的成立揭開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帷幕。然而,落后的經濟文化條件使建設新世界的使命十分艱巨,惡劣的國際環境使中國發展現代化面臨極大困難,國家建設受到各種掣肘。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增強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為改變一窮二白落后狀態頑強奮斗,實現了社會深刻轉變,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證。在實現恢復國民經濟任務后,我國經濟建設走上統一、統籌、統合的發展軌道,黨中央制定一個又一個“五年計劃”有序安排現代化建設,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獨立研制出“兩彈一星”,成為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這些不斷取得的重大成就奠定了現代化發展的基礎。

以追趕世界發達國家為目標,黨中央鮮明提出了實現現代化的要求。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提出建設“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4]。1956年,黨的八大把工業化建設、由農業國到工業國轉型的任務提上議程。毛澤東在大會開幕詞中指出“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的中國改變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化的中國”[5]。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的這個任務促使“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的形成。1964年12月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大會議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6] “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的提出,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現代化而不懈奮斗的熱情被充分地激發出來。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團結帶領人民圍繞“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開展初步實踐的歷史不能否定。由于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機械照搬蘇聯模式,同時也因為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新中國探索現代化道路走了一段彎路,遭遇了嚴重挫折。隨著“左”傾錯誤思想的滋長,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在思想和實踐上偏離了正確軌道,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斗進程也因發生“文革”十年內亂而中斷,教訓沉重而深刻。任何事物發展必然有一個過程,人生下來時都不會走路,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條件落后的大國進行現代化建設,不可能是一件輕輕松松、僅靠敲鑼打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犯錯誤、摔跟頭、遭挫折、付學費很正常,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有了探索中的曲折,才能有吸取教訓后開創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歷史新實踐。

中國現代化發展史上,黨和人民以實現“四個現代化”為目標所進行的奮斗意義十分重大,改革開放之前的三十年歷史實踐留下了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前進足跡。第一,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深刻社會變革,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樹立了正確方向,決定了黨領導現代化發展從一開始就走上與西方現代化發展不同的道路。第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整個時期,黨中央追求現代化的目標瞄準世界上最發達國家,體現了遠大志向。第三,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提出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為新時期開創現代化建設新道路做了理論準備。第四,黨和國家事業在各領域的發展,推動形成了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框架。第五,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社會發展取得的進步為現代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成績必須予以充分肯定。

1979年1月,鄧小平在和外賓到談我國現代化發展時說:“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我們主要依靠過去三十年建立起來的基礎和積累起來的建設經驗。”[7]480黨的第二個歷史決議指出:“我國現在賴以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很大一部分是這個期間建設起來的。”[8]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黨和人民在歷史新時期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沒有它提供的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沒有它積累的思想成果、物質成果、制度成果,改革開放也難以順利推進。”[9]695這些評價,是審視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探索到成熟成型發展過程時必須堅持的歷史結論。

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創:形成“小康社會”戰略構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抉擇,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創新實踐引領現代化建設走上新的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駛入工業化的快速路”[10]358。圍繞黨面臨的主要任務,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沖破蘇聯模式的束縛,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新的實踐場域。

黨中央下決心實施改革開放的思想邏輯是闖出一條新路,如果還是困在死胡同里,中國現代化就看不到前途。鄧小平從一開始就把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緊密相聯,重申“四個現代化”奮斗目標,重新開啟中斷了的現代化建設進程。作為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成員,實現“四個現代化”始終是鄧小平關注的重點,1977年,他在一些講話中重新提出“四個現代化”,指出“要實現四個現代化,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7]172。該年9月10日,鄧小平會見日中友好議員聯盟訪華團,在談到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問題時指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提出的計劃、設想。由于‘四人幫的干擾,不僅耽誤了時間,而且受到相當的破壞。現在,我們的任務是要把‘四人幫耽誤的時間和破壞的東西搶回來。”[7]198此后,實現“四個現代化”的話語反復出現在鄧小平的講話中,他明確指出:“中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爭取在二十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使我們的科學技術比較接近世界先進水平。”[7]302“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大方向是很明確的。從中央領導到全國人民,上上下下都是一致的,根本的一條是要實現四個現代化。”[7]448鄧小平強調實現四個現代化是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是決定祖國命運的千秋大業”[11]。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含義之一就是開創了中國現代化建設新道路。

就發展水平而言,20世紀60年代我國和國際上的差距還比較小,70年代差距就拉大了。鄧小平深切感受到現代化快速發展使我國陷入尷尬的境地,他說:“最近我們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們落后。什么叫現代化?五十年代一個樣,六十年代不一樣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樣了。”[7]372-373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得以逐步恢復參與和擔任黨中央工作,在會見來訪中國的外賓活動中接觸到世界發展的大量信息。1977年他先后出訪了緬甸、尼泊爾、朝鮮、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1978年10月他前往日本訪問,1979年1月他前往美國進行正式訪問。通過這些活動,鄧小平親眼目睹了在我國被耽誤的時間里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為國家落后感到汗顏。這既堅定了他領導黨中央一心一意搞現代化建設的決心,又促使他根據實際情況對中國現代化發展形成新的思考和作出部署調整。

建設“小康社會”是改革開放后鄧小平思考中國現代化形成的戰略構想。1979年3月,鄧小平會見英中文化協會執行委員會代表團時說:“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7]496同年3月23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話時指出:“我同外國人談話,用了一個新名詞:中國式的現代化。”[7]497同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首次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構想:“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7]582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行動綱領。

用“小康”概念與西方現代化作區分基于什么樣的思想邏輯?從鄧小平一系列論述來看,主要體現兩個精神。一是強調中國式的現代化與西方不同,指出我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現代化”前面有“社會主義”這四個字的限定,這是對中國式的現代化發展方向的規定。二是強調從中國具體實際出發,一步步推進現代化建設。鄧小平指出:“雄心壯志太大了不行,要實事求是。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12]421小康社會的目標并不恢宏,但人民日子普遍好過,“更重要的是奠定一個很好的前進的基礎”[12]422。這樣解釋“小康”社會體現了務實精神,從此現代化發展部署的明顯變化是不再提“四個現代化”的具體要求,而是強調首要目標是擺脫貧困,使人民富裕起來過上好日子。顯然,與20世紀60年代中期黨中央的雄心壯志相比,建設小康社會從奮斗目標來說有所降低,但這個構想的重大戰略意義在于它恢復和強化了現代化建設的歷史記憶,激發了黨和人民為現代化而奮斗的熱情,明確了切合實際的現代化發展目標。中國式現代化就是在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中圍繞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一步步干出來的。

值得指出的是,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隨著改革開放實踐的深入發展而不斷豐富。第一,以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發展步驟為基礎形成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的銜接。第二,把建設小康社會分為“總體建成”和“全面建成”兩個實踐階段加以推進,夯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第三,小康社會建設的要求和標準逐漸細化、補充、完善,使奮斗目標日益充實豐滿。第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布局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創新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體制機制建設。第五,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機統一,提升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總體水平。黨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任務和具體目標,黨的十八大強調“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9]13,黨的十九大號召“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13]20。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圍繞小康社會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內涵不斷豐富,思想不斷升華,實踐不斷拓展,局面不斷創新,在這樣的基礎上全面建成的小康社會成色十足,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14]3從時間維度看,自1979年鄧小平提出小康社會戰略構想到建黨百年勝利實現目標,黨和人民為此進行了40多年的不懈奮斗。從空間維度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全方位展開、各領域推進、各方面覆蓋、各環節突破,取得的重大成就超出了小康社會原先的目標設定,黨和人民在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新時代十年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產生深遠歷史影響的三件大事之一,凸顯了實現“小康社會”戰略構想對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大價值。

三、中國式現代化創新突破:初步構建理論體系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已有基礎上繼續前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2]我們黨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與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使中國式現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學、更加可感可行”[2]。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為歷史新起點,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進入了成熟成型的新階段,十年偉大變革塑造的歷史豐碑記錄了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的豐碩成果,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的語境、新的場域和新的意蘊。

中國式現代化成熟成型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重大收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集大成的產物,是改革開放以來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標志性的成果。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實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標志性成果,戰勝一系列風險挑戰創造歷史性成就,“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1] 5中國共產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走向成熟成型,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現代化建設的優異答卷。

從實踐層面看,中國式現代化成熟成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五位一體”的建設總布局,在此前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礎上,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戰略地位,納入總布局之中,對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第二,圍繞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上議事日程。基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第三,在書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中彰顯我國發展的韌性和活力,為解決全球治理共同難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經驗。第四,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體現時代要求、順應歷史大勢、滿足人民需要,實現與時俱進發展目標。第五,以全面深化改革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塑造改革開放的中國形象,加大中國融入世界的力度,在對世界作更大更多貢獻中擴大我國的國際影響力。第六,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把謀求自身發展與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相統一,以實際行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這些方面的突出表現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場景,廣泛、豐富、深刻的實踐為黨的二十大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理論層面看,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創新突破的理論貢獻就是思想的系統化和知識的體系化。黨的二十大初步構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包含了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具有怎樣的面相、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堅持什么樣的遵循成功走出來的、中國式現代化前進道路上必須把握哪些重大原則等基本內容。“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1]18,這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的科學闡述。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五個方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遵循的本質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這“五個堅持”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這些基本內容初步構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中國式現代化已經以成熟成型的樣態呈現出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下取得了偉大的實踐成就和豐碩的理論成果,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的語境、新的場域和新的意蘊。從動態發展看,新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回應了擺脫貧困的前期訴求,將奮斗目標進一步提升到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定位。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1]13習近平進一步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2]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黨中央以實現四個現代化表達雄心壯志的話,那么,黨的二十大則以全面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形成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雄心壯志的新表達。中國式現代化系統理論和知識體系體現我黨對現代化的認知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等及其偉大實踐,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2]從中國式現代化成熟成型的視角審視新時代實踐和理論上的創新突破,其重大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內涵創造豐富了世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內容,克服了主要注重創造物質財富、提升軍事實力、發展科學技術、提高綜合國力等方面發展的局限,賦予現代化建設把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相結合的價值取向,體現現代化建設內容的系統性、任務的全面性和實踐的統籌性。第二,以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案例證明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為各國獨立探索現代化建設道路提供了成功經驗。第三,推動全球現代化理論創新,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國家的現代化話語霸權。對此,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基于中國國情、中國現實的重大理論創新,體現了我國現代化發展方向,是對全球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15]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成熟成型的重大意義并不局限于中國自身范圍。從鄧小平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到黨的二十大全面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在創造歷史偉業中不斷前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經驗啟示對于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四、中國式現代化艱巨任務:進一步拓展廣度和深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1]21黨和人民深知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多么不容易,也認識到進一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必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探索性事業,還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大膽探索。”[2]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形勢,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全黨全國人民只有牢牢把握戰略定力,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才能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華章。

第一,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遵循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這是堅持正確方向和道路的根本保證。中國式現代化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個問題上不能有任何疑惑和動搖。黨的二十大構建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中,堅持黨的領導在中國式現代化內涵揭示、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規定中都占據突出位置。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要求把黨領導一切有效地落實到治國理政實踐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黨的領導直接關系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黨的領導決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黨的領導確保中國式現代化錨定奮斗目標行穩致遠”“黨的領導激發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動力”“黨的領導凝聚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磅礴力量”[2]。只有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進一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

第二,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指出“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歷史責任”[1]16。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是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具體實踐中成功走出來的。用黨的最新理論創新成果凝心鑄魂,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就有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第三,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堅定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頭腦。世界歷史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人們長期經驗性地把現代化視為一種物質建設和經濟現象加以認識,缺乏對現代化影響上層建筑的重視。黨中央歷屆領導人都強調必須從政治上認識現代化,始終以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領導中國現代化建設。事實告訴我們,偏離政治發展的正確軌道,中國式現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體現政治價值,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揭示政治遵循,中國式現代化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形成政治要求。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的實踐發展中,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內在要求。

第四,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充分運用好黨的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更加有力地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黨的二十大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亮點是把中國式現代化與實現中國夢連接起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表述,賦予偉大中國夢以新內涵。實現民族振興是鴉片戰爭以來全體中國人民縈繞心中的長期夙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前赴后繼、接續努力,才創造出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全面總結百年奮斗歷史,凝練概括的歷史經驗對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具有現實啟迪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中國人民人人有份、共同參與、合力創造的歷史偉業,圍繞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能產生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的強大力量,緊緊依靠團結奮斗才能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走實走深走遠。

第五,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發揚偉大斗爭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一些國家不愿意看到中國強大起來的事實,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的發展,采取各種措施和手段設置障礙,企圖破壞、打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演化,“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1]49,“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1]50。在這樣的局勢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前進道路上決不能抱有任何幻想,中國式現代化雖然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不是輕輕松松、僅憑敲鑼打鼓就可以完成的,未來發展的路不會順順當當。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戰勝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本領,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新天地,才能充分發揮統籌“兩個大局”在我們這邊的“時”和“勢”,最大限度地用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我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六,新時代新征程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必須大力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1]52黨的二十大提出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結合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要求,對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要求“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1]53,提出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等新戰略。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廣度和深度,要求增強立黨興黨強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牢記“三個務必”,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以建設世界上最強政黨為目標,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五、結束語

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實踐證明,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行得穩,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2]從歷史審視和現實拓展角度加深認識中國式現代化,對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珍惜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成果,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中國式現代化的水平和境界,是中國共產黨不負歷史、不負人民的神圣使命,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大展宏圖的璀璨榮光。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N].人民日報,2023-02-08(1).

[3]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5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584.

[5] 中央檔案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4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9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483.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第4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04.

[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0] 習近平外交演講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

[11] 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9.

[1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第5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13]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

[14]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5] 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J].求是,2023(1):4-14.

責任編輯:楊葉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日韩欧美中文|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九九香蕉视频| 美女毛片在线|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莉莉成在线播放| 亚洲无线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91丝袜|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 国产AV毛片|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 第一页亚洲|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免费激情网址|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乱视频网站|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a级毛片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 亚洲国产清纯| 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在线国产欧美|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区| 色哟哟精品无码网站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999| 欧美在线网| 91伊人国产|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欧洲亚洲一区| 精品福利国产|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欧美黄网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9热最新在线| 在线一级毛片|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美女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一级毛片基地|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一级黄色片网|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无码AV高清毛片中国一级毛片 | 国产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色综合中文字幕|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