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霞


【摘 ?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技術等軟資產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FDI作為知識的重要來源,對東道國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論文通過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基礎上建立模型,探討廣州市利用外資的實際情況。模型分析結果表明,FDI對廣州市經濟增長存在積極的技術溢出效應,基于此,論文對實證結果進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廣州市吸收技術溢出效應的能力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經濟發展;勞動生產率;廣州市
【中圖分類號】F273.1;F83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2-0161-03
1 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基于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集群及其溢出效應對東道國經濟發展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外商直接投資是技術轉讓的重要手段[1],通過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2],不僅可以提高本土企業的生產力,刺激技術進步升級、貿易結構優化并創造就業機會[3],還能通過競爭效應、示范效應、產業關聯性效應以及人力資本流動效應等產生垂直—水平—聯合溢出,從而縮小地區之間的技術差距[4]。
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地處全世界制造業最集中、經濟極富活力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在全國經濟正處于發展速度換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廣州市在穩增長、調結構上具備良好的吸引利用外資的軟環境和基礎設施,以此加快地區產業升級。
技術溢出是指在國內、國外貿易和經濟活動中國家或公司無形地傳播自身的技術。技術溢出可以分為跨國技術溢出、跨行業技術溢出和行業內技術溢出。由于技術具有外部性效益,本文所界定的技術溢出是指跨國技術溢出,即廣州參與國際經濟貿易活動時,無形中接受擁有先進技術的國家或企業傳播的先進技術,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學習到新技術。技術溢出效應,是指技術溢出過程對被傳播國所產生的影響,包括是否顯著促進當地技術進步、是否有利于拉動當地經濟產業結構升級等。外商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是指外資的進入會促進東道國國內企業的經濟水平提升,外國企業所擁有的壟斷優勢會外溢出到東道國[5]。在本文中,對于技術溢出效應的分析,是通過對廣州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外資固定資產投資額以及平均年就業人數之間的關系進行建模,分析FDI技術溢出對廣州市的勞動生產率產生的影響。
FDI技術外溢理論認為,FDI知識溢出效應的強度受限于本土企業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越強,對新技術的吸收越快,溢出效應也就越強[6,7]。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強調,技術具有正外部性特征,能夠通過產業內個別公司的技術進步帶動整個產業技術水平的提升,認為資本溢出的結果之一就是推進技術進步[8],因而政府可以利用一系列政策吸引外資來促進經濟增長。知識轉移理論認為,知識溢出方的轉移意愿、知識溢出的路徑和知識接受方的吸收能力對知識轉移的效果都有重要影響。Cheung和Lin利用1995-2000年我國的省際數據進行分析,從地理維度研究了FDI對我國創新的外溢效應及現狀的實際影響,研究顯示,自1990年開始,在FDI的激發和引導作用下,我國的自主研發活動通過反向工程、技術人員流動、示范效應、前后關聯等多種外溢渠道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9]。陳占明等基于分行業投入產出表的面板數據分析了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并分析其影響機制,結果顯示,FDI對我國的工業行業增長具有顯著為負的溢出效應[10]。當前,對FDI技術溢出效應的研究,學者主要關注FDI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11]、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12]、創新產出[13]以及外商直接投資的制度環境與企業的全球價值鏈之間的關系[14]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討FDI技術溢出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
2 研究方法與數據描述
本文使用構建模型的方法來識別變量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以導致溢出效應產生,或者變量之間沒有關系但仍然存在溢出效應,或者變量之間存在多重相關性而產生溢出效應。本文中,外商直接投資被看作一個獨立變量并應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以此研究溢出效應。
2.1 變量選取與模型建立
式(3)為本文的回歸模型,如果技術溢出系數η為正,則表示FDI與廣州市經濟增長存在正向相關關系,且η越大,溢出效應越顯著;如果η為負,那么技術溢出效應產生消極影響。
2.2 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選取的數據是時間序列數據,基于統計數據的可得性及統計口徑的一致性,本文使用的數據來自《廣州市統計年鑒》,包括2003-2016年共14年的原始數據,將經濟增長(Y)作為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包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K)、內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D)、外資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FDI)、勞動投入(L)。各變量的具體數據統計見表1。
對原始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得到所需的變量值,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從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結果來看,廣州市在內外經濟活動和勞動力就業方面的表現非?;钴S。廣州市的地區生產總值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高達14.26%,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廣州市的經濟總量穩步攀升,標準差較大說明廣州市經濟發展的波動幅度較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年均增長率約為13.08%。FDI的年均增長率約為12.17%,標準差相對較小,說明廣州市對外貿易流入的增長速度相對平穩。年平均就業人數的年均增長率僅為4.5%,說明廣州市的就業人口增長較為穩定且增速較慢。
2.3 模型回歸分析
2.3.1 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計
3 政策建議
經過多年的產業積累與經濟高速發展,廣州市的企業具備一定的技術吸收能力,并且外商資本的優勢也顯示出積極的溢出效應。發揮FDI技術溢出效應的關鍵在于使外資企業投入本地學習吸收能力強的先進技術企業,政府和企業在未來的工作中可通過一定的產業政策和企業培訓等強化FDI技術溢出效應和本地企業的吸收學習能力,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第一,調整外商投資結構。引進高技術外資進入本地市場,以增強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提高科研平臺的技術轉化率和應用效率,不斷縮小技術差距。第二,提高勞動力素質,建設人才隊伍。上文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目前廣州市的勞動力素質偏低。企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提升自身學習消化能力和研發創造水平。此外,企業可以加強與本土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主體的合作,提高創新能力并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通過組建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第三,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速率不斷加快,以及自流空間等概念提出以來,資本、技術等要素愈發緊密地參與全球合作與交流,企業只有不斷學習國際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等才能不斷發展,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依賴外資,培育和創新本土核心技術成為企業當前發展的重要方向。
4 結論與討論
4.1 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了外商直接投資對廣州市的技術溢出效應?;诮y計數據的統計口徑與可得性,本文使用2003-2016年廣州市的面板數據以探討外商直接投資對廣州市的溢出效應,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被用于構建生產率的函數,模型的影響指標包括經濟增長指標GDP(Y)、資本投入(K)、外商直接投資(FDI)、勞動投入(L)。
本文的實證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速度相對平穩且對拉動廣州市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影響,產生這種積極影響可能由于這些投資和現代技術、知識等無形資產有關。外商直接投資有效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但對人力資本卻存在消極影響,這可能與廣州市的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和勞動力素質偏低有關。外商直接投資對勞動生產率的積極溢出效應表明,通過外商直接投資產生積極的技術和經濟溢出效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擴大就業。
4.2 討論
總就業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為反向相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人力資本存在負向溢出效應,這反映了廣州整體勞動力素質偏低的事實,同時,這可能是由于高保護、高關稅以及外國公司的技術過于復雜,本地企業無法理解、吸收。此外,一般來說,出口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先導,而母國出口的一般是一些低技能產品,這也間接使得外商直接投資對勞動生產率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除了FDI之外,還包括本地產業結構、政府政策、就業人員受教育水平、企業或產業之間的相互學習能力等。所以,在未來的研究中可增加更多的解釋變量指標來進行分析,對人力資本的衡量也可以適量增加一些解釋變量進行綜合評估。
【參考文獻】
【1】Tsoneva Stefaniya Tsoneva.Literature Review in Field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ttraction of FDI and Its Spillover Eff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21,13(5):56.
【2】John H. Dunning.Explaining the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Position of Countries Toward a Dynamic or Development Approach[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81,117(1):30-64.
【3】Mihaela Peres,Waqar Ameer,Helian Xu.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quality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evidence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Economic Research-Ekonomska Istra?ivanja,2018,31(1):626-644.
【4】黃凌云,劉冬冬,謝會強.對外投資和引進外資的雙向協調發展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3):80-97.
【5】Amal Samir Farag.Empirical Study on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FDI in the Egyptian and Polish Manufacturing Secto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16,11(8):97.
【6】吳波.FDI知識溢出與本土集群企業成長——基于嘉善木業產業集群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8(10):87-95.
【7】陳濤濤.影響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的行業特征[J].中國社會科學,2003(4):33-43+204.
【8】陸婷宇.技術溢出與廣東省全要素生產率關系的實證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9】Cheung Kui-yin,Lin Ping.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provincial dat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04,15(1):25-44.
【10】陳占明,陳子豪,馬健洪.工業行業FDI技術溢出效應分析——基于中國時間序列投入產出表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22(8):46-59.
【11】楊愷鈞,蔡嘉晉.FDI質量、環境規制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系——基于2008—2018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的面板數據[J].資源與產業,2021,23(3):12-20.
【12】金澤虎,曾芹.FDI質量對工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基于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面板數據[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21,37(3):5-14.
【13】孫洋,李春艷,成蕾.國際知識溢出對我國工業行業創新產出的影響[J].稅務與經濟,2021(3):80-88.
【14】郭娟娟,冼國明,房帥.外資自由化、制度環境與制造業企業全球價值鏈地位提升——基于溢出效應理論的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20(6):83-9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