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當學生有心理困擾時,就像身體上生病一樣,也會表現(xiàn)出面部神態(tài)、言語舉止等體征異樣。參考中醫(yī)診療中“望聞問切”診斷法,教師針對學生心理困擾,也可以比擬望而知之、聞而知之、問而知之和切脈而知四步法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學生度過心理“低谷”。
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同,行為表現(xiàn)也會不同。觀察時要注意縱向對比,特別是對學生突然出現(xiàn)的反常行為要格外留心。比如:一向開朗活潑的學生,假期回來后突然沉默寡言;平時比較內斂的同學,突然在朋友圈發(fā)各種“感言”等。這些表現(xiàn)很有可能是學生因為遇到了問題,內心有矛盾沖突所導致。教師對此類重大變化要積極關注。
對于心理低谷的學生,如果長時間解決不了問題,他們很有可能會采取一些極端的舉動。但是,在行動前,由于強烈的心理矛盾,其言談舉止往往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平時小氣的學生突然大方地將自己的東西一一送人;毫無理由地向他人道謝或致歉;在網上搜索關于“自殺”的新聞等等。這些往往是“高危”信號,教師要對這類信號高度敏感,一旦觀察到此類信號,要及時采取相應行動。
在聆聽時,不僅要聽學生口中表達的信息,更要關注對方沒有講出來的想法。教師要注意學生表達問題的方式,關注各種非語言信息,做出更完整的判斷。比如,學生在談到與他人的關系時,雖然口中說的是“我們關系挺好的,大家都說我們是神仙友誼”,但同時卻不自覺地做了個皺眉、咧嘴角的動作,這很可能意味著情況并不像他所說的那樣。
在生活中,人們大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所以很多時候學生表達的可能不太客觀。因此,在心理疏導中,要盡量多方面求證,多聽聽相關人員的意見或看法。比如,學生說,班長處處跟他作對,他想要和班長和睦相處,但是班長就是揪住自己的缺點不放。但了解他的同學卻反映,他為人自私、不遵守課堂紀律、和同學關系也不好。教師通過多方求證,能夠盡可能地接近事實真相,更加客觀地處理問題。
在聆聽的時候,教師要放下自己的負性情緒,不能簡單批評或指責。這樣會讓對方鼓足的勇氣消退、打開的心扉關閉,使得心理疏導難以繼續(xù)進行。在心理疏導過程中暫時保持價值觀中立,不評價、不指責,才能讓學生感到輕松,從而愿意把內心世界展現(xiàn)出來。當然,在一些原則性問題面前,教師可以在學生情緒舒緩之后對學生的一些觀點予以糾正和教育。
在心理疏導前期可以多采用開放式提問,比如:“你最近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件事情你的感受如何?”等等。開放式提問有助于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教師要多練習開放式提問的方式,在心理疏導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感受,而不是先入為主地提出自己的假設或者自己的想法,這樣會阻礙與學生的交流溝通。
在教師對事情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基本的判斷后,可以通過聚焦式提問來確定學生的問題。比如:“你是要和小張做好朋友還是希望不要跟他再有交集”等,通過聚焦式提問可以讓學生澄清內心最真實的需求,集中火力解決當下最困擾的問題,具體化地確定學生的問題,然后予以一一擊破,可以避免談話中偏離初心。
為了引導學生以新的角度看問題,或者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之處,可使用啟發(fā)式提問。如某大學生失戀了,他為在戀愛中投入的大筆花費而后悔不已。教師可以對他展開啟發(fā)式提問:“你在戀愛中花的錢主要用在哪方面了?”
生:“大部分是一起吃吃喝喝。”
師:“誰吃喝得多一些?”
生:“當然是我,一般都是我收底。”
師:“那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戀愛中的花費都用在吃喝上了,而大部分都是你吃掉、喝掉了?”
生:“哈哈,對的。”
經過這一系列提問,學生能夠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認知上的問題,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癥結”所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要善于從多種原因中找出其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比如,一名大學生有自殺企圖,情緒十分低落,經了解,女友與他分手了。教師可能會認為失戀導致了他的情緒低落。可是經仔細了解后發(fā)現(xiàn),女友是因為無法忍受他這么長時間以來無精打采、悲觀消極的態(tài)度,才不得不提出分手的。由此可見,抑郁情緒在前、分手在后,所以,自殺念頭的關鍵是抑郁,失戀只是這一問題的結果。
在心理疏導中,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出一些矛盾點。這些矛盾點常以言語、動作或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教師要善于抓住并處理這些矛盾點,這往往是突破口。比如一位學生在談話的過程中承諾嘗試改變“必須在考試中取得第一名,否則就是失敗者”的不合理認知,但在下一次談話中卻說:“我這幾天太忙了,根本就沒有時間考慮這件事。”這種言行不一致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教師指出這一點以后,該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害怕的是萬一改變舊模式,自己變得沒有進取心了可怎么辦。因此,內心中并不是真的想改變。從這一點入手,找到突破口,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教師要有一雙明辨秋毫的眼睛,用心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的心理問題,科學規(guī)范地運用“望聞問切”的工作方法,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現(xiàn)實問題,幫助學生走出心理“低谷”,培養(yǎng)學生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