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憲



燈彩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從傳統文化中走來的自貢燈會不斷創新,堅持把傳統工藝同現代科技相結合,把傳統文化同現代時尚相結合,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構思獨特、制作精巧、色彩斑斕的總體藝術特色。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被中宣部批準提升為“環球燈會”文化品牌,是原國家旅游局確定的“中國民間藝術游”“中國百姓生活游”“向海外推出的中國民俗文化精品活動”,是國際節慶協會評選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活動,是“春節文化走出去”“感知中國”等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項目。自貢燈會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文化戰略品牌,先后獲得“最具國際影響力民族節慶獎”“中國十佳品牌活動”等殊榮。
在自貢,對彩燈的保護傳承已催生了一個新興的彩燈文化產業,在國內燈會和彩燈市場占有80%以上市場份額,在創新、研發等方面形成了引領中華彩燈發展的風向標;在國際燈會展出和彩燈銷售市場占有92%以上市場份額,在非遺走向世界和推廣中國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國際影響力,自貢市于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
隨著自貢彩燈文化產業集群和國內外彩燈消費市場的形成,自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彩燈行業發展,以項目建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以“一總部多園區”為發展思路,圍繞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延鏈補鏈,重點培育燈飾照明產業園、彩燈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仿真恐龍園等特色園區,安排工業發展資金,立足優化產業結構,積極向骨干工業企業和項目傾斜,積極助推彩燈產業發展,加強了對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指引與規范化建設,目前自貢彩燈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1年,自貢“彩燈工匠”榮獲全國行業引領類勞務品牌和首批“川字號”特色勞務品牌,奠定了彩燈工匠在彩燈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地位。在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上被評為“行業引領類勞務品牌”。通過每年的技能培訓、技能大賽和評比推薦,評定了一批“能工巧匠”“技術能手”“優秀名師”和“自貢彩燈功勛藝術家”。 “自貢彩燈”文化產業集群已擁有工商注冊企業2100多家,常年從事彩燈文化創意、策劃、設計、項目管理、制作安裝、服務貿易等方面的藝術、技藝、管理人員約5萬余人,高峰期用工達到10萬人以上。2022年,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通知,在“藝術專業”系列中增設“彩燈藝術”子專業,設彩燈藝術專業初級、中級、高級職稱,按規定對彩燈策劃與設計、彩燈制作、彩燈管理與研究等專業評審四級至一級彩燈藝術師。截止2022年10月,經自貢市人社局組織申報、答辯、評審,彩燈行業已有75人獲得全國首批彩燈藝術專業初、中級職稱。這是彩燈產業人才培育的一個劃時代事件,標志著彩燈產業逐步進入規模化、規范化發展新階段。
自貢彩燈千年傳承,享譽海內外,是國家文化出口的重要載體之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自貢彩燈要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永葆青春,必須樹立戰略思維,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視野,創新思路,轉型升級。
近十年來,自貢的彩燈企業增加了1700多家,產值從20億增至50億。彩燈市場從國內發展到國外,與此同時產業不斷拆分,形成了不同產業鏈條。隨著企業的規范化管理,一批專業彩燈設計公司、彩燈美術制作公司、彩燈制作安裝公司、彩燈材料供應公司、彩燈文創公司等應運而生,并涌現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誕生了一大批設計師、美術師、彩燈工匠等高端人才,也誕生了一批有戰略意識的企業家。隨著產業隊伍的擴大、彩燈市場的擴張、品牌保護意識的增強,制定彩燈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業內人士普遍認識到彩燈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摘掉“非標產品”的帽子,形成彩燈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生產,才能進一步打開國內外市場空間。盡管自貢燈會和自貢彩燈的展出與銷售已搶占全球92%的市場,但彩燈產品“非標生產”的現狀一直處在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任何一項技術和產品在市場上交易,都要以標準的合格評定為前提,這也是通行的國際慣例。彩燈是從非遺衍變而來并走進市場的產品,如果不能標準化生產,產品無法規范,企業就無法做大做強,行業將陷入無序發展。彩燈標準對人才隊伍、材料應用、生產工藝、服務規范等產業領域進行了規范,通過不斷宣傳貫徹完善,為行業設置了門檻,結束了無序發展的時代,進入全新的健康發展時期。
標準是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是國家質量三大基礎設施之一,是整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也是國際經濟、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標準決定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為此,自貢市委、市政府明確要求,要加快制定彩燈標準,建立標準體系,為自貢彩燈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019年,由自貢市文旅局牽頭,在市場監管局、彩燈行業商會和諸多彩燈企業的參與下,自貢市制定發布了《自貢彩燈 制作工藝通用規范》《自貢彩燈 工藝燈規范》《自貢彩燈制作及展覽展示工作行為要求》《自貢仿真恐龍 通用技術規范》《自貢彩燈 展覽展示服務基本要求》《彩燈(自貢)布展規范》等6項市級地方標準,用于指導產業發展,終結了自貢彩燈“非標產品”的歷史,進一步推動自貢彩燈產業有序發展,加快完善彩燈產業標準體系,指引自貢彩燈在國內外各類商業及公共場所的展覽展示活動,形成了覆蓋從布展規劃、特色設計、成品制作、安裝布展、后期服務等環節的全鏈條標準體系,樹立了自貢彩燈品牌和創建工作的根本目標,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為自貢彩燈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標準技術支撐;2022年,這6項標準升級為省級地方標準發布實施,這是自貢彩燈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大成果,對自貢彩燈產業的標準化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近年來,自貢燈彩集團等彩燈企業堅持按照自貢彩燈地方標準生產彩燈,拓展國際市場,取得了顯著成效。集團自主創建的國際文化品牌“中國彩燈節”連續在英國獲得“最佳圣誕體驗獎”、在法國獲得“遺產開發合作獎”,采用環保材料玻璃小瓶制作的代表性作品《麒麟獻瑞》在美國獲得國際景點行業最具份量的IAAPA“銅環獎”等。
自貢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并積極參與自貢彩燈產業標準化建設,2022年9月,由自貢市氣象減災中心起草,經專家論證,自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再次發布了《自貢彩燈 室外燈組防雷規范》,更多彩燈標準也在立項申報或起草編寫之中。關于未來的期望,我們希望通過對燈會和燈彩制作技藝的傳承、發揚,對燈彩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包裝,對中西文化的兼容與融合,通過彩燈行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宣傳、貫徹與執行,讓這個新興的文化產業走向規范化發展的道路,把“燈會”這樣一個高度濃縮了中華智慧的民俗文化活動推向世界,在世界各地掀起更大的“中國熱”,彰顯出中華燈彩文化對世界的吸引力和民族文化的世界性,讓中華燈彩走上更加廣闊的民間文化外交之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中國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