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李梅
強化免疫力 經常適量獻血可刺激骨髓造血機能,使血液新陳代謝加快,并進一步強化肝臟加速生成蛋白質、多種凝血因子的功能,同時還能刺激腎臟,促使紅細胞生成素不斷分泌,從而加速造血。相關研究證明,經常定期獻血的人相對于不獻血的人,造血功能更強,且血細胞相對年輕。除此之外,適量獻血還可以強化肝、脾、腎等重要臟器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強化機體免疫力,利于人體生理活動。
降低血脂 因為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部分人血脂長時間處于高水平狀態,俗稱為“血液黏稠”。血液黏稠會導致脂肪一層一層黏附于機體內血管壁上,最終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并降低血管彈性,引起相關心腦血管疾病。而經常定期獻血的人,機體內部分較為黏稠的血液會減少,獻血后適當補充飲水,血容量得以填充,在這種情況下血液會自然稀釋,血脂水平也會隨之而降低,從而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發生。
預防心臟病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調查研究表明,不獻血者與獻血者相對比,心臟病發生率高出2倍左右。而在芬蘭的一項研究中,針對42~60歲的2682名男子實施跟蹤調查發現,2年內至少有過1次獻血經歷的人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率較未獻過血的人低86%之多。
減少癌癥發生率 在過去70年中,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深入調查了14000人的血液樣本,結果發現體內鐵元素過多的人罹患癌癥的概率會有所提升。但通過獻血,可將機體內過量的鐵元素排除,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癌癥的發生風險。
獻血雖有如此多的益處,但為保障您的健康權益和血液安全,不建議以下10類人群獻血:艾滋病、麻風病、性病以及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丙型肝炎抗體陽性、肝炎病等患者;各種結核病患者,例如腎結核、肺結核、骨結核以及淋巴結核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例如低血壓、高血壓、心臟病、血栓性靜脈炎、心肌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例如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功能不全等;代謝障礙性疾病或是內分泌疾病患者,例如甲亢、腎上腺及腦垂體疾病、尿崩癥、肢端肥大癥、糖尿病;泌尿系統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患者,例如重癥十二指腸潰瘍和胃潰瘍、慢性泌尿道感染、慢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血液病患者,例如白血病、貧血、凝血障礙性疾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過敏性疾病患者,例如支氣管哮喘、經常性蕁麻疹等;精神系統疾病或是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例如癲癇、腦炎、嚴重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腦外傷后遺癥等。
那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是否可以獻血呢?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發布的《關于印發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的通知》中明確,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陽性結果7天后可以獻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復6個月后可以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