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凍海鮮在冰凍前經過了甲醛等各種抗生素藥水處理,導致它根本不會腐爛,就像標本一樣。”這則消息在網絡上一出現,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疑慮和擔憂!
【真相】甲醛的確有防腐的功效,但它對人體有害,攝入過多會增加患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疾病的風險。不過,正規的速凍海鮮在冷凍前和儲藏中完全沒必要加甲醛來保鮮。因為海鮮速凍是在-30~-40℃條件下、30分鐘內完成的,凍結后海鮮的中心溫度會達到-18~-15℃,再置于-18℃的冷庫中保存,其后的運輸和銷售環境也基本維持在-18℃。這樣的溫度下微生物幾乎停止生長,各種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如果再包上冰衣或密封包裝起來,一般情況下其品質1年之內都不會有明顯變化,所以商家完全沒必要再額外增加甲醛或其他防腐劑的成本來保鮮。
有些海鮮在檢測時,的確有可能查出含甲醛,但這是海鮮本身含有的。海鮮含有三甲胺氧化物,可降解產生三甲胺、二甲胺以及甲醛。有研究表明,水產品本身含有的甲醛量基本在10毫克/千克以下,而速凍海鮮如凍蝦仁本身含有的甲醛量范圍為0.90~7.31毫克/千克。這些少量的甲醛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有煙民認為,低焦油卷煙能夠“降焦減害”,可以降低煙草中焦油的含量,解決煙草給煙民帶來的危害,同時還能為控煙做貢獻。
【真相】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曾對某品牌不同焦油含量的卷煙進行“不同吸煙模式下,卷煙危害物吸入量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模擬真人吸煙的情況下測出的所有危害物含量均顯著高于我國煙草業目前使用的淘汰ISO濾片法(也就是煙盒上標注的含量),如煙盒上標注的焦油量為1毫克的卷煙,在模擬真人吸煙的情況下測得的焦油量為4.4毫克,是煙盒標注量的4倍多,一氧化碳吸入量是煙盒標注量的3倍多。
為什么吸煙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要高于煙盒上標注的焦油量呢?專家分析,在用機器測量時,過濾嘴周圍的透氣孔可以稀釋被吸入的煙草煙霧,降低所測得的焦油濃度;但在實際吸煙過程中,由于透氣孔部分或者完全被手指或嘴唇堵住,不能真正起到稀釋煙草煙霧的作用。因此,所謂的低焦油卷煙并不能減少吸煙危害,吸煙也沒有安全水平可言。吸煙時,人體對有害物質的實際吸入量比吸煙機測得的吸入量更大,其成分也復雜得多,不能僅根據煙霧釋放量來評估吸煙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風險。
有短視頻博主介紹說,降噪耳機為了降噪,主動發射了聲波去抵消噪音,這對聽力損傷其實更大。
【真相】日常的噪聲里面,大多是中低頻階段的聲音,比如地鐵、高鐵以及飛機上的噪聲等;高頻噪聲是比較少的,但一些警示聲,如車喇叭有部分高頻的成分。傳統的耳機分為密閉式耳機和開放式耳機。密閉式耳機的被動降噪量比較大,戴上之后環境的聲音聽起來比較小。不過這樣做是有一定安全隱患的,比如,我們戴上耳機走在路上,就有可能因聽不到喇叭的聲音而帶來一定的風險。而開放式耳機即在聽音樂的時候,周圍環境的聲音也會聽得比較清楚,所以像是在馬路跑步這樣的場合,過去往往提倡使用開放式耳機。但傳統的密閉式耳機無法對中低頻音進行降噪。為此,人們開發出了主動降噪耳機,面對噪聲它不是被動地屏蔽,而是主動發出與噪聲相位相反的聲音,在耳內與噪聲形成干涉而抵消。主動降噪耳機在中低頻的降噪效果很好,在高頻的降噪效果比較差。這樣,它既能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噪聲,又不會影響緊急情況下尖鳴的喇叭等警示音。
主動降噪耳機對維護聽力健康是有利的。這是由于聽覺有掩蔽效應,在一個比較吵的環境里面,比如噪聲環境是70分貝,那至少要將音樂放到75分貝或者80分貝時才能壓過噪聲。如果周圍環境的噪音只有30分貝,那么45分貝的音樂就可以聽得很清楚。正因如此,周圍環境越吵,聲音調得越大,對耳朵的損傷就會越重。特別是有的手機為了保證音樂里低音的效果,還會用一些補償的手段讓低音更大。
網上有文章介紹,醫學專家建議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其所使用的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都要換新的,因為物品上殘存的病毒會導致痊愈者“復陽”。
【真相】正如我們流感痊愈后不會扔掉口紅、牙刷等一切可能殘留病毒的生活用品,新冠病毒感染者痊愈后,也不必更換生活用品。一方面,實驗環境下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最長也不會超過10天。另一方面,因為在感染后,人體針對相應的毒株、相應變異株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當人體再次接觸一模一樣的病毒時,身體內存在的免疫細胞可以迅速產生抗體,清除病毒。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快3個月可能會再次感染。這種“復陽”不太可能是被自己的生活用品上的病毒再次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