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證券:4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在內外需雙重壓力下,我國經濟仍處于弱復蘇階段,內生動力有待加強、消費需求有待提升,而經濟內生動力的增強則高度依賴改革的推進力度、治理的優化水平,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可謂勢在必行。推進改革并非易事,其中最難的便是《意見》中提到的“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常會部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相關工作,瞄準堵點攻堅克難,改革決心進一步凸顯。值得肯定的是,近期相關部委已出臺配套舉措,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布局日益明朗。5月1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規定,政策制定機關沒有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規定依據,不得給予特定經營主體稅收優惠政策、對特定經營主體實施差異化的財政獎勵或者補貼政策。這一條例的實施或對當前各地普遍實施的“稅費優惠型”招商引資政策帶來挑戰。5月1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實施指南》,有利于建立健全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機制。近期或有更多相關舉措出臺,期待借此釋放更多市場潛力。
天風證券:隨著經濟增長切換到高質量增長階段,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其核心在于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在經濟活動中,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流通成本和制度成本。通過構建統一的商品、要素和資源市場,我們可以利用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降低全社會的流通成本,有利于我國長期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會議強調,“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壓實責任,自覺在大局下想問題、做工作,堅決打破思維定式、防止本位主義。”本質上是要“針對重點領域的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緊盯不放、久久為功,確保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對于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行約束,是對企業減負紓困,有利于穩住微觀主體信心。
中金公司:國常會研究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部署總體工作方案或將標志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的進一步加速,這將促進規模經濟效應的釋放,一方面提升有效需求;另一方面便利要素流動,提升資源配置和科技創新效率,為中國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148.7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2153.6億元。截至4月末,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為148.7萬億元,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余額為3.2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的比重為2.2%。
4.3%
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兩個品種均維持不變。
36.6%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6.5億千瓦,同比增長9.7%。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8億千瓦,同比增長12.2%;太陽能發電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36.6%。1-4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1145小時。
50.2萬億元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
26.6%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3年1-4月,我國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89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6%。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5.3億美元,同比增長9%,占同期總額的17.8%。
7.2%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699億元,同比增長7.2%。截至4月末,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7.07億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