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于推動教育改革創新發展和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重大意義。
重慶兩江新區云錦小學校自創校起,以“致廣大而盡精微”為辦學理念,以“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為教育追求,針對教師研究深度不足、學生學習方式單一、社會資源整合不足的問題,積極開展“四個著力”下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的探索和實踐。
著力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精準錨定育人目標
要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工作,就要把新時代的偉大成就與紅色歷史、革命傳統融合,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融合,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小學階段是“拔節孕穗期”,需要著力把握新時代偉大成就與自身成長成才的關系?;诖耍棋\小學擬定了“三維(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兩級(總體目標和年段目標)、三段(低段、中段和高段)”的目標,引導學生將少年夢融入“中國夢”,厚植愛國情懷,樹立遠大志向,在時代洪流中成就人生價值。
著力貫通學思悟,全面覆蓋三大類課程群
思政課程:三融合,發揮主渠道作用
綱領與教材深度融合。首先,三線組塊,整體架構。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精辟論述,找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習近平金句與《道德與法治》教材的融合點進行整體架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全面發揮課程教材的立德樹人功能。其次,合理選摘,系統編排。學校將六年的學習分為“童心學黨史”“童心知黨情”“童心聽黨話”“童心感黨恩”“童心跟黨走”“童心永向黨”六個主題,摘選符合小學生認知的課程內容。最后,及時融入,與時俱進。學校將正在發生的國家大事、身邊小事及時融入課堂,做到內容鮮活生動、與時俱進。
微課與地圖、任務與故事深度融合。微課主要是針對內容的重難點,以學習伙伴的形式介紹相關資料;地圖是指學習地圖,即本課的課前預習、課中習題及課后研討等內容,幫助學生開闊眼界、拓展思路。學校采取符合學習規律的“大任務”和“小故事”的方式對課程內容進行系統編排。“大任務”是指整合學習要素,以結構化的、有挑戰的主題開展項目式學習;“小故事”是指圍繞主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進行啟發、開展研討。
“學中做”與“做中學”深度融合?!皩W中做”是起點,主要通過主題探究、課題研究等方式讓學生從感性浸潤延伸到知性拓展和理性升華。“做中學”是常態,主要通過項目整合、情境沉浸等方式讓學生體驗生活和開展社會實踐。
課程思政:學科+,凸顯學科特色
學校將各學科自身特點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相結合,梳理出語文、英語、美術學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數學、科學、勞動、信息技術學科+生態文明建設與新時代偉大成就,體育學科+奧運精神,音樂學科+紅色文化的課程體系,在不同學段、不同學科、不同課程中有序展開。
特色課程:紅巖魂,挖掘本土資源
重慶是紅巖精神的發祥地。學校深度挖掘本土紅色資源,將紅巖故事作為教材,打造思政特色課程。人人都讀《紅巖》故事,致敬歷史;班班都演《紅巖》劇目,緬懷先烈;年級唱響紅色歌曲,傳承精神;全校共研紅色之旅,賡續文化。11月27日是重慶大屠殺紀念日,每年這一天,學校會以“歷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永遠緬懷、共同追憶”“薪火相傳、強國有我”“諄諄教導、殷殷期盼”等為主題開展家校社聯合思政課,通過邀請紅巖展館館長講紅巖、家長黨員進課堂、老一輩革命者和專家領導云寄語等方式,引導學生弘揚紅巖精神,踐行“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的責任和擔當。
家校協同,凝聚共識。學校研制《家校共育手冊》,邀請家長參加《紅巖》故事親子閱讀和《紅巖》劇目編排演出,讓家長成為特色課程的得力助手。校館協同,沉浸體驗。學校與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紅巖魂陳列館、歌樂山烈士陵園等場館合作,建立課程基地,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開展沉浸式學習體驗。校校協同,共建共享。學校與重慶高校、兩江新區區內中學以及省內外多所小學結成聯盟體,形成課程資源共建、主題活動共創、師資隊伍共培等多項機制。
著力多元評價,知行合一賦能成長
三級進階智慧評價
學校建構了特色五育智慧評價系統,結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心理健康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依托“三維、兩級、三段”的目標模式,打造三級進階智慧評價模型:第一個層級為積攢“云幣”;第二個層級為用“云幣”兌換吉祥物;第三個層級為升級“云錦榜樣”。利用這三個層級對學生進行伴隨式信息采集,將表現性評價和增值性評價通過個人電子成長手冊、電子班牌、微信公眾號等途徑進行表彰和宣傳,促進學生在小學階段樹立正確價值觀、涵養必備品格、培養關鍵能力。
多元主體賦能成長
學校融合多元主體對學生進行交互評價,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賦能學生成長。其一,運用智慧教育評價平臺,讓學校、家長、社會參與對學生的五育評價;其二,學生、家長、社會可以通過電子問卷等途徑對學校、教師進行評價反饋。
著力一體化設計,建立科學長效機制
建立“一會四中心”組織架構
“一會”是指校長辦公會,主要提供方向決策、制度制定及經費支持?!八闹行摹笔侵刚n程研發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學生成長中心、后勤保障中心,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的同時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制定行動綱要
由課程研發中心牽頭,研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的行動綱要,包括目標體系、內容體系、實施建議、評價標準等。
組建“專職+兼職+專家”隊伍
學校成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教研組,由思政教師專職,班主任、學科教師兼職,同時聘請高校教授、區教研員、紅巖專家定期開展線上線下常態教研活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實施兩年以來,學校打造了以“紅巖魂”系列活動為特色的思政課程,自主研發出目標體系、內容框架、實施建議、評價工具等,形成了典型課例,共同組成大思政課課程資源庫。思政課的育人價值越發凸顯,學生會自發表達對黨、對國家、對社會主義的深厚情感,將自己的成長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養成了良好的個人行為習慣。教師思政課專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家長對思政課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不斷增進。同時,學校的特色思政初步形成了品牌效應,入選重慶兩江新區中小學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典型案例,在全區推廣發布,并被多家媒體報道,省內外20余個參觀團到校交流觀摩,起到了“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的示范推廣作用。
責任編輯:朱怡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