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御制增訂清文鑒》滿語增訂詞條研究

2023-05-30 19:50:43張瑤張美蘭
辭書研究 2023年2期

張瑤 張美蘭

摘.要 滿漢《御制增訂清文鑒》是對滿文《御制清文鑒》的增訂,增訂詞條的主要目的是擴展、完善滿語詞匯體系,其次是補充與修正《御制清文鑒》疏漏。文章統計出新增訂詞條有6904個,方式可分為新增、替換、刪除3類。增訂部分大致呈現出三個特點:第一,新增詞條數量遠超替換與刪除詞條,在類屬中的數量與比例分布不均;第二,在替換、刪除《御制清文鑒》中漢語音譯詞的同時,新加進另一批音譯漢語借詞;第三,原語義場新增下位、同位語義場,原下位語義場補充其他義位詞條。并根據表互動、齊動態詞綴混用的情況,進一步闡述了詞條規范的局限性。

關鍵詞 《御制增訂清文鑒》 增訂類型 增訂內容

一、 《御制增訂清文鑒》及增訂詞條類型

《御制清文鑒》(1708,以下簡稱《清文鑒》),是成書于清前期的第一部官修滿語單語辭書,收錄1.2萬余條滿語詞?!队圃鲇喦逦蔫b》(1771,以下簡稱《增訂》)在《清文鑒》基礎上增訂滿文詞條并添加漢文對譯而成,是成書于清中期的第一部官修滿漢雙語辭書。這兩部辭書均屬于義序分類辭書,編修詞條方式按照詞義分類,《增訂》正編在《清文鑒》原有36部、280類、400則3級類目下增加12類、148則,成36部、292類、548則,又將部分新收錄詞條以補編26類、71則的分類形式呈現出來?!对鲇啞吩凇肚逦蔫b》基礎上繼續承襲規范滿語的任務,收錄內容更為全面,此后的辭書編纂、滿語文學習與使用,均以此為范本,具有很高的語言學地位與價值。

本文選擇武英殿“君”字本[1]《增訂》為研究對象,對比《清文鑒》《增訂》兩部辭書,挑選出增訂詞條,首次窮盡式統計了各部增訂詞條數量與占比。經統計,全書共收錄18662個詞條,增訂詞條6904個,占36.99%,其中正編5276個,占正編收詞總數的29.33%,補編1628個,占補編收詞總數的99.51%??蓪⒃鲇喸~條按照增訂方式分為新增、替換、刪除3種類型,共包含6622個新增詞條,282個替換詞條,31個刪除詞條,也就是說,《增訂》通過3種增訂方式處理的詞條達到了6935頻次,其中新增方式高達95.49%,說明新增是《增訂》最常用的增訂詞條方式,新增詞條數量在增訂總數中占比具有絕對優勢。

(一) 新增詞條

新增是《增訂》的主要增訂方式,共6622個,數量遠高于替換、刪除詞條。官方修訂辭書具有收錄表達新語言事實的任務,新增詞條部分繼續以詞語義項為收詞單位,主要增加表達新文化的詞語,同時添加帶有-nu詞綴的詞條以補充原有帶-ndu詞條的同義語法形式,力求窮盡式地收錄詞條。新增詞條數量約占整部辭書總體量的三分之一,說明清朝統治者以及編修者希望以官方編修辭書的方式將滿語詞匯的書寫方式與詞義固定下來,起到規范語言的作用。《增訂》作為乾隆帝“欽定新清語”的產物,其新增詞條的大量涌入,反映了規范滿語的深度和廣度,同時滿語詞條的更新換代也體現了清朝政治、軍事、民族關系等處于不斷更迭狀態的歷史史實。

(二) 替換詞條

替換是通過在原有詞條基礎上進行一些變動,從而達到規范詞條效果的一種修訂類型。編修者無須重新“造詞”,僅需在原有詞或詞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語言學改動,體現編修者對詞條的修正能力。《增訂》替換詞條數量為282個,有漢語音譯變意譯詞、同義詞替換、增加或刪除限定語或類屬名稱、改造詞組表達方式、依據讀音修改書寫形式等5種情況。

(三) 刪除詞條

刪除詞條需要編修者充分考量詞條詞義的獨有性,判斷能否與其他詞義合并,充分展示了編修者編排詞條的整合能力和分類能力。《增訂》刪除詞條數量較少,僅有31個,有刪除漢語音譯形式、動詞詞根派生詞條、多義詞的重復義項、過時的專有名詞或詞組等4種情況。

新增大量表達新文化、新思想的詞條,刪除過時的詞條,充分凸顯了《增訂》修訂詞條過程中所受到的社會因素影響;利用詞綴變化增加帶有表互動態含義的-nu詞條,使用替換方式僅改變形式,不改變詞義的詞條更能體現滿語在漢語影響或自身發展規律作用下產生的變化,展現了增訂詞條所受到的語言因素的約束。

二、 增訂詞條特點

《清文鑒》和《增訂》同為官方規范滿語的產物,《增訂》所修訂詞條較《清文鑒》的變化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不同類屬中詞條數量占比的變化;所錄漢語音譯詞的改動;多種復合語義場的調整。這些變化是乾隆朝二次規范滿語帶來的,既是對《清文鑒》規范詞條的再規范,也是在滿漢語言接觸大背景下對滿語詞匯系統做出的更深層次的變革。

(一) 新增詞條的類屬分布不均

新增詞條在正編、補編中均有收錄,將兩部分收錄的新增詞條按照部屬分類匯總,分別按照收錄數量、占比情況排序后,發現由于原本部屬收詞數量存在巨大差異以及收錄新詞分布的類屬不平均等原因,導致新增詞條在具體部屬數量與占比的排序并不完全一致。

1. 新增詞條數量排名前5位的部屬

新增詞條數量前5位的部屬為人部(1065)、鳥雀部(582)、居處部(494)、文學部(425)、設官部(373),收錄詞條數量最多的5部中,人部詞條總數本就位居第一,鳥雀部、設官部和文學部從增訂對象中脫穎而出,躍居新增數量前5位,所增詞條大多為具體詳細的鳥雀品種名稱、各類政府工作部門以及官職名稱、漢文化經典著作以及學習用品相關詞條,居處部也大量增加細化的衙門、司、署一類行政機關處所類名稱,從中能夠充分感受到清朝官職制度愈發完善、尊崇儒家文化風氣日趨強烈的歷史事實。

2. 新增詞條數量在各部占比排名前5位的部屬

各部收詞數量相差懸殊,單看新增詞條數僅能反映新增詞條的類屬重點,尚不能準確反映增訂詞條時修改、變化最大的部類,因此有必要將正編、補編新增詞條匯總起來,了解在不同部屬中的比重。新增詞條比重最高也是部屬內部收詞變化最大的前5位的部屬依次為諭旨部(86.11%)、設官部(81.98%)、花部(81.6%)、僧道部(79.67%)、雜果部(72.64%)。收錄反映清朝封建君主以及官職制度文明詞條的設官部新增比重高達81.98%,諭旨部新增比重更高達86.11%,這兩部占比情況更能反映滿語吸收漢族原有官職體系、制度名稱等詞匯的能力,同時也體現出滿漢民族文化通過新增詞條、辭書固化的方式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融合。

新事物的出現往往伴隨命名方式的規范問題,清朝通過官修辭書的方式來規范、統一對新事物的表達方式。新增詞條收錄以新納入滿語詞匯系統的具體事物名稱類、表達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抽象概念類名詞為主,新增詞條是《增訂》修訂、規范的重點所在,也是乾隆朝規范用詞的縮影,展現了當時滿語詞匯創造、變化的焦點問題,也基本涵蓋了清前期到中期滿語詞匯系統內部發展變化的各種表現。

(二) 替換、刪除漢語音譯詞后新增另一批漢語音譯詞

“乾隆皇帝在《增訂》中‘欽定國語五千句,其中大部分為排斥漢語借詞而編訂。清政府排斥漢語借詞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翻譯漢語借詞、改變漢語借詞形式和直接刪除漢語借詞。”(長山 2016)17這些排斥借詞的行為導致漢語借詞由音譯形式轉向意譯形式或改造成符合滿語發音、使用習慣的形式,“從《清文鑒》到“五體”漢語借詞的具體數量變化為沿用漢語借詞287條,翻譯漢語借詞135條,改變語音形式21條,刪除借詞10條,添加借詞190條”(長山 2016)19。胡凝(2017)具體細化《增訂》中漢語借詞分類,將其分為沿用式、替換式、變音式進行討論,此外還統計出“在《清文鑒》到《增訂》、‘五體時期有進行增加,共計103個”(胡凝 2017)70。這兩位學者都對漢語借詞從《清文鑒》到《增訂》再到“五體”的變化做出分類,從分類中我們可知“清文鑒”系列辭書中保留有漢語音譯詞,并沒有完全被取代。但兩位學者沒有給出漢語借詞從《清文鑒》到《增訂》的數量變化數據,胡凝的分類也沒有將原有詞條和增訂詞條區分開。據此,需要重新考察《增訂》中的漢語音譯詞,總結具體表現。

1. 漢語音譯詞并未完全剔除

我們在3種增訂類型中均找到了漢語音譯詞。除5個被刪除的漢語音譯詞外,還有181個被替換的漢語音譯詞,分為改造、派生、直譯、意譯4種方式。在新增詞條部分,仍有一批漢語借詞保持著音譯形式,如fuwen分、taifu太傅、taiboo太保,同時,《清文鑒》中還有一小部分的漢語音譯詞保留下來,如cai 茶、matan麻糖、.atan白糖。因此,我們判斷《增訂》并非武斷地排斥所有漢語音譯詞,在使用替換和刪除手段處理《清文鑒》中的漢語音譯詞時,也會根據具體情況保留一些不必要替換的漢語音譯詞。

2. 漢語音譯詞組合類型表現豐富

從詞類角度考察,我們發現新增漢語音譯詞主要以名詞為主,兼有動詞。其中新增漢語音譯名詞可分為全音譯詞和半音譯詞兩種。全音譯詞主要以單純詞為主,如gung公、heo侯、be伯,半音譯詞主要以詞組居多,如cai i da尚茶正、fu i aliha hafan府尹、hiyan i siramsi縣丞等。新增漢語音譯動詞以經過改造的漢語音譯詞為主,并且會衍生出其他相關表達形式共同納入辭書。如新增漢語音譯詞fungnembi封是由音譯形式fung+ ne構詞詞綴+ -mbi現在-將來時詞綴改造而成,表示使動含義的fungnebumbi受封是增加表使、被動詞綴-bu后變為fung+ ne構詞詞綴+ -bu使動詞綴 + -mbi現在-將來時詞綴。同時nonggime(增加)+fungnembi(封)→nonggime fungnembi加封、guribume(使遷移)+fungnembi(封)→guribume fungnembi移封、amcame(追)+fungnembi(封)→amcame fungnembi追封、wesibume(提升)+fungnembi(封)→wesibume fungnembi晉封,這4個由滿語固有動詞與漢語音譯詞組合而成的詞組也以半音譯形式收錄進《增訂》。

3. 專有名詞或限定性成分依舊使用漢語音譯形式

從詞義角度考察,我們發現完全直搬漢語語音形式并不做任何改造的借詞除固定的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外,無須通過意譯形式過多解釋的修飾性、限定性詞組成分也往往照搬音譯形式。如mengdzi bithe孟子中的mengdzi作為人名、oros niru俄羅斯佐領中的oros作為地名都直接音譯借用得以保留;taidzi usiha太子星、gidu usiha計都星、mobin hoo.an毛邊紙、moton hoo.an毛頭紙等表示星宿和紙張種類專名的修飾語、限定語成分,也是按照完全音譯形式收錄進辭書。

4. 部分漢語音譯詞經過滿語化改造

相對于上述帶有修飾、限定成分的詞組以完全直譯形式收錄進來的處理方式,新增的一整套、一系列的單純詞也往往在增加詞綴、進行滿語化改造后被收錄進來。如表示樂器名稱的canggan鉦、tanggiri鏜、danggiri鐺是在原有音譯基礎上添加詞綴gan、giri后新增的,與添加詞綴ken、kon改造后的原有音譯詞“jungken鐘、longkon鑼”組成同一個表打擊樂的語義場,完善樂器類詞匯體系的同時,統一同一語義場內部造詞形式,使其更為程式化、更具規律性。

學界曾認為“乾隆敕撰《增訂》是為更進一步規范、修訂《清文鑒》中漢語音譯借詞和半音譯、半意譯詞”(春花 2008)120。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通過3種增訂方式處理的詞條共6935個,而使用替換、刪除方式處理原有《清文鑒》漢語音譯詞僅為186個,所占增訂比例很低。但有一些原本沒有收錄進《清文鑒》的漢語借詞,在新增入《增訂》時,是以意譯形式添加進來的。例如“表”,常用音譯形式biyoo,在納入《增訂》時就已做“規范”處理,將其變為意譯形式ileten后收錄進辭書。由此證明《增訂》的主要編修目的在于完善、擴展滿語收詞體系,次要目的才是規范《清文鑒》中的漢語音譯詞。而且《增訂》所規范、修訂的漢語音譯詞只有一小部分是《清文鑒》原有詞條,更多的是《清文鑒》未收錄詞條,該部分具體情況有待結合與《清文鑒》同時期文獻做進一步研究。

(三) 增加、補充多種語義場,使詞匯內部體系趨于完善

在任何一種語言系統中,詞匯的所有義位集合成一個總語義場,總語義場包含大量的子語義場。在任一語義場中,義位彼此間呈現的語義關系多種多樣,因義位間的關系不同,故實際上分成了若干類型。賈彥德(1999)參考Leech的Semantics(《語義學》)一書,將語義場分為分類義場、部分義場、順序義場、關系義場、反義義場、兩極義場、部分否定義場、同義義場、枝干義場、描繪義場。符淮青(2006)將詞匯場、語義場改稱為詞群,他認為詞群主要有同義關系、層次關系、非層次關系和綜合4大類型,其中層次關系又包括上下位關系、整體部分關系、等級關系、親屬關系、同位關系?!对鲇啞窞榇笮蜐M漢合璧分類辭書,收錄的詞條以具體詞義為分類依據,呈部、類、則3級編修格局,正編部分的新增詞條沒有單列出來,而是按照詞義類聚的不同情況融入進原有分類體系中,使得從增訂后的整體格局來看,《增訂》所收錄的詞義更加全面,詞匯內部結構建設更加完善。

1. 增加義位,細化對已有事物的描寫

《增訂》在《清文鑒》原有詞條基礎上,繼續擴展原有收詞體系,按照義類分布情況以細化詞條描寫方式增加、補充詞條,在原有詞條分類框架中查漏補缺。這種增詞方式主要出現在新增詞條數量比重較低的部類中。例如武功部一·步射類第一則共41個詞條,其中僅有5個為新增詞條,該則內以“gabtan射”為核心詞,收錄與射箭相關的詞條,描寫射箭相關詞條體系完善,囊括射箭的慣用手(icitai右手射、hasutai左手射)、方位(bonme gabtambi往下射、some gabtambi亂射)、分解動作(ferhelembi大指勾弦、darambi拉滿)、射箭的結果(goimbi中、da tolombi箭箭中)等內容。新增的5個詞條,如“cecikelembi二指捏扣射”為形容射箭分解動作詞條,“tuyembi射透甲葉”為描述射箭結果詞條,在原有詞匯體系中僅起到補充作用。

補充已有事物的細化描寫,證明《增訂》編修者已經對大部分描述事物有了十分全面且細致的掌握,但在《增訂》重新修訂詞條過程中繼續補充詞條,擴大詞匯體系覆蓋面,這充分體現了《增訂》修訂詞條工作的重點仍是以編修辭書為手段固化與漢語對譯的滿語詞條,從而達到規范語言、統一使用標準的目的。

2. 添入多個下位、同位語義場,擴充收詞量

《增訂》以詞義類聚為依據分類排列編修辭書,每個部、類、則都可看成不同語義場的表現形式。新增詞條數量超過總收詞數的三分之一,如此龐大的數量不單單是個別語義場中子位詞條的補充,更多的是補充進多個下位、同位語義場,用來擴充整個滿語詞匯系統的容量。這類新增詞條可以按所屬語義場分類后融入原有辭書部、類分類格局中,主要分布在新增數量比重超過半數的類屬中,如天文類中新增二十八星宿以及其他重要星座的名稱,時令類新增五行和十二天干、地支的名稱,臣宰類新增各類表達官職、品級名稱,騙馬類新增描繪各種上馬動作的詞條等。這些新增詞條以成組形式添入原有語義場中,形成一個個原有類屬的下位語義場,使上位語義場包含義位、義素更加豐富、充實。同時伴隨著下位、同位語義場詞條的收錄,新增詞條所包含的概念意象也能與統一固定的表達方式一一對應,以修典的方式確定詞條與具體事物的搭配與詞義指向。

除發現新增詞條形成多個下位語義場外,還有一些新增詞條的則屬與原有則屬構成同位語義場。例如:正編中草部·草類從2則增加到4則、樹木部·樹木類從5則增加到10則、花部·花類從1則增加到6則,所增加則屬與原有則屬為同位語義場,同時都是以所在類屬命名的上位語義場的下位語義場。這種同位語義場增加能夠直接反映出類屬中新增詞條數量比重相對較高這一情況,幫助我們直接定位到新增詞條的詞義分布情況。

娜仁圖雅(2021)94曾指出,“(‘五體)詞條的收錄反映了重‘場的特點”,而“五體”是以《增訂》為藍本,增加藏語和維吾爾語兩種語種編纂而成,編修體例和詞條收錄均沿襲《增訂》。我們從《增訂》增訂大量成組、成系列的詞語場以及補充原有詞匯場內部詞條等新增詞條特點判斷,從康熙朝《清文鑒》到乾隆朝雙語、三體、四體、五體“清文鑒”詞匯場的完善,是在編纂《增訂》時期實現并完成的。

3. 補充同義的義位詞條,詞匯選擇多樣化

在《增訂》中兩個或三個有同義關系的詞條排列在一起,首個詞條漢語對譯為詞條本義,后一個或后兩個同義詞條漢語對譯為“漢語同上、漢語亦同上、漢語同上連用、漢名同上、漢名亦同上”5種情況。

新增詞條中有一批為原有詞條的同義詞,主要集中在漢語對譯為“漢語同上、漢語亦同上”的同義詞條中。從詞類角度可將其分為動詞性同義詞和名詞性同義詞兩大類,其中動詞性同義詞主要表現為新增互動態詞綴-nu造成的詞義相同情況,共103個新增詞條;名詞性同義詞則為增加對事物的別稱,《增訂》中共有329對,其中67對為《清文鑒》原有詞條,其余262對詞條的同義部分為新增詞條。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

第1種是構詞詞根不同的同義詞。這類同義詞構詞詞根不同,可看作是書寫形式不同但詞義相同的情況,如hobo/tetun棺、tabumbi/cambi上弓、yarfun/cilburi偏韁。

第2種是對譯用詞不同造成的同義詞。這類同義詞基本為詞組,但在滿語用詞的選擇上有所不同。如:niyangniya tucike/niyangniya oho同為“密云忽開”之義;niyangniya義為“晴天”;tucike原型tucimbi,義為“出來”;oho原型ombi,義為“成為”。從詞義組合角度來看,niyangniya與這兩個詞組合后,都可以用來表示“變成晴天”,也就是“密云忽開”的意思。.an i abdaha/ .an i afaha同為“耳朵”之義,abdaha義為“葉子”,afaha義為“單子、片子”,這兩個詞分別與.an 耳朵搭配,兩者都是從耳朵的外形特征出發來選詞的,前者更加注重描寫耳朵的輪廓,后者更加注重描寫耳朵的薄厚程度。

第3種是由讀音變化造成的同義現象。該類主要表現詞條書寫形式基本相同,只出現增音或替換個別元、輔音的情況。如nende/nene使先、julan/jilan急溜不凍處、mijurabumbi/mijirebumbi打至不能動、lekidembi/lebkidembi撲拿等。

“清代官修滿漢對照辭書中對同義詞的標記,起自《增訂》,并沿用‘三體等,直至‘五體。”(江橋 2017)259可見《增訂》是對同義詞標記的開始,并且在標記選擇上,新增詞條一般使用“漢語同上”,并不使用“漢名同上”,這也是從漢語對譯角度對新增同義詞進行的區分。

三、 尚未規范的問題

滿語作為黏著型語言,通常使用附加詞綴的方式實現實詞內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相互轉換和動詞時體語法形式的轉變?!对鲇啞返取扒逦蔫b”系列辭書沿襲中國古代類書編修模式,以詞義為主要收詞、分類依據,因此同一書寫形式的滿語詞條會根據詞義歸類多次出現,同一詞根的多種語法形式會通過增加、替換詞綴的方式以獨立詞條形式呈現。以動詞“tacimbi學習”為例,《增訂》收錄有動詞原形“taci詞根+mbi現在-將來時”,同時收錄有動詞的方向態“taci詞根+na去動態+mbi現在-將來時去學習”“taci詞根+nji來動態+mbi現在-將來時來學習”和齊動態“taci詞根+ndu/nu齊動態+mbi現在-將來時一齊學”形式,同時還收錄有名詞形式“taci詞根+n名詞后綴學”?!对鲇啞芬呀鉀Q原有漢語音譯詞的意譯、厘定《清文鑒》未收錄詞等問題,但對詞條的規范僅停留在詞條釋義和書寫層面,尚不能規范滿語詞條詞法使用,從而導致互動、齊動態詞綴混用的情況。

態作為表示動詞句法范疇的一種,反映的是“通過一定的語法形式確定動作、行為的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季永海 2016)116。季永海(2016)《滿語語法》修訂本和劉景憲、趙阿平、趙金純(1997)《滿語研究通論》等現代滿語語法教材中都將滿語動詞的態范疇分為自動(主動)、使動、被動、方向、互動、齊動、持續等7種形式,其中-nu/-ndu是用來“表示動作或行為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主體相互進行的”(季永海 2016)120互動態詞綴,-ca/-ce/-co是用來“表示動作或行為不是一個主體進行的,而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共同進行的”(季永海 2016)12齊動態詞綴?;討B詞綴-nu/-ndu相當于漢語中的“互相~、彼此~”;齊動態詞綴-ca/-ce/-co相當于漢語中的“一起~、共同~”。

通過對比兩部辭書發現,帶-ndu詞綴的詞條幾乎全部屬于《清文鑒》原有詞條,絕大多帶-nu詞綴的詞條是作為新詞增加進來的,并且表互動、齊動態范疇界限不清,一些加-nu/-ndu的詞條多用來表示齊動態,表示互動、齊動態的詞綴呈現混用狀態。

(一) 可加-ndu和-nu兩種詞綴的詞條

《增訂》中共有104對可添加-ndu和-nu兩種詞綴的詞條,除“齊煺毛”tūlundumbi和tūlunumbi中加-ndu為新增詞條,加-nu為舊有詞條,其余103對詞條中加-nu的均為新增詞條。這類詞條的漢語對譯有6種譯法,如表1所示。

在表1的6種漢語對譯詞條譯法中,前4種是表示齊動范疇的譯法,共102對,后2種是表示互動范疇的譯法,僅有2對。這說明在《增訂》中加-ndu和-nu兩種詞綴來表示齊動態范疇的使用頻率遠高于表互動態范疇,由此初步推斷,用來表示互動、齊動態范疇的詞綴在乾隆時期尚未完全分化,并且加詞綴-ndu/-nu更多是用來表示動詞的齊動范疇。

(二) 僅加-ndu或-nu一種詞綴的詞條

除上述104對同時收錄帶有-ndu/-nu兩種詞綴的詞條外,還有46個詞條只能加-ndu或-nu 1種詞綴形式。加-ndu 或-nu 1種詞綴的詞條各有23例,有7種譯法,如表2所示。

在表2的7種漢語對譯詞條譯法中,前4種是表示齊動范疇的譯法,后3種是表示互動范疇的譯法。只加-ndu的詞條有6種對譯方式,前3種為表齊動態譯法,共16例,后3種為表示互動態譯法的,共7例;只加-nu的詞條也有6種對譯方式,對譯與前者稍有不同,前4種為表齊動態譯法,共有20例,后2種為表示互動態譯法,僅有3例。從漢語對譯為互動或齊動態詞條數量的統計情況看,只加-ndu 或-nu表達齊動態范疇的詞條也遠超表互動態范疇的。并且除“yebundumbi彼此來往”為新增詞條外,只加-ndu的22個詞條和只加-nu的23個詞條[2]皆為《清文鑒》原有詞條,可見雖然103個加-nu詞綴表互動、齊動態范疇的詞條以新增形式添補進來,但加-nu詞綴表互動、齊動態范疇的用法原本就有,只是使用頻率不如加-ndu的詞條?!对鲇啞费a充可附加詞綴-nu的動詞詞條,讓學習者更加明確詞綴-nu的使用范圍,并且準確羅列了可同時加2種詞綴或只能加其中1種詞綴的所有詞條,清晰劃分了兩種詞綴的管轄范圍。

(三) 加-ca/-ce/-co詞綴的詞條

通過上述加-nu/-ndu表互動、齊動范疇詞條的具體情況可推測出,詞綴-nu/-ndu可以同時用來表示互動態和齊動態兩個語法范疇,并且都更側重表示齊動態范疇。究其原因,互動、齊動態詞綴交替使用與所修飾的動詞具體詞義有關,一部分動詞添加詞綴后對譯成互動義較為恰當,另一部分動詞添加詞綴后對譯為齊動義更為妥帖,這體現了《增訂》乃至整個“清文鑒”系列辭書重詞義的詞條收錄分類、滿漢詞條對譯原則。

但在《增訂》中并非只有附加-nu/-ndu詞綴表齊動范疇的詞條,經統計,加-ca/-ce/-co詞綴表齊動態范疇的詞條有7例,分別為ilicambi同站立、gisurecembi同說話、injecembi共笑、omicambi共飲、dendecembi共分、eficembi共頑耍、songgocombi齊哭。這7例詞條中共有3種對譯方式,為“同~”“共~”“齊~”,都可看作是齊動態范疇的譯法,可見《增訂》中加-ca/-ce/-co詞綴的詞條只能表達齊動范疇。

在這7例詞條中,ilicambi同站立、omicambi共飲、e.cembi共頑耍、songgocombi齊哭這4例的動詞詞根沒有收錄加-nu/-ndu詞綴的形式,其余3例同時收錄了加-nu/-ndu詞綴的形式。injembi譯為“笑”,加-nu/-ndu譯為“一齊笑”,加-ce譯為“共笑”,從漢語對譯來看,這3例詞條皆為齊動態范疇的表現形式,且從它們的滿文釋義來看,injendumbi一齊笑釋義為“geren niyalma gemu injere be injendumbi semebi(把所有人全都笑稱作一齊笑)”,injenumbi一齊笑釋義為“injendumbi sere be inu injenumbi seme gisurembi(injendumbi也說成injenumbi)”,injecembi共笑釋義為“geren injere be injecembi sembi(把眾人笑稱作共笑)”,可見它們的滿文釋義基本相同。gisurecembi同說話和gisurendumbi/ gisurendumbi齊說話、dendecembi共分和dendenumbi同分的滿文釋義情況也基本一致。

通過比較兩部辭書可發現,這7例加-ca/-ce/-co詞綴表齊動態范疇的詞條為《清文鑒》原有詞條,因此可證明-ca/-ce/-co詞綴表齊動態范疇用法固定且一直存在,但使用頻率遠低于加-nu/-ndu詞綴表齊動態范疇的。

清代滿語語法書《清書指南》(沈啟亮 1683)61將-ca/-ce/-du/-nu釋為“眾、互相”,舉“omicambi眾飲、tecembi眾坐”2例;《清文啟蒙》(舞格 1730) 102將-nu/-du/-ca/-ce/-co釋為“相字,共字,眾字,彼此字,大家字,一齊字”,舉“basubumbi一齊恥笑、tantanumbi相打”等9例;《清文接字》(嵩洛峰 1866)94將-ca/-ce與-nu/-du釋為“大家”,舉“ilicambi大家站立、e.cembi大家頑耍、yendenumbi一齊興起、aisilandumbi一齊幫助”4例;《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萬福 1894)28將-ndu/-nu/-ca/-ce釋為“齊眾”,舉“sasa acanumbi大家齊見、uhei hebdenumbi公同齊商”8例。這4部成書時間貫穿清前、中、后期的滿語語法書對-ndu/-nu/-ca/-ce/-co詞綴的釋義和舉例都偏重于表達“齊動”義,并且沒有清晰地厘定互動、齊動范疇范圍。從對上述加-ndu/-nu/-ca/-ce/-co詞綴的具體情況來看,加這些詞綴表互動還是齊動義與具體詞義有關,詞綴-nu/-ndu在清中期仍處于從表齊動轉向表互動態范疇的過渡階段,而《增訂》作為乾隆朝欽定清語、規范滿語字音、字形和使用的集大成之作,也并未解決-ndu/-nu/-ca/-ce/-co詞綴表互動、齊動范疇時出現混用的問題。

四、 結語

首先,《增訂》使用替換、刪除方式處理《清文鑒》中的漢語音譯詞,將其轉變為意譯形式后繼續保留在辭書中,但仍保留個別漢語音譯詞,同時又有另一批漢語音譯詞作為新增詞條收錄進來??梢钥闯觯对鲇啞凡⒉皇且晃杜懦鉂h語音譯詞,而是根據詞條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借用策略,體現了編修者對詞匯的借入和規范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而進行了滿語化改造的漢語借詞巧妙地運用滿語特有的黏著詞綴構詞法,使得借詞更符合滿語原有的造詞規律,反映出乾隆時期滿漢翻譯水平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其次,《增訂》中表互動、齊動態范疇的詞綴處于混用狀態,詞綴-ndu/-nu以表達齊動態范疇為主,表達互動態范疇為輔,與現今滿語語法分立不同。詞綴-ca/-ce/-co只能表示齊動態范疇,且使用頻率遠低于-ndu/-nu。該辭書收錄大量依靠附加詞綴實現語法形態變化的詞條,但尚不能解決語法層面的規范問題,從而導致詞綴-ndu/-nu和詞綴-ca/-ce/-co交替表達齊動、互動態范疇情況的發生。

最后,《增訂》成書于滿漢語言接觸加深,滿語文深受漢語影響,并逐漸被其取代的歷史節點,具有很大研究價值。有清以來,清朝政治制度、文化體系的建立深受漢族傳統文化影響,在此背景下,《增訂》增加了大量與漢文化相關的新詞。但隨著語言接觸程度的升高,雖人為地將《清文鑒》漢語音譯詞替換成意譯形式來規范滿語表達,但仍不可避免地收錄進新的漢語音譯詞,這說明在滿漢語言頻繁接觸過程中,滿語雖然作為清朝官方語言,但依舊無法完全剔除漢語對滿語的影響。伴隨時間的推移,漢語音譯詞對滿語使用者的影響不斷加深,從而導致滿語文使用能力的下降,這與張美蘭等(2016)566所持“大約從康熙朝后期到乾隆朝為滿漢語言接觸加深階段”,“從清朝后期滿語文急劇衰落”的觀點相互印證。

附 注

[1] 李雄飛(2013)將武英殿刻本《增訂》分為“蒼”字本和“君”字本,認為“君”字本是殿刻的“蒼”字本經過再次修訂后翻刻的版本。由此我們認為“君”字本收錄詞條更為豐富,更能體現“增訂”這個編修主題,故選取“君”字本為研究對象。

[2] 只加-nu詞綴的詞條中surtenumbi一齊競跑以新詞義“奔競”新增進來,但新增詞義不屬于表互動、齊動范疇,因此沒有算作在內。

參考文獻

1. 長山.滿語中的漢語借詞演變軌跡考察.滿語研究,2016(1).

2. 春花.清代滿蒙文詞典研究.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3. 胡凝.《御制增訂清文鑒》分類格局及詞匯研究.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4. 符淮青.詞義的分析與描寫.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196-208.

5. 季永海.滿語語法(修訂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6.

6. 賈彥德.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52-175.

7. 江橋.《御制五體清文鑒》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

8. 李雄飛.《御制增訂清文鑒》刻本初探.滿語研究,2013(1).

9. 劉景憲,趙阿平,趙金純.滿語研究通論.哈爾濱: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1997:141-150.

10. 娜仁圖雅.《御制五體清文鑒》及漢語詞條挖掘研究.辭書研究,2021(4).

11. 沈啟亮(清).清書指南.清康熙二十二年京都宛羽齋刻本,1683.

12. 嵩洛峰(清).清文接字.清同治五年聚珍堂刻本,1866.

13. 萬福(清).重刻清文虛字指南編(上卷).清光緒二十年京都隆福寺聚珍堂刻本,1894.

14. 舞格(清).清文啟蒙(卷三).清雍正八年三槐堂刻本,1730.

15. 張美蘭,綦晉.從《清文指要》滿漢文本用詞的變化看滿語特征的消失.中國語文,2016(5).

(張 瑤 湖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 長沙 410082;

張美蘭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香港 999077)

(責任編輯 劉 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福利视频网| 亚洲精品黄|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 福利一区三区| 综合色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微拍一区|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色悠久久久|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亚洲伊人天堂| AV熟女乱| 丁香婷婷激情网| 激情乱人伦|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啪啪啪亚洲无码| 国产91麻豆视频|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日韩高清一区 |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 色婷婷丁香| 婷婷六月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第二页| 国产理论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1在线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精品性| 色播五月婷婷|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视频|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香蕉网久久| 国产在线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