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張腦袋就左右抖動,成都白領陳愷(化名)近年來都有這個揮之不去的毛病。直到最近,他在公司上臺講PPT時,頭愈發像撥浪鼓一樣抖得明顯。就連和別人交談時,他的腦袋也會控制不住地發抖,被認為是怪人,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和工作。
“才40歲,我就得了帕金森病嗎?”陳愷來到成都三六三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何佳檢查后確認,陳愷得了一種叫特發性震顫的疾病。
“我們門診每天都會接到幾起這樣的病例,患者以中老年人為主。前不久有一位老太太前來就醫,也是得了特發性震顫。當時她已經因為手忍不住發抖吃了不少苦:吃飯時,筷子都拿不住;洗碗時,碗也掉在了地上。”何佳表示。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見的運動障礙性疾病,主要是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這種疾病發生的原因還沒有被研究透徹,但有遺傳因素的影響。“特發型震顫之所以是特發性,是病因仍不明確的意思,而且必須通過檢查把其他所有可能引起震顫的疾病全部排除才能確診。因此,患者常常無法正確判斷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何佳表示。
不過,對于大多數輕癥患者來說,輕微的震顫并不會影響生活,何佳不建議輕癥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會對人體產生一些副作用。但對于重癥患者來說,如果震顫影響到生活或者工作,就應該及時就醫。
很多人來看病并不是因為顫抖影響生活,而是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不少患者會混淆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的癥狀。那么如何分辨兩者呢?
何佳表示,特發性震顫的表現是非靜止性震顫,即手不動時不會抖動,或不會嚴重抖動,但要維持同一個姿勢比如端杯子時就會顫抖。再比如,手在做一些精細動作,類似扣紐扣、夾菜時,要精準到一個點上,越靠近這個點,手就會抖動得越厲害。而帕金森病是靜止性震顫,即患者在靜止不動時,手會抖得厲害,但手在運動比如拿東西時,反而不會抖動。
(《成都商報》 20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