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唯
關鍵詞:親子溝通;傾聽;青春期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14-0041-05
【創作理念】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與他們的父母來說,擋在彼此之間最大的“絆腳石”就是不懂得傾聽與溝通。對父母而言,他們在潛意識里依然用對待幼兒的方式對待孩子,扮演著“萬能者”“指揮者”“保姆”“心理分析師”等角色,忽略了孩子在成長中逐漸凝聚起來的心靈力量。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渴望獨立卻又害怕獨立,他們羞于啟齒心事,卻又希望父母能如以前那般理解自己。親子雙方在發展中的不對等使得兩者之間沖突不斷,關系容易斷裂。
本劇圍繞親子間溝通不暢的現實展開,旨在引導父母與孩子通過反思自己,懂得傾聽與溝通的重要性,重新搭建彼此愛的鏈接。
【劇情簡介】
玲玲是一個面容姣好、內斂敏感的初一女生,她十分關注自己的外表,喜歡照鏡子。因為愛照鏡子這一習慣,玲玲和媽媽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玲玲想向媽媽傾訴自己日常中的煩心事,卻屢次失敗,十分沮喪。有一天,玲玲無意間得到了一面魔鏡。玲玲將心事向魔鏡傾訴,而媽媽也通過魔鏡體會到玲玲的心情,并懂得了傾聽孩子的奧秘。母女倆因為鏡子打開了心結,重新建立了積極的親子關系。
【主要人物】
玲玲——初一女生,文靜內斂,情感豐富,喜歡照鏡子,和媽媽關系緊張。
玲玲媽媽——全職媽媽,偏強勢,愛嘮叨,渴望走近女兒,卻不得要領。
老板——解憂雜貨鋪的老板,神秘睿智。
樂樂、明明——玲玲的同學,淘氣調皮,愛調侃玲玲。
佳佳——玲玲的同學。
【心理劇技術】
獨白技術、角色互換技術、鏡映技術。
第一幕 “比起同學的嘲笑,更讓我傷心的是你”
第一場
時間:周五放學后。
地點:放學路上。
出場人物:玲玲及同學們。
旁白:星期五放學后,玲玲準備回家。
佳佳:(揮手)玲玲,等等我!
玲玲停步,轉過身,等佳佳。
佳佳:(迎上來)怎么走得這么快。你今天的頭繩真好看,哪里買的?
玲玲:(害羞地摸摸自己的頭發)就在前面的小店里買的。
玲玲習慣性地拿出鏡子照了照。
樂樂和明明從后面走上來,看到玲玲在照鏡子,樂樂用手肘撞了撞明明,兩人心領神會地開起了玲玲的玩笑。
樂樂:(學著皇后的聲音尖聲地說)魔鏡魔鏡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臭美的人?
明明:世界上最臭美的人當然是——
樂樂和明明:(齊聲大喊)玲玲!哈哈哈。
同學們哄堂大笑,玲玲立刻藏起鏡子,漲紅了臉,非常尷尬地待在了原地。
玲玲:(獨白)我是玲玲,我喜歡照鏡子,我喜歡自己漂漂亮亮的樣子,這有什么不對?可是同學們這樣嘲笑我,真是尷尬極了……我真想找個人吐槽,可是有誰能聽我說呢?
第二場
地點:玲玲家的客廳。
出場人物:玲玲、媽媽。
旁白:玲玲背著書包回到家里,有些悶悶不樂。媽媽忙著準備晚飯,并未察覺。
媽媽:(一邊端來水果一邊高聲詢問)玲玲,今天過得怎么樣?我做了你最愛吃的水果拼盤,快來嘗嘗?。ㄅ拇蛄崃岬氖郑┠阍趺词忠膊幌淳统詵|西,我告訴過你多少次了! 多臟?。?/p>
玲玲:(獨白)這是我媽。她是我家的最高長官,家里大大小小各種規矩都是她制定的,而且她擁有每一條規矩的最終解釋權和隨時修改權。
媽媽:我問你話呢,你怎么不回答?
玲玲:(嫌棄)你給我回答的機會了嗎?你一個人講了這么多話。
媽媽:你怎么說話呢?真是,越大越沒禮貌了。說說吧,今天在學校怎么樣?有沒有認真聽課、友愛同學?
玲玲:(敷衍著)嗯 。
媽媽:你就不能多說幾句?我看你在外面挺能說的。
玲玲:我說了你也不懂,白費功夫。
媽媽:我是你媽,我怎么會不懂你?看你這表情,準是考試考砸了吧!我早就說……
玲玲:(獨白)瞧瞧,這是我媽最擅長的“上帝語錄”,好像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
玲玲:不是,最近沒考試。
媽媽:那到底怎么了?
玲玲:(猶豫后鼓起勇氣)今天我又被同學嘲笑了。
媽媽:(著急)哪個同學?他們怎么這樣?明天我就找你們張老師說去!
玲玲:找什么老師!你怎么什么都要找老師,同學們會怎么看我???
媽媽:那你說怎么辦!你沒辦法解決,那我就幫你去解決嘛!
玲玲:(獨白)在我媽眼里,我可能是一個毫無能力的小嬰兒,因此她常常變身為“萬能拯救者”,想為我解決一切麻煩。
玲玲:(小聲地)算了,就說跟你沒法溝通。
媽媽:我覺得你有時候也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別理他們就好了!
玲玲:可是他們總是說,我也沒法不在意!
媽媽:他們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吧?你是不是先做了一 些不好的事情?。?/p>
玲玲:(獨白)每次談話的結局都是對我無情的批判。比起同學的嘲笑,我媽的反應更讓我傷心。以后還是什么都別說了吧!
玲玲:(啪地放下抱枕)我不吃了。(轉身離開了客廳)
媽媽:(一臉茫然)這孩子……
第二幕 “終于有人聽我說話了”
第一場
時間:周六早晨。
地點:玲玲家。
出場人物:玲玲、媽媽。
旁白:第二天早晨,玲玲正坐在沙發上照著鏡子梳著頭發。
媽媽:玲玲,快點,別磨磨蹭蹭地浪費時間。
玲玲不回答,轉過身,依然對著鏡子梳頭發。
媽媽:(端著早餐走過來)你聽到沒有,動作快點,一天到晚在那里照鏡子,這么臭美還能讀好書嗎?
玲玲聽到“臭美”二字,想起昨天與同學間的不愉快,生氣地放下鏡子。
媽媽:不是媽媽說你,你都上初中了,學習那么緊張,周六的時間也不能浪費??彀言顼埑粤?,去做作業吧!
玲玲:(皺起眉頭)又是牛奶和雞蛋,不想吃。我去樓下吃。
媽媽:外面吃的不干凈!這孩子真是……
第二場
地點:街道上。
出場人物:玲玲、樂樂、明明。
旁白:心煩意亂的玲玲邊走邊踢著石子兒,走著走著,迎面又遇到了樂樂和明明。
樂樂:喲,快看,這不是玲玲嗎?
明明:嘿,這可是世界上……
明明、樂樂:最臭美的人??!
玲玲:我才不是呢!
玲玲生氣地一跺腳,背過身去。
明明:(邊走邊故作嘆息狀)這家伙,就缺一面魔鏡了!
樂樂:(幸災樂禍)就是就是。
明明、樂樂走下舞臺。
玲玲:(邊走邊喃喃)我喜歡漂亮有什么不對?
玲玲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張傳單。
玲玲:(彎下腰撿起)咦,這是什么?“解憂雜貨鋪”售賣一切你想要的物品。這是什么意思?地址……(抬頭)好像就在這兒,進去看看!
玲玲充滿好奇地走進了這家雜貨鋪。
玲玲在琳瑯滿目的貨架上挑選著,突然看到一面精美絕倫的鏡子,準備拿起來看看。
老板:(慢悠悠地走到玲玲背后)你很喜歡鏡子?
玲玲嚇了一跳,轉過身,差點撞到貨架。
玲玲:嗯……是的。
老板:(意味深長地推了推眼鏡)這可不是一面普通的鏡子,它會幫到你的。
玲玲:這是什么意思?
老板:(笑了笑)你我之間有緣分,這面鏡子就送給你了,你要好好使用它??!
玲玲:(吃驚轉驚喜)真的嗎?那……太感謝您了!
第三場
地點:街心花園。
出場人物:玲玲、魔鏡。
旁白:玲玲離開了雜貨鋪,來到了街心花園,這是專屬于她的秘密基地。
玲玲坐在長凳上,細細打量著手里的這面鏡子。
玲玲:(自言自語)看上去也沒什么特別之處???奇怪……
玲玲拿起鏡子,照了照自己的臉。
突然,鏡子說起了話。
鏡子:你好。(背景出現一張臉)
玲玲:(嚇了一跳,到處看)是誰?
鏡子:是我,鏡子。
玲玲:(起身,捂住嘴,難以置信)你……你到底是誰?你怎么會說話?
鏡子:我是一面鏡子,但我和其他鏡子不太一樣。我是一面能懂你的鏡子。
玲玲:能懂我?
鏡子:嗯,當你看著我的時候,我能映出你的臉,我比任何人都更懂你。
玲玲:(喃喃)比任何人都懂我……
鏡子:你看上去心情不太好。
玲玲:我……我剛剛和媽媽鬧了點不愉快。
鏡子:你想和我說說嗎?
玲玲:(沉默片刻)好吧,和你說說也可以(坐下來)。我覺得我和我媽話不投機半句多。 無論我說啥,她總能擺出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要么批評我,要么輕描淡寫地說一句 “這有什么大不了的”。(模仿媽媽的語氣)
鏡子:嗯。
玲玲:就說昨天晚上吧,我因為在放學路上照了一下鏡子,就被同學稱作“世界上最臭美的人”。太尷尬了!我其實很想跟媽媽說說這事,但我媽的反應簡直了。她都沒有問一句“為什么”,就開始高談闊論起來,可她講的那些話非但沒有讓我得到安慰,反而是火上澆油,我更生氣了!
鏡子:哦,媽媽沒有真正傾聽你,理解你,這讓你很生氣,還有點難過,是嗎?
玲玲:(點點頭)是的,我媽媽總說:“你有什么心事要和媽媽說呀。”可是每次我說了,她又很快地打斷,自以為是地評價我、指揮我、批評我。我并不是想要她替我解決問題, 我只是……
鏡子:你只是想要她能坐下來聽你說說話。
玲玲:(捂著臉,流下眼淚)是的,就像你這樣,不用說太多,也不用給我出什么主意,就這樣靜靜地聽著就夠了。
鏡子:我明白你的感受。
玲玲:謝謝你,終于有人聽我說話了!
第三幕 “我覺得你講話態度才不好呢”
第一場
地點:玲玲家客廳。
出場人物:媽媽。
旁白:自從玲玲發現魔鏡可以傾聽她的心事,她的心情好了很多,媽媽覺得奇怪,卻又不知道緣由。有一天,玲玲外出,媽媽正在打掃衛生,無意間發現了這面鏡子。
玲玲媽媽穿著圍裙,打掃客廳,發現玲玲的書包放在沙發上。
媽媽:(拿起書包)說了多少次了,書包總是亂放。咦,玲玲怎么又買了一面鏡子?這家伙怎么這么愛漂亮?這也太耽誤學習了吧!
媽媽:(拿起鏡子)不過這面鏡子倒還挺好看的。
魔鏡:謝謝!
媽媽嚇了一跳。
魔鏡:別怕,我只是會說話的鏡子。玲玲經常和我說話。
媽媽:什么?玲玲經常和你說話?她……該不會是瘋了吧?
魔鏡:玲玲可沒瘋,她真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我很喜歡聽她說話。
媽媽:那……她都和你說些什么?
魔鏡:玲玲會說起她的同學、老師,也會……說起你。
媽媽:(坐下來)我?她都是怎么說我的?估計不是什么好話。小時候,她也是什么都愿意和我說,漸漸大了,現在啥都不跟我說了,我是越來越看不懂她的心思了。
魔鏡:那么,你想不想聽一聽玲玲的心聲?
媽媽:當然想了。
魔鏡:那好吧,你聽…… 玲玲的聲音從鏡子里傳來。
玲玲的聲音:無論我說啥,她總能擺出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要么批評我,要么輕描淡寫地說一句“這有什么大不了的”。
媽媽:(忍不住反駁)我哪里是這樣的,我……
玲玲的聲音:她講的那些話,非但沒有讓我得到安慰,反而火上澆油,我更生氣了……她每次總自以為是地評價我、指揮我、批評我。我并不是想要她替我解決問題,我只是……
媽媽:(問魔鏡)只是什么?
魔鏡:她只是想要你靜靜地聽她說。
媽媽:(急得跳起來)我聽了呀!我怎么沒聽呢?是她自己不想告訴我呀。
魔鏡:不如你來當一回玲玲吧,我來變成你。這樣你可能就知道玲玲為什么不愿意和你說話了。
第二場
旁白:突然一陣煙霧升起,媽媽突然站在家門外,身上還穿著玲玲的衣服。
“玲玲”:(吃驚地望著這一切,獨白)我真的變成玲玲了?我的天!
“媽媽”:說說吧,今天在學校怎么樣?有沒有認真聽課、友愛同學?。?/p>
“玲玲”:(含糊其辭)還行。
“媽媽”:什么叫還行?你就不能多說幾句嗎?
“玲玲”:(小聲地)你這么咄咄逼人的,叫人怎么回答。
“媽媽”:今天和同學之間沒發生什么事吧?
“玲玲”:其實……今天我又被同學嘲笑了。
“媽媽”:他們怎么這樣?不行,我得去找你們張老師。
“玲玲”:(急得站起來)找什么老師啊!同學們會怎么看我?
“媽媽”:你沒辦法解決,那我就幫你去解決。
“玲玲”:(沮喪地)算了算了,跟你沒法溝通。
“媽媽”:你也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你就當作沒聽見不就得了。
“玲玲”:他們說了那么多次,我也沒法不在意?。?/p>
“媽媽”:他們可能也不是故意的吧?再說了,你有時候講話態度也不怎么好。
“玲玲”:(氣得一拍桌子)我覺得你講話態度才不好呢!
兩人眼看就要吵起來了,煙霧起,又回到之前的場景。
第四幕 媽媽的愛一直都在
地點:玲玲家
出場人物:玲玲、媽媽、魔鏡
旁白:媽媽回到魔鏡前。
媽媽:我真沒想到,原來我一直都在用這樣的方式和玲玲交流……怪不得玲玲不愿意再和我說話了。我……
正在這時,玲玲放學回家了。媽媽聽到玲玲回來,急忙站起身來。玲玲發現媽媽正拿著鏡子,很生氣。
玲玲:我說了多少次,不要隨便翻我書包,好嗎?
媽媽:啊,我只是想去整理一下……
玲玲:(摔門進自己的房間)每次都這樣!
玲玲氣呼呼地放下書包,拿起鏡子。
玲玲:魔鏡,我快被我媽氣死了!她又不經過我的同意跑到我的房間,肯定翻我抽屜了!
魔鏡:這回你可是錯怪媽媽了。其實剛才是我在和媽媽聊天呢!
玲玲:?。繈寢屩滥闶且幻婺хR了嗎?
魔鏡:(笑)嗯,不僅知道了,媽媽還親身體驗了一把當女兒的感覺呢!
玲玲:(不解)這是什么意思?
這時,“咚咚咚”敲門聲響起。
媽媽:玲玲,媽媽可以和你聊幾句嗎?
玲玲遲疑地看著魔鏡。
魔鏡:(看穿了玲玲的心思)玲玲,其實你媽媽很愛你。她是真心想要走近你,理解你,只是她一直不得要領。不信,你瞧!
魔鏡呈現日常生活片段:媽媽翻看食譜,做筆記,想做新的菜式給玲玲吃。媽媽打電話向朋友請教如何和孩子溝通……
玲玲:(喃喃地)我不知道她……
魔鏡:玲玲,我雖然能聽你說話,卻永遠無法向你伸出溫暖的手。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的愛一直都在!去吧,玲玲,去和媽媽聊聊吧,是時候向媽媽打開心門了。
玲玲終于打開了房門。
媽媽:玲玲,對不起,媽媽今天終于明白你為什么不愿意和我說話了。我自以為很懂你,常常打斷你說話,還亂出主意,真的是……
玲玲:(感動)媽媽!
媽媽:玲玲,你可以再給媽媽一次機會,讓媽媽學習傾聽你理解你,好嗎?
玲玲:(低著頭)媽媽,我也要和你說一聲對不起!我總以為你不理解我,甚至不愛我,所以我也常常埋怨你,沖你發火。有了魔鏡以后,我更是覺得沒有必要和你說話了,也為此對你關上了心門。這是我的錯。
媽媽:(摸著玲玲的頭發)不被理解的感覺確實挺糟糕的。以前我以為,我問你答就是溝通,現在我知道了,傾聽才是溝通的前提。我要學習當一面鏡子,當你說話的時候,我要完完全全地看著你,以你的視角看問題,我也不要再像以前那樣總想幫你解決問題,我 應該多聽你自己的方法……
玲玲:媽媽,謝謝您!(擁抱媽媽)
燈光打亮全場,演員謝幕,從角色中回到現實。
【專家點評】
《鏡子》這一心理劇非常真實地向我們展現了當下青少年與父母關系的縮影,主題明確,具有啟示意義,在實際演播過程中也收獲了廣大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反響。作者采用了眾多的心理劇技術,創造了一個個生動且具代表性的人物,并運用“魔鏡”這個物品,巧妙地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生與發展,牢牢抓住觀眾的心。這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薦的校園心理劇。
點評者:王嵐,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心理教研員。
編輯/張國憲 終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