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防線徹底崩潰,讓易恩弟“八小時”之外的生活更無節制、毫無底線。到雙流工作后,他結交了多名球友。隨著交往的加深,一個以易恩弟為核心的球友圈漸漸成型。從“高考狀元”到階下囚,易恩弟為何最終走上了違紀違法的道路?
2021年5月,經成都市委批準,市紀委監委對成都簡陽市委原副書記、市長易恩弟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在立案審查調查過程中,辦案人員在易恩弟的保險柜中找到了他10年前寫的一封書信,旁邊還散落著一些簽批過的文件和幾沓人民幣。書信、文件、現金串聯起這名曾經的黨員領導干部從光明走向晦暗的人生軌跡。
近日,“廉潔四川”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易恩弟的懺悔書節選。
曾被視作“實干型”領導
易恩弟出身于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于天資聰穎、勤奮好學,1986年,他以成都市金牛區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后考入四川聯合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2010年,易恩弟擔任成都市投促委園區協調處處長一職。因為有著從商和從政的雙重經歷,他被視作是“實干型”領導。彼時,他寫下這樣一封信,題目為《寫給未來的自己》:“未來的我,您好:再過一個月我就41歲了,回顧40年人生,我給自己打75分……我對自己還不滿意,10年處級沒有得到提拔;我還不富裕,買車還得貸款……”字里行間流露著對政治仕途和經濟收入的雙重追求。
懷揣著這樣的矛盾,當年7月,易恩弟被任命為雙流縣副縣長,負責招商引資、產業轉型等重要工作,并隨后一步步走上簡陽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等主要領導職務。但隨著個人發展的基本定型,易恩弟心中對事業的激情慢慢消散,對富裕生活和金錢財富的渴求開始取而代之。
2011年,一名工程老板常某某找到易恩弟,提出想要承接雙流某電力隧道工程項目。易恩弟考慮到兩人相識多年,且該項目由自己牽頭負責,金額不大,關注度不高,隨即將其引薦給了項目業主。幾個月后,常某某果然順利中標。項目竣工后,常某某驅車至易恩弟家樓下,送上一個裝有50萬元現金的袋子。
在收下這筆巨款后,易恩弟不敢馬上回家,他慌慌張張來到地下停車庫,把錢存放在汽車后備箱中。等晚上家人忙于家務、電梯人少時,他才將紙袋提回家中藏了起來。在《懺悔書》中,易恩弟回憶了當時的情景:“一段時間我忐忑不安,心神不寧,甚至有點兒后悔。但似乎一切平安無事,我慢慢平靜下來。朋友認識多年,知根知底,感謝是真誠自愿的,只有我倆知道,應該是安全的。金錢帶來的喜悅和滿足讓我把對黨紀國法的敬畏拋到了九霄云外。”
當心中的防線沖開了缺口,易恩弟在此后遇到同樣情況時,漸漸地沒有了慌張與不安。
在利益的誘惑下,易恩弟熱衷于和這些老板吃吃喝喝,貪圖享樂。成都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經過調查發現,易恩弟頻繁地和幾個固定的商人老板吃飯,一個月之內竟達18次之多。
球友圈中的“老大哥”
思想防線徹底崩潰后,易恩弟“八小時”之外的生活更無節制、毫無底線。易恩弟喜歡運動,愛好羽毛球。到雙流工作后,他結交了多名球友。隨著交往的加深,一個以易恩弟為核心的球友圈漸漸成型。
在這個球友圈中,易恩弟無疑是圈中“老大哥”。眾人以他為中心,根據他的安排確定打球時間。這種偏向性極強的安排背后,無疑隱藏著謀錢、謀利、謀權的影子。2019年,易恩弟已是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在一次打球中,負責聯絡服務的球友孔某提出,自己一直在跟蹤易恩弟分管領域內的某土建工程,項目近期即將啟動,希望他能夠幫忙引薦認識業主單位,爭取施工權。
易恩弟感到此事不妥沒有答應,但兩周后,孔某又趁打球之機舊事重提。此后,孔某對組織大家打球的事更加熱情、更為上心,主動承擔了部分打球的費用,得到了易恩弟的認可。后來,在易恩弟的幫助下,孔某中標了一個項目,合同金額3億余元。
與此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經查明,易恩弟利用職務便利和職務影響力,幫助所謂朋友和球友承攬的工程項目竟有170余個。
介紹工程項目、收受感謝錢財是易恩弟斂財的慣用手段。但沒過多久,為了收錢更加心安理得,他開始物色和培養合適的人選,大搞權錢交易。
易恩弟在他人介紹下,認識了一個年輕人張某某。工作上,易恩弟負責聯系的開發區有較多的臨時應急小項目,如環境整治、桿線遷改、市政維護等,都不需要太高資質。而張某某從事的也正是弱電改遷等一些小業務,兩人一拍即合,聯手合作。某建材企業因道路建設需要搬遷,在易恩弟的推動下,該企業如愿搬入開發區,張某某也順利拿到企業外電建設工程……日積月累,張某某的業務越做越大。每年春節前,他都會來到易恩弟處,報告盈利情況,送上“感謝費”累計640萬元。
警惕“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在案件查辦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有的放矢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喚醒了易恩弟迷失的黨性原則和紀法意識。2020年,距離2010年已經過去10年。易恩弟在被移送司法前,寫下了第二封信,題目為《無法回復的信》:“真誠感謝組織的不離不棄,以后我將不能再做黨的兒女,如同離家孤兒、飄落浮萍、無根之木。但是我將永遠銘記黨的恩情,不忘黨的哺育培養,永遠感恩黨的教誨和挽救。”
經查明,易恩弟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通過違規給相關單位負責人打招呼等方式,干預和插手工程項目,在相關項目的承發包、政府采購、款項撥付等方面為相關企業和個人提供幫助,先后多次收受他人所送錢款折合人民幣共計2042萬余元。
2021年9月,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易恩弟有期徒刑9年,并處罰金80萬元,其受賄所得及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易恩弟原本有著很好的人生起點,也是組織重點培養、任用的黨員領導干部,但他最終走上了違紀違法的道路,主要原因還是權力的失管、信念的崩塌以及社交圈的濁化。這樣鮮活的案例提醒著廣大黨員干部,時刻警惕“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時刻把握好為官做事的紀律、尺度,才能讓自己的事業運行在正確的軌道上。
(人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