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蘋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鄉村旅游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各部門應以旅游景觀和建筑為載體,挖掘鄉村旅游資源蘊含的文化要素,結合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在文化創新角度、鄉村旅游產品和資源創新角度提出完善對策,以期激發鄉村旅游發展的活力,開發出更具特色的文創產品,在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對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鄉村旅游業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針對性引導,發展規模越來越壯大,我國鄉村蘊含著豐富的資源,不論是生態類鄉村,還是古村落集群,都包含著濃厚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如何將鄉村旅游資源轉化為旅游生產力,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也是各部門需關注的問題。所以,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挖掘旅游文化因素,打造創新的鄉村旅游產品非常必要。
一、鄉村旅游建設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主要內容,鄉村休閑度假旅游近些年發展規模越來越大,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鄉村旅游開始由鄉村休閑過渡到更高層次的鄉村休閑度假旅游。2022年,山東省累計接待了1853萬人次的游客,旅游總收入104億元。
據調查,山東省在發展鄉村旅游上,在認知鄉村旅游文化內涵上還存在不足,究其原因,和鄉村旅游理論機制不完善有直接關系。山東省鄉村旅游產品大多集中在餐飲和住宿上,未充分關注提升鄉村旅游知識內涵,鄉村地區在開發旅游項目上,采取了拿來主義,未結合自身的風土人情和資源優勢,所以,也讓鄉村旅游項目缺少特色。在鄉村旅游開發期間,山東省經營發展存在各自為政和重復開發旅游資源的現象。結合資料顯示:整個半島都在搞漁家樂,青島、煙臺等市區大多是自己規劃,在建設鄉村項目上未考慮和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同時,山東省也缺乏專業的鄉村旅游人才。與此同時,山東省鄉村旅游項目和開發模式過于單一,受到季節影響較大,旅游項目以觀光農業旅游產品為主,未重視民風民俗和文化傳統資源的開發。如青島王家臺后村開發的海島民宿,結合產業、觀光、娛樂和休閑為一體,為游客展示豐富的物產資源,其中“漁家樂”是海島民宿的精品,但是在旅游資源開發上無法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各個鄉村民宿都將發展重心集中在漁家樂上,同質化嚴重,為游客提供的服務也大同小異。鄉村發展項目缺少創新性,各村建設發展存在明顯的地域特點,大多鄉村旅游項目都是以采摘、農家樂為主,如花官鎮開發的火龍果采摘園、陽信采摘鴨梨鄉村游等,然而這些項目在實際發展中,鄉村旅游不具特色,并未結合周邊的旅游文化和資源來作出針對性的開發和建設,不但影響了旅游開發的效果,也浪費了鄉村旅游的資源。因此,探究出更具創新、更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刻不容緩。
二、鄉村旅游提質升級路徑分析
(一)開發周邊資源,構筑符合定位的鄉村旅游項目
在鄉村旅游項目開發過程中,要結合周邊的旅游資源,構筑獨具一格且先進創新的旅游項目。比如可以融合新型理念,建設鄉村民宿,在民宿開發建設期間,要參照周邊的風土人情以及田園特色,為游客提供針對性的住宿場所。
在開發建設上,倉口陳家基于環保理念基礎上,借助傳統民居為游客建設了精品且高檔的民宿;在開發資源和項目過程中,倉口陳家結合了地方特色,保留了自身獨特的田園風光。倉口陳家村坐落于青山翠谷中,位于龍鳳峽景區的入口,兩側都是幽深的杏林,峽谷之間有蜿蜒小溪穿過,兩側的民居沿著坡勢錯落有致,向游客展示了安寧祥和的美景。在民宿院落設計上,保留了當地的建筑風格,即傳統的四合院格局,地面由青石鋪設,建筑設計引進了美國的建筑設計理念,讓鄉村文化可以結合新老技術別具一格。
再如九曲蔣家村,該村落借助山東省旅游資源平臺的優勢,在旅游項目開發建設中大力發展黃金旅游的理念,以中國黃金第一村為載體,建立了單扇門、釣魚臺以及龍王廟等景區,結合周邊的景觀特色建設了時尚民宿以及四合院風格的御香佳苑。御香佳苑屬于綜合類民宿,集觀光旅游、度假、餐飲為一體,在開發設計上以明清風格為核心,以木構結構為標準,給予游客雅致古樸的體驗。為了讓游客體驗感更強,在屋內設立了大炕,讓游客品嘗農家菜肴,院內設立了荷花池,游客也可品茶談心。
再如濟南九如山腳下的葫蘆峪村莊,因外觀酷似葫蘆,所以被稱作葫蘆峪,村莊樹葉茂盛,放眼望去滿是青翠碧綠,村莊發展歷史非常悠久,游客至今還能看到齊長城的遺址。在雕欄山下坐落著一個小村莊——王老村,村莊周邊景色秀麗,山美水美,一條河穿村而過,游客在此度假能感受到涓涓流淌的慢時光。王老村為游客提供了露營采摘的服務項目,在春節觀賞花朵,在夏季采摘水果,在秋季觀賞紅葉,在冬季觀看樹姿,村內搭建了田園詩詞山楂體驗園,園區設有清澈的水池、白色的帳篷,為游客展示出一幅秀麗的山水圖。每到十月份,游客可以來此采摘山楂,或是好友結伴露營燒烤,也可以在科技溫室觀賞有機果蔬,孩子奔跑在綠油油的草坪,在撒歡玩樂中增長見識。同時,村莊也為游客設置了鄉村野營地,游客欣賞著美景,吹著微風,與好友家人圍繞在火堆旁,一邊燒烤一邊喝酒,去感受美好和愜意。
(二)創新文化展示手段,構筑多元化的旅游業態
各鄉村可以借助周邊得天獨厚的資源環境優勢,為游客提供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在演出中,融入名勝古跡以及文化背景故事,以此方式擴大影響力,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以薊州為案例,可以結合地理資源借助《天下—盤山》設計奇妙探險以及上元古界的旅游線路,讓游客在觀光的同時,領略到周邊壯美的景色,強化感官體驗,也能加深對薊州旅游資源文化的記憶。在此基礎上,可以開發出紅色的旅游資源,在旅游線路上標注愛國教育地標。比如,在博物館等場所舉辦有關紅色教育主題的研學和教育,加大對旅游景區的保護和優化力度,結合薊州歷史發展和地理資源,設定黃崖關長城-紅色主題民宿-盤山抗日根據地的旅游路線,游客在觀光游覽的同時對歷史文化加強了解,強化他們對民族的自豪感,也能真切感悟薊州的歷史發展歷程。結合薊州的農產品開發出衍生物,結合當地的飲食文化來構筑品牌,提升影響力。對于游客來說,在旅游觀光體驗中,最關注的即美食,飲食文化融合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地理環境以及民風民俗,游客通過當地的飲食文化也能了解到鄉村旅游的文化要素。對此,薊州可以參照農產品特色設定出頭嶺食用菌種植基地,要在考察周邊環境基礎上做好基地建設工作,要讓基地依山傍湖,開發出適合游客采摘、觀摩食用菌開發技術的旅游項目,讓游客直觀感受到薊州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農業文化。
(三)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創新文創產品
在鄉村旅游項目發展上,要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結合各地情況開發出具有特色的文創產品,以海口鄉村建設活動為例,位于??谖差^村的連理枝民宿,坐落在紅樹林保護區周邊,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休閑愜意的觀光環境。如今,連理枝民宿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帶,每年,民宿都會舉辦跨年音樂會。結合游客的需求設計出個性化的趣味主題活動,在客房設計上,以漁家風情為主基調,讓游客可以聆聽著海浪聲,在花香的暈染下進入夢鄉。民宿院落的建筑和一磚一瓦,都能展示出主人的文化情操。在院落深處,也為游客提供了自助燒烤的平臺,游客可以圍繞在一起講故事,跳竹竿舞,院子周邊布滿了鮮花,游客可以唱歌彈琴對酒當歌。
近些年,在國家大力倡導綠色發展,保障生態環境背景下,鄉村旅游部門應在響應國家號召基礎上,構筑生態旅游產品。如陳家村,陳家村坐落在三面環山的環境下,民風淳樸、民俗傳統是陳家村旅游特色,保留了古建的老宅,延續了建筑的風格特色,陳家村包含了30多處的明、清、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筑,所以,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據調查:很多鄉村旅游項目會受到季節的影響,在旅游上存在淡旺季,而陳家村改善了季節影響的弊端,結合周邊山林資源,在不同季節設定了不同的主題旅游活動。如在春季,以賞花為主題,游客可以觀賞到各類的花;在夏季,以采摘水果為主題,為游客提供采摘的機會;在秋季,以賞紅葉為主題;在冬季,以賞雪景為主題,通過四季的個性化設計,構筑完善的自然生態系統?!懊袼撞┪镳^”“蔬菜水果采摘園”“氧吧漫步”是陳家村開發的旅游項目。在陳家村鄉村旅游項目中,核心部分是民宿,在規劃民宿上應用的建筑材料也是原生態的木結構,木結構能拉近人和自然之間的距離,也是最適合人們居住的建筑。陳家村在陽春三月之時,整座山都被漫天的花海所覆蓋,景色宜人,讓游客居住在被花海圍繞的木屋中,別有一番風味。
(四)以場景升級風景,推進鄉村旅游品牌建設
想要提質升級鄉村旅游,要以當前環境為基礎,營造宜居環境,對農業產業資源加以盤活,盡可能地挖掘鄉村旅游文化資源,構筑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鄉村旅游機制,整合“鄉村”元素,打造“嶄新”場景,不要刻意改變鄉村的原貌,要保持鄉村的淳樸和原真,以歸鄉人和原鄉人為核心,對鄉村閑置資源加以整合,保障參與旅游的農戶的利益。此舉也能杜絕因開發旅游資源導致鄉村空心化等現象,以打造場景為主體,構筑鄉村生活綜合體。可以圍繞建筑、文化場景,挖掘民俗、節慶、歷史等文化資源,在旅游項目中增加文創和音樂節等場景,也可以緊圍服務場景,開發共享農場和共享廚房的旅游服務。共享農場集合了循環農業、服務功能以及創意農業,可以讓農民受益也是鄉村振興背景下一種嶄新的發展模式。以杭州花米生態園藝共享農場為例,將200畝荒地打造成了以栽培椰土和五彩花田為主題的共享農場,為游客提供了多樣化的服務,如休閑、賞花、露營、農耕體驗、采摘等等。共享農場以“智慧應用”為拓展場景,在管理農場上應用了數字化和生態循環管理的模式,以花為媒介,為游客提供農耕體驗、創新餐飲、田園生活、親子示范、教育研學等活動,同時,面向游客宣傳生態種植以及栽培椰土等嶄新技術。此外,共享農場也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親子互動的機會,讓孩子在露營、勞動教育、萌寵樂園活動中,了解農耕知識,感受到自然的親近,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五)借助信息技術完善鄉村旅游數字化平臺
在新形勢下,鄉村旅游要打造數字鄉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近些年,數字信息技術隨經濟的不斷發展,推進了農業機制的現代化改革。所以,對于鄉村旅游業來說,要大力發展數字鄉村,要構筑鄉村文化旅游服務和營銷平臺,提前了解鄉村文化資源發展的業態信息,融合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構筑旅游服務平臺機制,并在機制中融合社區分享和社群經濟的嶄新商業模式,以期分層創新旅游景區和目的地的發展。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主頁傳播鄉村旅游的信息,在發布資源過后,針對性地關注用戶和粉絲的評論和反饋,總結鄉村旅游的信息,通過大數據信息的瀏覽,了解鄉村旅游市場的發展情況,為后續大規模的宣傳打好基礎。公眾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對相同事物的持續性關注不斷減弱,各部門應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將信息投放點集中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這些平臺進入門檻不高,再加上操作簡潔,對比電視廣告投入來說,短視頻平臺成本優勢較大。針對此,建議各部門可以在抖音上建立官方賬號,定期發布當地鄉村旅游資源和信息,也可和影響力較大的新媒體用戶建立合作關系,在平臺上不定期發布鄉村旅游推廣活動信息,吸引潛在受眾群體,為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合綠色鄉村和數字信息技術,在旅游資源和項目打造上,可以引進新能源的交通工具和設備,可以建設集裝箱旅館,設置集采生活污水處置系統,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構筑虛擬現實以及沉浸式演出等嶄新的場景。構筑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旅游營銷和宣傳體系,比如在各地旅游官方咨詢平臺添加鄉村旅游模塊,并標注與鄉村旅游住宿、線路相關的信息,提高鄉村旅游的影響力。也要對具有實力的鄉村旅游經營主體加強指導,利用微信公眾號和官方網站等途徑,在各個平臺發布旅游項目的信息,構筑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營銷體系,循序漸進提升旅游品牌影響力。
結語: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大文旅融合力度是推進鄉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鄉村旅游部門應結合各地地理環境,文化資源以及風土人情,構筑創新且具備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同時,也要豐富文創產品,吸引游客,完善鄉村旅游管理制度,為鄉村旅游提質增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招遠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