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平 趙文光 陳昭喜 譚定英 詹秀菊 冼慧敏

摘? 要: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提出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利用黨史學習教育的系統(tǒng)性和持續(xù)性,發(fā)揮教工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引導廣大教師黨員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中,達到自覺將黨支部建設、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與課程思政教學結合起來,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建設目標;最終目的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2-0189-04
Abstract: It is the right time for th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and it is an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The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takes advantage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plays the role of a fighting fortress and guides all of the members of the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to integrate th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into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t achieves the ultimate goal of comb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the themed activities of the Party history study and education with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At last, it integrates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Keywords: the Party history learning education; the Party branch of teacher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bjectives; final purpose
2021年2月20日,在北京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強調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tǒng)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1]。
隨著黨史學習教育往縱深推進,如何進一步提升高校教工黨支部的學習教育效果,值得深入思考。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fā)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通知,《綱要》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2]。作為高校黨委領導下的基層戰(zhàn)斗堡壘,高校教工黨支部是肩負著貫徹落實校黨委“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理念的使命,高校教工黨支部在課程思政實施中責任重大[3]。
因此,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信息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提出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教工黨支部專業(yè)課課程思政建設并把兩者有機結合,利用教工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地位和黨史學習教育契機,充分調動廣大黨員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廣大教師黨員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思政建設中,達到自覺將黨支部建設、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與課程思政教學結合起來,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者融為一體的最終目的。
一? 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相結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 可行性
1)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教育性質都具有政治屬性。黨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政治奮斗史,進行黨史學習教育不僅是歷史教育,更是政治教育[4]。課程思政的本質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5]。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都具有政治屬性,都是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2)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建設教育目標都是為了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我國面臨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價值觀多元化,各種社會思潮激蕩沖擊,出現(xiàn)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00后的大學生社會閱歷尚淺,黨史知識缺乏,不能對各種思潮進行準確辨析,容易受歷史虛無主義的迷惑[6-7]。在這樣背景下,把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實施相融合,既能夠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又能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成長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用之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 必要性
1)目前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合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研究較少。通過文獻調研及研究現(xiàn)狀分析,課程思政教育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目前學術界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研究較少。高校教工黨支部在課程思政建設中是一個重要抓手[8-9],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高校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的機制亟待深入研究。
2)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建設,讓學生形成對當代中國道路選擇的理性認識和高度自信。黨的歷史是一部恢弘的教科書,最生動、最具有說服力,要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育人體系,引導學生通過對歷史史實的全面了解和正確分析,形成對當代中國道路選擇的理性認識和高度自信[10]。教工黨支部應當以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聚焦課堂,守好陣地,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思想引領,要積極引導學生將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前進的精神食糧,努力進行知識探索,讓學生意識到其肩負著國家發(fā)展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重任,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筑牢意識形態(tài)陣地。
3)通過兩者相融合牢固教工黨支部成員的思想政治根基。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并以此為契機,用好紅色資源,豐富課程內容,探索教工黨支部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育人機制,有助于高校教師牢固思想政治根基,并把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融入課堂教學,激發(fā)專業(yè)教師提升課程思政能力的主動性,對于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11]。
4)通過黨史學習教育的系統(tǒng)推進,解決課程思政建設的碎片化、個體化問題。中醫(yī)藥院校工科專業(yè)特點決定了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存在較大困難,如計算機專業(yè)、醫(yī)學信息工程專業(yè)等,側重于應用開發(fā)、工程技術,工科課程繁多,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在不影響專業(yè)課程內容的情況下融入思政元素,也是存在的難題。另一方面,課程思政教學建設既需要教師個體智慧,也需要集體合力,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效果[12]。因此,通過黨史學習教育這項重大政治任務的系統(tǒng)推進,并以此為契機,剛好可以解決課程思政建設的碎片化與個體化問題。
二? 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相融合的建設目標
教工黨支部是黨在高校的根據(jù)地和戰(zhàn)斗堡壘[13],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主動性和先進性,調動每一位教師黨員的積極性,加強每位教師黨員的投入程度,推進學校“三全育人”格局構建,真正為學校高質量發(fā)展添磚加瓦。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信息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把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緊跟學校黨委和學院黨委的步伐,精心策劃,高度重視,全員參與,積極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同時,將課程思政建設落實在教工黨支部各類主題黨日活動和黨小組會議中。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一致,同向同行,黨支部積極引導教師黨員始終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講好專業(yè)課,融入思想引領和價值引領,給專業(yè)課“撒一點鹽”,起到畫龍點睛作用。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相融合的建設框架如圖1所示。
三? 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相融合的具體做法
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建設相融合具體做法可以歸納為六個步驟“學、研、標、挖、融、固”,每一個步驟具體內容如圖2所示。
(一)? 學——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支部
通過“三會一課”,以黨史學習教育的系統(tǒng)性和持續(xù)性為契機,嚴抓政治理論學習,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得以貫徹落實。教工黨支部作為基層戰(zhàn)斗堡壘,通過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黨史學習教育,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把“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作為教育核心理念,不斷強化育德意識和提升育德能力。
(二)? 研——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研究課程思政的建設目的和思路
發(fā)揮黨支部思想引領、組織協(xié)調、服務引導的作用,開展學習、調研和討論,總結黨支部的經驗和做法,進一步明確以黨支部為整體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目標和思路。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時,教工黨支部強調和鼓勵學院教師積極開展課程思政,鼓勵教師參與各種課程思政的培訓講座,提升教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識。并與學院教學辦一起研討,將課程思政要求納入教師教學培訓、教學競賽、專業(yè)研討和集體備課等活動之中,幫助教師形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價值引領并重的人才培養(yǎng)新理念,利用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答疑輔導和第二課堂等渠道,有效實現(xiàn)思想引領融入到課程教學全過程,增強教師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
(三)? 標——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彰顯標桿效應
在推動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黨支部注重樹典型、立標桿,充分發(fā)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彰顯標桿效應。利用黨史學習教育契機,通過組織黨員深入學習和領會偉大的建黨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等,使黨員教師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率先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宣傳者和課程思政的實施者,進而全方位打造高校課程思政育人工作隊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醫(yī)學信息工程學院教工黨支部書記帶領支部全體教師對醫(yī)藥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課程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和課程思政相融合的打磨,其中“大數(shù)據(jù)用戶畫像”把在構建電子商務用戶畫像時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畫像比喻為黨的“群眾路線”,強調黨在發(fā)展歷程中提出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電子商務領域構建用戶畫像過程也遵循此規(guī)律。
(四)? 挖——結合專業(yè)特色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思政相融合”講座
教工黨支部結合專業(yè)特色定期舉辦課程思政教育研討會,探討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路,通過集體備課等方式,引導每位教師黨員圍繞所承擔每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從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學科發(fā)展史,科技進展,社會生活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按照專業(yè)知識點、素材、思政元素等進行整理歸檔。
(五)? 融——系統(tǒng)挖掘梳理教工黨支部教師黨員承擔的每一門課的黨史資源,將黨史教育內容有機融入
在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過程中,教工黨支部的教師黨員在其所在專業(yè)要帶頭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要以人才培養(yǎng)方案為平臺,按照課程功能、目標和特點,系統(tǒng)挖掘梳理承擔的每一門課的黨史資源,將黨史教育內容有機融入,確立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如在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課程中,結合學校2021年11月份發(fā)布的《關于做好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進課堂的通知》一文,教工黨支部的教師首先深入研究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內容切入點、教學方法的連接點及教學資源的活化點,切實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最鮮活的教學資源,提升思政課的理論性和實效性,課前讓學生收集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一些素材,課中在講結構體這一部分知識點時讓學生用結構體存儲這些文字素材,并進行查詢和統(tǒng)計全文中重要詞匯出現(xiàn)的頻率,通過這種方式,將全會精神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貫徹于課堂教學全過程。
(六)? 固——積累經驗,固化成果并推廣
組織教工黨支部成員積累經驗、總結規(guī)律,以專著、論文、作品等形式固化成果。近年來,以教工黨支部成員為主持人和主要參加人申報的醫(yī)藥電子商務、數(shù)據(jù)結構與算法、醫(yī)用物理學課程獲廣州中醫(yī)藥大學課程思政建設項目,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大數(shù)據(jù)用戶畫像》《天然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之旅》《X射線的發(fā)現(xiàn)及其基本性質》教學案例獲得廣州中醫(yī)藥大學課程思政案例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將思政元素融入<高級語言程序設計C>課堂教學》教學案例獲廣東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優(yōu)秀案例二等獎。論文《中醫(yī)藥院校工科專業(yè)課程思政育人的探索與實踐——以醫(yī)藥電子商務為例》獲2020年廣東省高校黨的建設研究會年會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四? 結束語
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教工黨支部的課程思政建設,達到了以教工黨支部為整體、每一位教工黨員都參與、每一門課程都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目的,為學生提供點面結合、具有廣度和深度的思政營養(yǎng),最后解決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之間難以有效結合的問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4-15]。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732799395567210&wfr=spider&for=pc.
[2] 宋燕飛,劉笑.課程思政背景下的管理溝通課程教學思考與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22,8(1):132-135.
[3] 張坤晶.高校黨建與課程思政深度融合機制探析[J].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4(1):93-94.
[4] 鄭麗萍.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的實踐路徑與長效機制的構建[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2(2):14-17.
[5] 王丹丹.職業(yè)教育“課程思政”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5):46-51.
[6] 包春平.“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路徑初探[J].遼寧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5):40-42.
[7] 朱瑋芳.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J].基礎教育論壇,2021(17):7-9.
[8] 曹慧平.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與課程思政教學協(xié)同育人機制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181-184.
[9] 李姍姍,貢濟宇.新時期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索[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9,30(11):2741-2743.
[10] 孫博.外語課程在線教學中的“課程思政”探索[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6):188-191.
[11] 楊曉錚.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黨史博采,2021(11):62-63.
[12] 向鵬,肖婷,姜禮華.課程思政視域下黨史教育融入專業(yè)課教學探索——以“神奇的新材料”課程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43(S1):107-111.
[13] 傅瑤.高校教師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途徑淺析[J].改革與開放,2020(20):43-46.
[14] 宋杰.課程思政背景下專業(yè)課教師勝任能力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8):14-16.
[15] 孫銀蘋,彭華國,姬靖.高校教師黨支部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發(fā)展路徑研究[J].高教學刊,2021,7(17):181-184.
項目基金:2021年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深度學習理念下中醫(yī)藥院校物理學課程思政的探索與研究”(粵教高函〔2021〕29號,141);廣東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研究會2021年課題“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創(chuàng)新途徑研究——黨史學習教育與教師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聯(lián)動研究”(2021BK076);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21年度黨史學習教育研究專項課題“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教工黨支部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2021GZYDJ11)
第一作者簡介:陳平平(1980-),女,漢族,廣東梅州人,碩士,副教授,教工黨支部書記。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
*通信作者:冼慧敏(1991-),女,漢族,廣東廣州人,碩士,講師,教工黨支部組織委員。研究方向為大學物理教學。